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9065发布日期:2019-01-13 16:46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电池加工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能源的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



背景技术:

锌空气电池是一种以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金属锌作为负极活性物质, 在电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化学电源。由于锌空气电池是以电池外部的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所以正极活性物质不占电池的体积和重量,从而此种电池具有很高的重量比能量和体积比能量。锌空气电池具有容量大、稳定性高、能量密度高、价格廉价、放电平稳、储存寿命长等优势。锌空气电池因其所具有的特性,使得它在电动车电源的选择中很早就受到青睐,但一直未得到广泛的推广,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锌空气电池负极结构和更换方式无法满足车用动力电源的要求,如机械插块式锌空气电池放电完毕后需要更换新电极,不利于商业化操作另外,随着放电反应的产生的氧化锌将锌包裹,阻碍了反应的进行,使电池的内阻升高,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影响了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储锌箱(5)和振动器(6)的锌空气电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锌空气电池是这样实现的:新型锌空气电池由电池反应室(1)、空气电极引线(16)、锌电极引线(17)以及电源线(18)组成,所述电池反应室(1)上口为活动口,设有活动反应室盖(2),所述电池反应室(1)的侧面是由反应室侧壁(3)、反应槽底座(4)、隔膜(9)、疏水膜(11)、防渗层(12)、防护板(14)围绕而成。

优选地,所述电池反应室(1)设有集流装置(15),起到导通和支撑作用,其顶面设有振动器(6),当锌电极(7)经过多次反应,表面上积累过多的氧化锌影响锌电极(7) 反应效果,通过振动器(6)可以使氧化锌从锌电极(7)上脱落,来提高反应效率。

优选地,所述电池反应室(1)内充满电解液(8),设有锌电极(7)、空气电极 (10),并且通过隔膜(9)将锌电极(7)、电解液(8)与由空气电极(10)隔开。

优选地,所述防护板(14)开有通气孔(13),同时起到透气防护作用。

优选地,所述锌电极(7)上均设有储锌箱(5),用来储备锌粉,当锌电极(7) 的锌粉减少时,自动补充到锌电极(7),提高一次性装锌量,延长更换锌电极的时间间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以下益处,通过独特的电池结构,在每个锌电极(7)顶部均设有储锌箱目的在于可以加大一次性装锌量,延长锌电极的使用寿命,通过振动器发出振动,迫使反应物氧化锌从锌电极上脱落,从而使锌电极继续与空气反应,提高电池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锌空气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锌空气电池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电池反应室,2—反应室盖,3—反应室侧壁,4—反应槽底座,5—储锌箱,6—振动器,7—锌电极,8—电解液,9—隔膜,10—空气电极,11—疏水膜,12—防渗层,13 —透气孔,14—防护板,15—集流装置,16—空气电极引出线,17—锌电极引出线,18—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锌空气电池由电池反应室(1)、空气电极引线(16)、锌电极引线(17)以及电源线(18)组成,所述电池反应室(1)上口为活动口,设有活动反应室盖(2),所述电池反应室(1)的侧面是由反应室侧壁(3)、反应槽底座(4)、隔膜(9)、疏水膜 (11)、防渗层(12)、防护板(14)围绕而成,所述电池反应室(1)设有集流装置(15),起到导通和支撑作用,其顶面设有小型超声波振动器(6),当锌电极(7)经过多次反应,表面上积累过多的反应产物氧化锌影响锌电极(7)反应效果,通过振动器(6)可以使氧化锌从锌电极(7)上脱落,来提高反应效率,延长锌电极(7)的使用寿命,所述电池反应室 (1)内充满电解液(8),设有锌电极(7)、空气电极(10),并且通过隔膜(9)将锌电极 (7)与由空气电极(10)隔开,所述防护板(14)开有通气孔(13),同时起到透气防护作用,所述每个锌电极(7)上均设有储锌箱(5),用来储备锌粉,当锌电极(7)的锌粉减少时,自动补充到锌电极(7),提高一次性装锌量,延长更换锌电极的时间间隔。

新型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所述锌空气电池通过负极活性物质在电解液里与正极活性物质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在反应室的集流装置顶部设有的储锌箱(5) 和振动器(6),目的减少人工换锌电极的次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