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绞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2718发布日期:2018-12-05 18:38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速绞线机。



背景技术:

绞线机是一种能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合机械设备,其是将很多根单支导线扭成一股,以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传统的绞线机原理是:多股导体线进入并线模经主轴导轮转向进入绞弓,通过绞弓的回转将多股导体线绞合成型,再经过由电气驱动的排线器缠绕于收线盘上。由于导体线在绞制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张力保证绞线质量,在牵引放线过程中会出现张力过大断线或张力不够股线松弛现象,如果出现断线没有发现停机,绞线会因为受力不平衡和缺股而影响质量。

公开号为CN10437693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高速绞线机,其包括高转速伺服马达、线轴、可变引取轮、固定引取轮、磁粉离合器、排线机构、线轴座及对称设置在该线轴座两侧的左穿线转轴和右穿线转轴,左穿线转轴和右穿线转轴靠近所述线轴座的一端对应设有转盘,另一端设有高精度轴承座,左穿线转轴和右穿线转轴上的转盘通过绞弓相连接,所述高转速伺服马达与所述左穿线转轴和右穿线转轴相连接,所述线轴座包括对称设置在线轴两侧的左圆盘和右圆盘。

上述这种自动高速绞线机,在绞制过程中的断线现象通过操作人员觉察,再由操作人员将绞线机停机以进行故障排除,这种利用人为观测的方式难免会因一时的疏忽而未立即停机,从而影响绞线质量,且在突然断线时紧绷的导体丝会因为突然失去张力而甩动,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绞线机,具有能够在发生断线故障时及时停机,从而使股线不易受力不均而影响绞线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速绞线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输送导体线的驱动电机,所述机架内沿导体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绞线机构、张紧机构、排线机构和收线盘;

所述绞线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左右两侧且受驱动电机驱动的左穿线轴和右穿线轴,所述左穿线轴和右穿线轴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左转盘和右转盘,所述左转盘与右转盘之间固定连接有过线组件;

所述左穿线轴和右穿线轴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线轴座和右线轴座,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左线轴座上的第一牵引轮和第二牵引轮;

所述右穿线轴上转动连接有进线轮,所述右转盘上位于所述进线轮的上侧设有进线导轮,所述左转盘上转动连接有过线轮,所述左转盘上位于所述过线轮的上侧设有过线导轮,所述进线轮、进线导轮、过线轮、过线导轮的轴线均相互平行;

所述左线轴座朝向右线轴座的一侧安装有变向轮,所述变向轮的轴线与所述过线轮的轴线垂直,所述收线盘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左线轴座与右线轴座之间,导体线依次穿过进线轮、进线导轮、过线导轮、过线轮、变向轮、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排线机构并绕至所述收线盘上;

所述左轴线座上固定连接有导电拨叉,所述导电拨叉的头部呈匚形,所述导电拨叉的头部由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分别位于导体线的上下两侧,所述导电拨叉远离其头部的一端通过绝缘导线连接有断电保护器,所述断电保护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源电连接;

当导体线同时与所述第一导电杆与所述第二导电杆接触时,所述导电拨叉与所述断电保护器连通并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体线在绞制过程中断裂时,其断裂的两端会分别与第一导杆和第二导电杆触碰而通电,使得断电保护器接地形成回路,以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从而保证机器能够及时停机,减小了安全隐患,股线也不易因受力不均、缺股等因素而影响绞线成品的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拨叉的头部倾斜放置,所述第一导电杆与所述第二导电杆距离导体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均为10mm~2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与导体线之间相距10mm~20mm,其能够满足导体线直径的绞合要求以及在正常运输过程中导体线发生的抖动,从而使得只有在导体线断裂时才会使断电保护器连通接地,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杆与所述第二导电杆距离导体线之间的距离均为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10mm既能够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同时当导体线断裂时又能够瞬时与第一导电杆与第二导电杆接触,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整体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右线轴座上转动连接有过桥轴,所述过桥轴一端连接有传动轮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一,所述右穿线轴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传动轮一通过皮带一传动连接;

所述右线轴座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齿一啮合的传动齿二,所述左线轴座与右线轴座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出所述右线轴座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二啮合的传动齿三,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四;

所述左线轴座上转动连接有与所述传动齿四啮合的传动齿五,所述第一牵引轮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所述第二牵引轮穿出所述左线轴座上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五啮合的传动齿六;

所述第二牵引轮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三,所述机架上位于第一牵引轮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磁粉离合器,所述磁粉离合器、传动轮二、传动轮三之间通过皮带二传动;

所述磁粉离合器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七,所述收线盘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传动齿七啮合的传动齿八;

所述左转盘与右转盘之间固定连接有过线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使左、右穿线轴转动,传动轮一和传动齿一随主动轮同向转动,通过传动齿二的传动会带动传动齿三同向转动,通过传动轴的联动传动齿四也会同向转动,通过传动齿五的传动会带动传动齿六和传动轮二、传动轮三同向转动,最后通过传动齿八与传动齿七的啮合使收线盘反向转动,完成绞线的输送。

进一步的,所述过线组件包括弧形绞弓,所述弧形绞弓固定连接于所述左转盘与右转盘之间,所述弧形绞弓上沿其圆弧方向均匀设置有引导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绞弓的设置能够使得导体线沿着特定的路径进行输送,从而减去了由于进线轮或者进线导轮故障而引起绞线的刮伤及跳股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机构包括排线轴、排线导轮和垂直导轮,所述排线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线轴座和右线轴座固定,所述排线轴上滑移连接有排线器;

所述排线导轮与垂直导轮均安装于所述排线器上,所述排线导轮与所述垂直导轮的轴线垂直,所述垂直导轮的轴线与所述收线盘的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气驱动排线器在排线轴上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导体线能够沿着收线盘的轴向进行盘线。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轴上靠近所述左线轴座的一侧设有过渡导轮,所述过渡导轮与所述排线导轮的轴线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渡导轮的设置能够起到张紧与引导的作用,使得导体线经过第一牵引轮与第二牵引轮后能够顺利变向缠绕至排线导轮上以进行正常收线。

进一步的,所述绞弓上沿其弧度方向设有若干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转动连接有导向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体线依次穿过导向眼和引导轮,导向眼能够对导体线起到进一步导向与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导体线绞制时更加稳定而不易产生跳股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眼由陶瓷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材料硬度高且外表润滑,导体线在其中滑动时能够更加顺畅且不易受损。

进一步的,所述进线轮、进线导轮、引导轮、过线轮、过线导轮、第一牵引轮、第二牵引轮、变向轮、过渡导轮、排线导轮、垂直导轮的截面均呈工字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轮子的截面呈工字形能够起到限位与导向作用,从而使得绞线在传动时不易滑脱,进而使整个设备运行时更加平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导电拨叉的设置,导体线断裂时会与导电拨叉接触,使断电保护器接地并切断驱动电机的电源,从而使得绞线不易受力不均和缺股;

2.通过将第一导电杆、第二导电杆与导体线之间的距离设置为10mm~20mm,既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又能够实现快速停机;

3.通过弧形绞弓的设置,能够限定导体线的运动路径,导向眼与引导轮也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导体线绞制时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机架绞线机构、张紧机构、收线机构和收线盘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传动齿四、传动齿五、传动齿六之间的啮合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传动齿一、传动齿二、传动齿三之间的啮合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用于体现导向眼结构的A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2、绞线机构;21、左穿线轴;211、过线轮;22、右穿线轴;221、进线轮;222、主动轮;23、左转盘;231、过线导轮;24、右转盘;241、进线导轮;25、弧形绞弓;251、引导轮;252、导向座;2521、导向眼;3、张紧机构;31、第一牵引轮;311、传动轮二;312、传动齿六;32、第二牵引轮;321、传动轮三;4、排线机构;41、排线轴;42、排线器;43、排线导轮;44、垂直导轮;5、收线盘;51、传动齿八;6、左线轴座;61、传动齿五;62、过渡导轮;63、变向轮;7、右线轴座;71、过桥轴;72、传动轮一;73、传动齿一;74、传动齿二;75、皮带一;76、传动轴;761、传动齿三;762、传动齿四;8、磁粉离合器;81、传动齿七;82、皮带二;9、断线保护组件;91、导电拨叉;911、第一导电杆;912、第二导电杆;92、断电保护器;93、绝缘导线;10、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高速绞线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输送导体线的驱动电机10,机架1内沿导体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绞线机构2、张紧机构3、排线机构4和收线盘5。

如图2所示,绞线机构2包括转动连接于机架1(参见图1)内左右两侧的左穿线轴21和右穿线轴22,左穿线轴21和右穿线轴22上分别固定套设有左转盘23和右转盘24。右穿线轴22的一端延伸出机架1外并与并线模连接 (图中未示出),另一侧转动连接有进线轮221,右转盘24上位于进线轮221的上侧设有进线导轮241;左转盘23上转动连接有过线轮211,左转盘23上位于过线轮211的上侧设有过线导轮231。在左转盘23与右转盘24之间固定设置有过线组件,该过线组件为弧形绞弓25,弧形绞弓25上沿其弧度方向均匀且交错地设置有若干引导轮251和导向座252,导向座252上转动连接有由陶瓷材料制成的导向眼2521(参见图4)。进线轮221、进线导轮241、引导轮251、过线轮211、过线导轮231的轴线均相互平行,导体线从并线模喂入后依次穿过进线轮221、进线导轮241、导向眼2521、引导轮251、过线导轮231和过线轮211,导向眼2521和引导轮251能够对导体线起到导向与支撑的作用,从而使得导体线绞制时更加稳定而不易产生跳股现象,且导向眼2521采用陶瓷材料,其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外表润滑度,使得导体线在其中滑动时更加顺畅且不易受损。

如图3所示,张紧机构3包括第一牵引轮31和第二牵引轮32。在左穿线轴21和右穿线轴22相对的一侧分别转动连接有左线轴座6和右线轴座7,第一牵引轮31与第二牵引轮32均固定设置于左线轴座6上。在左线轴座6的右侧并位于第二牵引轮32的下方固定设置有与过线轮211的轴线垂直的变向轮63,导体线绕过过线轮211(参见图2)后经变向轮63变向依次缠绕于第一牵引轮31和第二牵引轮32,再输送至排线机构4处。

如图3所示,排线机构4包括排线轴41、排线器42、排线导轮43和垂直导轮44。排线轴41的两端与左线轴座6和右线轴座7远离变向轮63的一侧固定,排线器42通过电气控制与排线轴41滑移连接并做往复直线运动。排线导轮43与垂直导轮44均安装于排线器42上,排线导轮43的轴线与垂直导轮44的轴线垂直,且排线导轮43出线口的切线与垂直导轮44的进线方向处于同一直线。在排线轴41靠近左线轴座6的一侧设有与排线导轮43的轴线平行的过渡导轮62。

如图3所示,收线盘5的轴线与垂直导轮44的轴线平行,收线盘5安装于左线轴座6与右线轴座7之间,具体安装时可在收线盘5的左右两侧以及左线轴座6、右线轴座7上设置安装轴,利用卡紧抱箍将二者之间的安装轴连接,卡紧抱箍可采用余姚康诺通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所制造的宽槽可调节抱箍,安装与拆卸时只需拧松其上的螺栓即可。导体线从过渡导轮62依次穿过排线导轮43与垂直导轮44,并最终并绕至于收线盘5上。

如图1和3所示,在左线轴座6上并位于第一牵引轮31的上侧设有断线保护组件9,该断线保护组件9包括导电拨叉91和断电保护器92。导电拨叉91安装于左线轴座6上,其头部由第一导电杆911和第二导电杆912一体连接呈匚形结构。第一导电杆911与第二导电杆912分别位于导体线的上下两侧,导电拨叉91远离其头部的一端通过绝缘导线93与断电保护器92连接,断电保护器92与驱动电机10的电源电连接。当导体线断裂时,第一导电杆911与第二导电杆912会与导电杆接触,此时断电保护器92会与导电拨叉9连通并切断驱动电机10的电源。

如图3所示,由于在实际生产中绞线的直径不同,且在导体线正常输送时难免会发生抖动而与导电拨叉91误接触。为避免驱动电机10(参见图1)因非断线缘故而造成的停机状况产生,将导电拨叉91倾斜设置,且第一导电杆911与第二导电杆912距离导体线之间的距离均设置为10mm。即,该距离既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同时在导体线断裂时又能快速与导电拨叉91接触而及时停机。

如图2和3所示,左穿线轴21、右穿线轴22均由驱动电机10驱使转动。右穿线轴22的左端固定设置有主动轮222,,在右线轴座7上位于主动轮222的斜上方转动连接有过桥轴71,过桥轴7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一7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一73,主动轮222与传动轮一72通过皮带一75传动连接。右线轴座7上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一73啮合的传动齿二74,左线轴座6与右线轴座7之间固定设置有传动轴76,传动轴76穿出右线轴座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二74啮合的传动齿三761,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四762;左线轴座6上转动连接有与传动齿四762啮合的传动齿五61,第二牵引轮32穿出左线轴座6上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五61啮合的传动齿六312。第一牵引轮31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二311,第二牵引轮32上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三321,同时在机架1上位于第一牵引轮31的下方转动连接有磁粉离合器8,磁粉离合器8、传动轮二311、传动轮三321之间通过皮带二82传动,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磁粉离合器8由天机传动公司生产制造。在磁粉离合器8上固定设置有传动齿七81,安装轴(图中未示出)的左侧固定设置有与传动齿七81啮合的传动齿八51。

具体实施过程:导体线经并线模进入机架1后依次穿过进线轮221、进线导轮241、导向眼2521、引导轮251、过线导轮231和过线轮211上,驱动电机10驱使右穿线轴22转动,此时左转盘23与右转盘24同时转动,并对进入的多根导体线进行绞制。此时传动轮一72和传动齿一73随主动轮222同向转动,通过传动齿二74的传动会带动传动齿三761同向转动,通过传动轴76的联动,传动齿四762也会同向转动,通过传动齿五61的传动带动传动齿六312和传动轮二311、传动轮三321同向转动,最后通过传动齿八51与传动齿七81的啮合使收线盘5反向转动。导体线经过过线组件与绞线机构2绞制后经过变向轮63变向再输送至张紧机构3,最后进入排线机构4,电气驱动排线器42在排线轴41上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导体线能够沿着收线盘5的轴向进行盘线。磁粉离合器8可以控制收线盘5从空盘至满盘的收线张力恒定。上述所述及的轮子截面均呈工字形,其能够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绞线在传动过程中不易滑脱,使整个设备运行时更加平稳。

当导体线在绞制过程中发生断线时,断线会与第一导电杆911和第二导电杆912接触通电(类似人体触电原理),此时导电拨叉91通过绝缘导线93与断电保护器92连通,断电保护器92接地形成回路,以切断驱动电机10的电源,从而达到及时停机的目的,使得股线不易因受力不均而影响成品质量,整个设备的安全性能也大大提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