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3239发布日期:2018-12-14 23:0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汽车线束快速连接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壳。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在对汽车中某些密闭空间线缆与外部的连接时,例如:汽车前车灯、后尾灯等模块化部件,连接需要具备很高的气密、防水要求。传统线束上通常使用简单的EPDM橡胶密封件,很难满足高质量要求,且线缆不易安装,质量事故产生率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快速连接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汽车线束快速连接密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填充密封胶的内腔,所述内腔在所述壳体上呈前后贯通结构;

所述内腔中设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卡槽,所述线缆卡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壳体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将需要密封的线束内线缆从壳体的前端穿过内腔至壳体的后端,使用壳体后端的线缆卡槽固定线缆位置,灌入密封胶填充,30s密封胶不流动,壳体就已经与线缆紧密固定在一起了,整个操作过程方便快捷,线缆牢牢固定在线缆卡槽上,连接可靠,保证了线束连接。

所述线缆卡槽的槽口容纳外径为1.4mm~2.9mm的线缆。

所述壳体外设有至少一圈垫圈卡槽,所述垫圈卡槽内设有密封垫圈。当线缆与壳体可靠固定后,将密封垫圈装配至垫圈卡槽中,外盖的其他装置可以盖住壳体后端,密封垫圈起到进一步密封作用。

所述密封垫圈为圆环形,所述密封垫圈的厚度为3.5 mm ~4mm。

所述壳体外设有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固定扣。

所述固定扣优选设置在所述壳体前端面上,且位于所述内腔的侧边。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扣与其外部部件连接,连接简单方便。

所述固定扣优选采用弹片式倒刺结构。

所述线缆卡槽两端固定在所述内腔的上下两侧内壁上,所述线缆卡槽上设有一排槽口,所述槽口的后端与所述内腔的后端齐平。

所述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两个支撑片,两个所述支撑片呈左右设置在所述内腔的左右两侧,其中右侧的所述支撑片向左延伸后与所述线缆卡槽垂直固定。支撑片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在本实用新型与外部部件固定时,支撑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用于支撑横跨在内腔上的线缆卡槽。

所述内腔的后端面腔壁上也设有至少两个槽口,至少两个槽口分别位于右侧的所述支撑片的上下两侧。考虑到需要固定的线缆较多,或者需要分类固定时,通过上述设计能实现分类固定的目的。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密闭空间线缆与外部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汽车线束快速连接密封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优选整体呈圆柱形结构的壳体1。壳体1上设有用于填充密封胶的内腔2,内腔2在壳体1上呈前后贯通结构。内腔2优选横截面为圆角矩形结构。

内腔2中设有用于固定线缆的线缆卡槽3,线缆卡槽3的槽口朝向壳体1的后端。线缆卡槽3的槽口容纳外径为1.4mm~2.9mm的线缆。线缆卡槽3两端固定在内腔2的上下两侧内壁上,线缆卡槽3上设有一排槽口,槽口的后端与内腔2的后端齐平。

壳体1外设有至少一圈垫圈卡槽4,垫圈卡槽4内设有密封垫圈。当线缆与壳体1可靠固定后,将密封垫圈装配至垫圈卡槽4中,外盖的其他装置可以盖住壳体1后端,密封垫圈起到进一步密封作用。密封垫圈为圆环形,密封垫圈的厚度为3.5 mm ~4mm。

壳体1外设有用于与外部部件连接的固定扣5。固定扣5优选采用弹片式倒刺结构。固定扣5优选设置在壳体1前端面上,且位于内腔2的侧边。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扣5与其外部部件连接,连接简单方便。

壳体1的后端面上设有支撑片61、支撑片62,两个支撑片呈左右设置在内腔2的左右两侧,其中右侧的支撑片62向左延伸后与线缆卡槽3垂直固定。支撑片的设置一方面用于在本实用新型与外部部件固定时,支撑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用于支撑横跨在内腔2上的线缆卡槽3。

内腔2的后端面腔壁上也设有至少两个槽口7,至少两个槽口7分别位于右侧的支撑片62的上下两侧。考虑到需要固定的线缆较多,或者需要分类固定时,通过上述设计能实现分类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在制造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塑料制品,因此壳体1、内腔2、线缆卡槽3、垫圈卡槽4、固定扣5、支撑片61、支撑片62均可以通过一次形成的方式一体制成,线缆卡槽3的槽口可以一体制成,也可以在主体制造后,通过挖槽的方式,制作线缆卡槽3的槽口。槽口7同线缆卡槽3的槽口相同方式制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将需要密封的线束内线缆从壳体1的前端穿过内腔2至壳体1的后端,使用壳体1后端的线缆卡槽3固定线缆位置,灌入密封胶填充,30s密封胶不流动,壳体1就已经与线缆紧密固定在一起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