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044发布日期:2019-01-22 22:2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

现有的电感器结构过于简单,其内部的线圈和铁芯等部件无法进行更换,一般内部线圈烧断的话,只能重新更换电感器,十分浪费,且现有的电感器不具备减震性能,很容易因为碰撞而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感器,包括电感器框架、电感器旋紧盖、电感器本体、线圈、减震泡沫、内连接螺纹、减震弹簧组、卡块、卡槽、安放腔、引脚、屏蔽层、外连接螺纹,所述电感器框架内部开有安放腔,所述电感器本体置于安放腔内部,所述电感器本体底部与电感器框架之间设有由若干弹簧组成的减震弹簧组,所述电感器本体左右两侧与电感器框架之间设有减震泡沫,所述电感器本体顶面与卡块一体连接,所述电感器本体上方设有电感器旋紧盖,所述电感器旋紧盖底面设有与卡块配合固定电感器本体的卡槽,所述电感器旋紧盖底端表面设有外连接螺纹与电感器框架顶部的内连接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组的弹簧数量为2—4个。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器框架底端设有引脚,所述引脚顶端设有与电感器本体上的线圈连接的焊盘。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泡沫的横截面为弓字形。

进一步的,所述电感器框架外表面设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由铁氧体材料及树脂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电感器,设计科学合理,其内部铁芯和线圈发生损坏后,可以旋动电感器旋紧盖后,将内部的电感器本体取出实现内部铁芯和线圈的更换,且电感器内部的减震弹簧组和减震泡沫令电感器具有很好的减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感器框架,2、电感器旋紧盖,3、电感器本体,4、线圈,5、减震泡沫,6、内连接螺纹,7、减震弹簧组,8、卡块,9、卡槽,10、安放腔,11、引脚,12、屏蔽层,13、外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感器 ,电感器框架1、电感器旋紧盖2、电感器本体3、线圈4、减震泡沫5、内连接螺纹6、减震弹簧组7、卡块8、卡槽9、安放腔10、引脚11、屏蔽层12、外连接螺纹13,所述电感器框架1内部开有安放腔10,所述电感器本体3置于安放腔10内部,所述电感器本体3底部与电感器框架1之间设有由若干弹簧组成的减震弹簧组7,可在电感器发生碰撞时提供一定的减震力,降低碰撞对电感器本体3造成的冲击,所述电感器本体3左右两侧与电感器框架1之间设有减震泡沫5,既可以提供减震力还可以固定电感器本体3不发生偏移,所述电感器本体3顶面与卡块8一体连接,所述电感器本体3上方设有电感器旋紧盖2,所述电感器旋紧盖2底面设有与卡块8配合固定电感器本体3的卡槽,所述电感器旋紧盖2底端表面设有外连接螺纹13与电感器框架1顶部的内连接螺纹6配合,通过外连接螺纹13和内连接螺纹6配合实现电感器旋紧盖2可从电感器框架1上旋下,进而更换内部的电感器本体3,所述减震弹簧组7的弹簧数量为2—4个,所述电感器框架1底端设有引脚11,所述引脚11顶端设有与电感器本体3上的线圈4连接的焊盘,所述减震泡沫5的横截面为弓字形,所述电感器框架1外表面设有屏蔽层12,所述屏蔽层12由铁氧体材料及树脂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一种电感器,设计科学合理,其内部铁芯和线圈发生损坏后,可以旋动电感器旋紧盖后,将内部的电感器本体取出实现内部铁芯和线圈的更换,且电感器内部的减震弹簧组和减震泡沫令电感器具有很好的减震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