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1968发布日期:2018-12-28 19:1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指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盖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防护盖广泛的应用于线缆连接器中以防止线缆连接器在非应用的状态下遭受灰尘、水分等物质的侵袭以保证其良好的导通性能,并在使用、运输过程中因为碰撞、外力等原因导致联接器接口形变损坏。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揭示的电连接器1与防护盖3以盖合形式适配,以此保证电连接器在不使用时避免遭受灰尘、水分等物质的侵袭。然而,当电连接器1与相关联的连接器(未图示)插接使用时,防护盖3将会从电连接器1上拔下来。为保证防护盖3从电连接器1上拔下来后不至于丢失,业界采用了在防护盖3上延伸一条连接带4,再通过连接带4上设有的环部(未标注)套在电连接器1的线缆2上,以此,虽然解决了电连接器在使用时不会因拔下防护盖3而致防护盖3丢失的问题。但仍然存在:

1、防护盖3的连接带4始终保持在连接器的线缆上,不利于必要(如影响美观或防碍特殊作业)时卸下;

2、线缆电连接器1的因经常使用,套在线缆2上连接带4不可避免地会因拉动、磨损出现断脱现象,如此达不到防丢失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器以及适配于线缆连接器的防护装置,线缆连接器包括连接主体及连接器主体前端的插接部和连接器主体后端的线缆,防护装置包括盖体、连接线、活节结构及套线环,其中:盖体包括盖合部和连线部,盖合部适配插接部插置;活节结构包括第一连接部及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连接线连接在连线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套线环通过环孔套在线缆上并具有连接耳部,第二连接部嵌于连接耳部并与连接耳部形成一体。

本实施例中优选:线缆连接器包括HDMI连接器、DVI连接器、VGA连接器、DP连接器及TYPE-C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线包括线段及线段两端分别设有的压接部和结合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压接部嵌于连线部中。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连接部具有连接段和外螺丝段,第二连接部具有主体部及匹配外螺丝段的内螺纹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连接段通过焊接形式与结合部固定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通过采用防护盖体与连接线,或者套线环与连接线之间设为活节结构,既实现了这二者之间方便装卸,也确保了与连接线之间因拉动、磨损出现断脱后容易替换。如此设计,既方便用户使用,也可延长产品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活节结构的放大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2及图3,并结合参阅图4及图5,图中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器10以及适配于线缆连接器10的防护装置20,线缆连接器10包括连接主体11及连接器主体11前端的插接部12和连接器主体11后端的线缆13,在本实施例中,线缆连接器10包括HDMI连接器、DVI连接器及VGA连接器,但不限于;防护装置20包括盖体21、连接线22、活节结构23及套线环24,其中:盖体21包括可适配插接部12插入的盖合部211以及将连接线22与盖合部211固定为一体的连线部212,连接线22包括线段221及线段221两端分别设有的压接部222及结合部223,压接部222可通过嵌入模具技术合成于连线部212中,以此强化连接线22与盖合部211之间的结合强度;活节结构23包括第一连接部231及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31的第二连接部232,第一连接部231具有连接段2311和外螺丝段2312,第二连接部232具有主体部2321及可匹配外螺丝段2312拧入/拧出的内螺纹孔2322,连接段2311可通过焊接形式(但不限于)与结合部223连成一体;第二连接部232可通过嵌入模具技术(但不限于)与套线环24合成为一体,其中:套线环24通过短自身的环孔(未标注)套在线缆13上,并具有在外围241凸起的连接耳部242,第二连接部232以嵌入形式合成于连接耳部242中,以此与套线环24形成一体。

综上所述的嵌入模具技术,是通过相应的模具将相关组件事先置于需结合的部位,再通过注塑固化,使相关组件与模具中的整体组件合成一体,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盖体21采用了成型盖体21模具,并在模具中的连线部212的相应位置置入连接线22压接部222,再通过向模具注塑,塑液固化后使得压接部222处于盖体21连线部212,以此使连接线22与盖体21形成一体。同样的方式将第二连接部232与套线环24成型一体。

综上技术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一是防护盖体与连接线,或者套线环与连接线之间设为活节结构,使之盖体与套线环方便结合/分离;二是由于防护装置20在连接器10上的长期使用,不可避免会出现因拉动、磨损的断脱,本实施例设计为活节结构方便替换,以此可延长产品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