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260发布日期:2019-03-02 02:4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激光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固体激光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固体激光器在使用时存在着激光投射角度单一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激光器,该固体激光器能够根据使用需要随时对激光器进行激光投射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固体激光器,包括:激光器本体,底座以及设置于激光器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套管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同轴设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激光器本体连接;第一连接杆朝向第三连接杆的方向设置为预设方向;第一连接杆具有远离激光器本体的第一端面,第二连接杆具有远离第三连接杆的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连接,第二端面的面积小于第一端面的面积;第一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抵接腿;抵接腿远离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用于与套管形成抵接的弯折部;抵接腿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形成用于抵接腿活动的活动空隙;第三连接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面开设有旋转槽,旋转槽朝向预设方向的反向延伸;套管具有与底座连接的底部,以及与底部相对设置的顶部;套管套设于连接组件,底部的内壁凸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旋转槽配合以使第三连接杆相对于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内壁设置有弹簧,弹簧套设于连接轴,弹簧的一端与内壁连接,另一端朝向顶部延伸;套管的侧壁开设两个相对设置且沿套管周向延伸的抵接孔;当抵接孔与弯折部形成抵接时,弹簧与抵接腿形成抵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抵接腿包括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第一直段的一端与第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直段连接;第一直段垂直于第二直段设置,第二直段与抵接孔的孔壁形成抵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旋转槽为圆柱形槽,连接轴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杆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圆形,第三连接杆垂直于预设方向的截面呈圆形;第三连接杆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杆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体激光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激光器,包括激光器本体,底座以及设置于激光器本体和底座之间的角度调节装置;根据上述各零件各自的结构,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设计得到的固体激光器,能够根据使用需要随时对激光器进行激光投射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体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第一使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角度调节装置的第二使用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固体激光器;110-激光器本体;120-底座;130-角度调节装置;131-套管;132-连接组件;1311-抵接孔;1312-活动空隙;1313-底部;1314-连接轴;1315-弹簧;1316-侧壁;1321-第一连接杆;1322-第二连接杆;1323-第三连接杆;1324-第一端面;1325-第二端面;1326-抵接腿;1327-第一直段;1328-第二直段;1329-旋转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激光器100,包括:激光器本体110,底座120以及设置于激光器本体110和底座120之间的角度调节装置130。

其中,角度调节装置130用于改变激光器本体110的激光投射角度。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13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角度调节装置130包括套管131和连接组件132。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32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132包括同轴设置且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杆1321,第二连接杆1322和第三连接杆13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321,第二连接杆1322和第三连接杆1323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包括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321朝向第三连接杆1323的方向设置为预设方向,以方便各零部件位置关系的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1321远离第二连接杆1322的一端与激光器本体110连接。第一连接杆1321具有远离激光器本体110的第一端面1324,第二连接杆1322具有远离第三连接杆1323的第二端面1325,第一端面1324与第二端面1325连接,第二端面1325的面积小于第一端面1324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端面132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抵接腿1326。抵接腿1326远离第一端面1324的一端具有用于与套管131形成抵接的弯折部(图中未标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抵接腿1326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抵接腿1326包括第一直段1327和第二直段1328。第一直段1327的一端与第一端面132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直段1328连接。第一直段1327垂直于第二直段1328设置,第二直段1328与1311的孔壁(图中未标注)形成抵接。需要说明的是,抵接腿1326与第二连接杆1322之间形成用于抵接腿1326活动的活动空隙131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杆1323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杆1322的直径,该设计能够在角度变化时增强整个装置的平稳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杆1323远离第二连接杆1322的一端面开设有旋转槽1329,旋转槽1329朝向预设方向的反向延伸。旋转槽1329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旋转槽1329为圆柱形槽。

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31具有与底座120连接的底部1313,以及与底部1313相对设置的顶部(图中未标注)。套管131套设于连接组件132,底部1313的内壁(图未示)凸设有连接轴1314。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连接轴1314为圆柱形,以利于连接轴1314在旋转槽1329中连续顺畅地进行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1314与旋转槽1329配合以使第三连接杆1323相对于连接轴1314可转动地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套管131的底部1313的内壁设置有弹簧1315。弹簧1315的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制,进一步地,弹簧1315的一端与内壁连接,另一端朝向顶部延伸。弹簧1315套设于连接轴1314。套管131的侧壁1316开设两个相对设置且沿套管131周向延伸的1311。当1311与弯折部形成抵接时,弹簧1315与抵接腿1326形成抵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体激光器100是这样工作的:当激光器本体110固定于底座120时,抵接腿1326的第二段与1311形成的抵接,此时,弹簧1315处于被压缩状态,弹簧1315同时与抵接腿1326和套筒的底部1313内壁形成抵接。当需要调整激光器本体110的激光投射角度时,只需要用一只手给抵接腿1326的第二段施加挤压力,使抵接腿1326完全进入活动空隙1312中,此时弹簧1315会给抵接腿1326一个推力,使第一连接杆1321相对于套筒位置升高,此时,用另一只手转动激光器本体110,带动第三连接杆1323相对于连接轴1314发生转动但不会脱落,旋转至需要的角度后再给激光器本体110一个朝向预设方向的推力,对弹簧1315形成挤压,抵接腿1326的第二段会自动进入1311与套筒形成抵接,从而固定住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固体激光器100,该固体激光器100能够根据使用需要随时对激光器进行激光投射角度的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