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8221发布日期:2019-05-24 20:4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网线上设有水晶头插头,一般网线为RJ45型插头,水晶头插头是插入网卡接口中使用的。现有技术的水晶头插头包括安装在线缆端头的水晶头,水晶头上固定有一弹片,将水晶头插头插入接口时,弹片利用弹性将水晶头卡在接口内。

现有技术的水晶头插头存在以下缺陷:1、需借助专用工具才能将线缆与水晶头压合连接,安装不方便,工作效率低且压合不牢固。2、线缆出现问题时,水晶头报废不可重复使用,浪费资源。3、不可根据多变的线路设计,进行转角出线。4、由于水晶头上的所有金属PIN针都是裸露在外的,如果长期不使用水晶头插头,即未将水晶头插头插入接口,裸露在外的金属PIN针就可能被潮湿的空气或雨水腐蚀而受潮生锈,或者沾灰,最终导致金属PIN针接触不良甚至无法使用;而且,布线或者运输时,水晶头的弹片容易钩挂在别的物品如线缆上,使用十分不方便,用力不当甚至可能将弹片坳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可重复使用且使用寿命长的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包括水晶头、与水晶头连接的可开关的插头本体、设置于插头本体内的端子座、压线盖,压线盖将网线压合于端子座内,使网线通过端子座内的金针连接PCB板从而连通水晶头。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后端通过螺纹尾套实现开与关。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包括上屏蔽盖、下屏蔽盖和线卡,上屏蔽盖与下屏蔽盖铰接,水晶头置于下屏蔽盖前端,线卡设置于下屏蔽盖后端,线卡内设置有弹片。

优选地,所述上屏蔽盖、所述线卡的后端形成外螺纹口径,外螺纹口径与所述螺纹尾套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屏蔽盖上端设置有复位保护盖,复位保护盖与所述水晶头上的接触弹片形成复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金针设置于金针端子座内,金针底端与设置于支架上的所述PCB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后端设置有转角件,转角件通过螺纹尾套实现开与关。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前端设置有用于保护所述水晶头的插头保护罩。

优选地,所述端子座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高低不一致的端子,两个端子均对齐间隔有四个插槽,所述金针设置于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金针上端呈钳口状。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1、压线盖可快速将网线分别压合于端子座内,无需使用专业工具可实现网线与水晶头的连接,操作方便、快速、效率高。

2、网线出现问题时,可拆卸安装,水晶头重复使用,节省资源。

3、水晶头设置有插头保护罩,可保护水晶头免遭破坏和污染。

4、插头本体后端设置有转角件和螺纹尾套可实现网线转角安装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装配螺纹尾套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装配转角件示意图;

图5为图4爆炸图。

其中,1-水晶头,11-接触弹片,2-插头本体,21-上屏蔽盖,211-复位保护盖,22-下屏蔽盖,23-线卡,24-弹片,3-端子座,4-金针,5-压线盖,6-支架,7-螺纹尾套,8-转角件,9-插头保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免打线插头结构,包括水晶头1、与水晶头1连接的可开、关的插头本体2、设置于插头本体2内的端子座3、压线盖5,压线盖5将网线压合于端子座3内,使网线通过端子座3内的金针4连接设置于支架6上的PCB板从而连通水晶头1。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2后端通过螺纹尾套7实现开与关。该设置便于快速打开或者关闭插头本体2的同时实现直线型网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2包括上屏蔽盖21、下屏蔽盖22和线卡23,上屏蔽盖21与下屏蔽盖22铰接,水晶头1置于下屏蔽盖22前端槽内,线卡23设置于下屏蔽盖22后端内,线卡23内设置有弹片24。该弧形弹片24恢复弹力将网线顶置上屏蔽盖21,压紧网线,避免网线松动。

本实施例中,上屏蔽盖21、线卡23的后端形成外螺纹口径,外螺纹口径与螺纹尾套7螺纹连接。该设置可快速打开或者关闭上下屏蔽盖,实现网线的快速安装、连通。

本实施例中,上屏蔽盖21上端设置有复位保护盖211,复位保护盖211与水晶头1上的接触弹片11形成复位结构。该设置避免水晶头1的接触弹片11损坏的同时可使上屏蔽盖21抵触接触弹片11实现快速回弹闭合下屏蔽盖22。

本实施例中,金针4设置于金针端子座内,且金针4底端与设置于支架6上的PCB板连接。该设置通过金针4更好地将网线与水晶头1进行连通。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2前端设置插头保护罩9。该可拆卸插头保护罩9起到保护水晶头1的作用,避免损害和污染水晶头1的金属PIN针。

本实施例中,插头本体2后端设置有转角件8,转角件8包括上转角件和下转角件,上转角件与下转角件铰接,上下转角件盖合夹紧插头本体2,并通过螺纹尾套7连接到上下转角件形成的外螺纹口径上实现上下转角件的开、关。该设置便于带有角度的网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端子座3内间隔设置有两个高低不一致的端子,高低不一致的端子使得网线有序安装其上,不产生干涉,两个端子均对齐间隔设置有四个插槽,即两个端子共设置有八个插槽,金针4设置于插槽内,每一个端子上的四个金针4分为左右两组,两组金针4呈八字状设置,金针4上端呈钳口状。该设置使得网线高效、有序、牢固地插在金针4上,实现与水晶头1的连通。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安装时,将螺纹尾套7从上下屏蔽盖旋出,打开上屏蔽盖21,网线穿过圆形的螺纹尾套7延伸至下屏蔽盖22内,拔掉压线盖5,将网线按一定顺序分股设置于端子座3插槽内的金针4上,压线盖5压合使得网线与金针4牢固连接从而连通水晶头1,安装完毕后,在复位保护盖211与接触弹片11的作用下,以及线卡23的弹片24作用下,使得网线牢固地设置在上下屏蔽盖内,上下屏蔽盖盖合后通过螺纹尾套7紧固连接在一起。

以上对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