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2865发布日期:2019-03-02 02:1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电器元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压电容器。



背景技术:

变电所中需要使用大量高压电容器,高压电容器分别安装在多个相互独立的高压电容器室内。高压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现有技术中,在电容器外侧安装排风扇,通过鼓风的方式进行吹风扇热。

这种散热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消耗大量的电能,而且这种通风方式在高压电容器室内产生负压,室外尘埃、碎屑物极易从进风口进入高压电容器室并使扬起地面上的尘埃,使高压电容器上积灰严重,如果室内空气潮湿,会使高压电容器表面发生污垢爬电、污闪,带来安全隐患,另外,由于现有的通风降温方式在整个高压电容器室内部空间中造成气流的紊流或混流,通风降温效率较低,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并且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电容器,在电容单元进行工作的工作中,可以对其进行散热降温,降温效果较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电容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间隔设置有电容单元,所述箱体内且于电容单元四周包裹有绝缘层;在所述箱体外侧设置有导线接头,所述导线接头与电容单元电连接;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对绝缘层和电容单元进行制冷降温的水冷系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容单元在工作时,会散发热量,热量通过绝缘层散发到外部,通过设置的水冷系统对绝缘层和电容单元进行降温,从而,起到散热效果。

较佳的,所述箱体包括靠近导线上侧安装电容单元和绝缘层的电容箱体和下侧的水冷箱体;所述电容箱体靠近导线接头一侧;所述水冷系统设置在所述水冷箱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电容箱体和水冷箱体,使得电容单元和水冷系统的工作元件分别独立安装,使得水冷系统不会影响电容单元的正常工作。

较佳的,所述水冷箱体包括水平隔离设置的水冷机室和循环水室;所述水冷系统包括设置在水冷机室内的水冷机、以及设置在循环水室内的水泵、以及与水泵连接形成的降温管道;所述降温管道穿出水冷箱体处于绝缘层内,降温管道的进水口水泵连接,回水口接通循环水室;所述水冷机的管道与循环水室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水冷机,对循环水室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通过水泵和降温管道,使得冷却水可以在冷却管道内循环,冷却管道在绝缘层的一部分对绝缘层形成直接降温效果,对电容单元间接降温。

较佳的,所述降温管道呈“S形”排布,且绕电容单元四周的绝缘层后回到循环水室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绝缘层内的降温管道一段设置呈“S形”,增加降温管道和绝缘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绝缘层进行降温处理。

较佳的,所述箱体外侧固定设置有连通循环水室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循环水室靠近箱底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方便对循环水室内的水进行更换。

较佳的,所述电容箱体靠近导线接头的一端盖设有端盖,所述端盖通过螺栓与电容箱体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端盖,可以方便对内部的电容单元进行维修与更换。

较佳的,电容单元设置有两组,在其中,一种电容单元上间隔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头,在另一组电容单元上呈矩形间隔设置有四个导线接头。

较佳的,所述箱体上且相对远离的竖直两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安装板,可以方便将电容器进行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容单元在工作时,会散发热量,热量通过绝缘层散发到外部,通过设置的水冷系统对绝缘层和电容单元进行降温,从而,起到散热效果;

2、通过设置的水冷机,对循环水室内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通过水泵和降温管道,使得冷却水可以在冷却管道内循环,冷却管道在绝缘层的一部分对绝缘层形成直接降温效果,对电容单元间接降温;

3、通过将绝缘层内的降温管道一段设置呈“S形”,增加降温管道和绝缘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绝缘层进行降温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高压电容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高压电容器的半剖示意图;

图3为一种高压电容器中突出水冷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电容箱体;111、开口;112、端盖;12、水冷箱体;121、水冷机室;122、循环水室;1221、进水管;1222、出水管;1223、球阀;13、安装板;14、安装孔;2、电容单元;21、导线接头;3、绝缘层;4、水冷系统;41、水冷机;42、水泵;43、降温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高压电容器,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电容单元2、以及在电容单元2四周包裹的绝缘层3,在箱体1外侧设置有导线接头21,其中,导线接头21与电容单元2电连接,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导线接头21进行连接工作。

箱体1呈矩形,包括上层的电容箱体11和下侧的水冷箱体12,其中,电容箱体11设置在靠近导线接头21的一侧,电容箱体11内设置电容单元2。在电容箱体11上侧开设有开口111,在开口111处设置有端盖112,端盖112通过使用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开口111处。

电容单元2在电容箱体11内间隔设置有两组,在每组电容单元2上侧的端盖112上分别设置有导线接头21,其中,在端盖112外侧且位于一组电容单元2上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导线接头21,在另一组电容单元2上侧的端盖112处设置四个导线接头21,其中,四个导线接头21呈矩形间隔设置,通过设置的留个导线接头21,方便对电容器进行接线。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水冷箱体12内设置有对绝缘层3和电容单元2进行制冷的水冷系统4。在使用电容器的过程中,电容单元2会产生大量热量,通过设置的水冷系统4对电容器进行制冷,使其降温。

水冷箱体12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冷机室121和循环水室122,水冷系统4包括设置在水冷机室121内的内的水冷机41和设置在循环水室122内的水泵42、以及降温管道43。

其中,水冷机41为浸入式水冷机41,水冷机41的铜管连通循环水室122,对循环水室122内的水进行制冷。降温管道43的进水口与水泵42连接,降温管道43穿出循环水室122,环绕电容单元2四周的绝缘层3一周之后,回水口回到循环水室122,形成闭合回路。通过水冷机41对循环水室122内的水进行降温,通过将降温管道43设置在绝缘层3内,在不影响电容单元2进行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对电容单元2降温的功能。

降温管道43在绝缘层3的部分可以设置呈“S形”排布,可以增大与绝缘层3之间的接触面积,降温效果更佳。

在循环水室122外侧设置有进水管1221和出水管1222,且在进水管1221和出水管1222上设置有球阀1223。同时,进水管1221和出水管1222设置在循环水室122靠近箱底的一侧,从而,方便更换循环水室122内的冷却水。

在使用时,为了对箱体1进行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且位于相对远离的两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3,在安装板13上开设有安装孔14,从而方便对箱体1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水冷系统4对电容单元2进行降温,相比于鼓风降温,水冷降温效果更佳,同时,由于水冷系统4设置在箱体1内部,降温管道43设置在绝缘层3内,使用安全性更高,使得电容单元2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