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控制器用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7235发布日期:2019-03-08 17:3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电机控制器用热管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控制器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电机控制器用热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中电机控制器的发热量随着IGBT模块(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向大容量、集成化、高功率密度方向发展而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大量热聚集在控制器内部,会影响控制器的正常稳定工作,这部分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导致控制器损坏。

现有方案以冷却液流经控制器中IGBT模块的冷却基板带走热量的方式来进行冷却。但该方案仅能从单侧进行冷却,不能充分利用冷却液的散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电机控制器用热管散热器,设置C型热管阵列,将C型热管两端部固定在散热基板上,增加了换热面积,能够对含有IGBT模块的任意种类电机控制器进行有效冷却,同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IGBT模块、散热基板和C型热管阵列,所述IGBT模块贴合在散热基板上,所述C型热管阵列中热管的两端部固定在散热基板中;所述散热基板浸在冷却液中,C型热管沿冷却液流向阵列设置。

所述散热基板在远离IGBT模块一侧设有翅片阵列,所述翅片阵列设置在散热基板和C型热管阵列之间,所述翅片阵列中翅片的延展方向与冷却液流向相同,在增加换热面积的同时减小冷却液流道截面积,在适当增加流阻的情况下,提高了流道内的冷却液速度。

优选地,所述翅片与散热基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C型热管由数根热管拼接或焊接而成;优选地,采用一对U型热管拼接而成。

所述C型热管两端部插入散热基板中并通过端面焊接或加热过盈装配连接等方式固定;所述C型热管两端部与散热基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导热胶,通过导热胶粘结在加固热管的同时能够增强换热效果。

所述冷却液采用乙二醇水溶液。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冷系统的冷却液流经散热基板和C型热管阵列带走热量,结构紧凑、安装方便;C型热管采用拼接结构,降低了热管安装的难度,避免安装中破坏热管结构;而热管两端部插入散热基板,增加了IGBT模块的散热面积,且C型热管阵列完全浸入冷却液中,防止了安装工艺导致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垂直于冷却液流向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沿着冷却液流向的截面剖视图,图中箭头方向为冷却液流向;

图4为实施例1中C型热管的剖视图;

图中:IGBT模块1、散热基板2、C型热管3、翅片4、冷却液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IGBT模块1、散热基板2和C型热管阵列,所述IGBT模块1贴合在散热基板2上;所述C型热管阵列中C型热管3的两端部插在散热基板1中,在端面通过焊接固定,在插入部分的间隙中填充导热胶固定;所述散热基板1浸在冷却液中,C型热管3沿冷却液流向阵列设置、根据安装条件调整间距;

所述散热基板2在远离IGBT模块1一侧设有翅片阵列,所述翅片阵列设置在散热基板和C型热管阵列之间,所述翅片阵列中翅片4的延展方向与冷却液流向相同,如图3所示,冷却液流经翅片4和C型热管3的上下表面。

所述冷却液5的液面边界如图2所示,一般由控制器壳体结构决定。

所述C型热管3由一对U型热管拼接而成;优选地,拼接结构采用周向固定的卡扣结构;所述C型热管3与散热基板2对接安装时,先分别将两根U型热管插入散热基板2中,再利用卡扣结构扣合固定,如图4所示。

所述C型热管3的截面可为圆形、矩形、椭圆形或类似椭圆形的扁平结构,内部采用毛细材料,充液率在60%左右,利于换热。

所述C型热管3任一端部插入散热基板2的深度不超过散热基板宽度的2/3。

本实施例中,散热基板2需安装于控制器壳体上,在安装时需预留热管位置,同时需做好密封处理。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亦可不设置翅片,此时C型热管与散热基板之间的间距需缩小,以保证流却流道流速。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