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479发布日期:2019-02-10 22:43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接线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线耳用于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通常由导线弯曲而成,具有一定的内径尺寸。为了使线耳能够与接线柱接触良好,发明人设计了申请号为2017203473186的线耳压接器,使弯制出的线耳标准、规范。

然而,这种线耳压接器需要先用手将导线与线耳压接器固定,然后双手各操作一个手柄来弯制线耳,操作复杂,只适合在地面工作,无法适应高空作业,而且,这种线耳压接器如不更换配件,则只能对一种直径的导线进行弯制,并且只能弯制出一种规格的线耳,功能单一,无法满足现场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导线弯制线耳,还可以使线耳具有不同内径,满足现场多样化需要。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工作区和第一手持区,第二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工作区和第二手持区,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配合夹紧导线,第一工作区包括轴线平行的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第一圆柱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第二圆柱部的直径,第二圆柱部设置于第一圆柱部背向第一杆件的一侧。

优选的,第一圆柱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部的直径。

优选的,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朝向第二工作区的部分光滑过渡。

优选的,第二工作区设置有标识第一圆柱部直径和第二圆柱部直径的标志。

优选的,第二工作区设置有朝向第一圆柱部的第一平面,第一平面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圆柱部的直径。

进一步的,第一平面靠近第二圆柱部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齿,第一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圆柱部的轴线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第一平面设置有容置导线通过的第一凹槽。

优选的,第二工作区包括可与第一圆柱部抵接的锥形凸起,锥形凸起沿第二杆件的长度方向延伸,锥形凸起设置有容置导线通过的第一凹槽。

优选的,第一手持区或第二手持区设置有第一半环,第一半环呈三角形或弧形,第一半环的两端与第一手持区或第二手持区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手持区或第一手持区设置有可扣合第一半环的若干第二凹槽,若干第二凹槽沿第二杆件或第一杆件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和第二杆件,将第一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成第一工作区和第一手持区,将第二杆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成第二工作区和第二手持区,使弯制线耳的工具做成类似钳子的形状,可以实现一只手操作工具,一只手操作导线,使得弯制线耳的操作十分简便;本实用新型还通过设置可配合夹紧导线的第一工作区和第二工作区,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导线进行弯制线耳的操作,通用性强;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第一工作区设置轴线平行的第一圆柱部和第二圆柱部,使第一圆柱部的直径大于或小于第二圆柱部的直径,可以弯制两种不同内径的线耳,比原有的工具的功能多样,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弯制合适内径的线耳,更符合接线现场需要。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工作区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工作区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半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弯制线耳的工具,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第一杆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工作区11和第一手持区12,第二杆件2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二工作区21和第二手持区22,第一工作区11和第二工作区21配合夹紧导线,第一工作区11包括轴线平行的第一圆柱部13和第二圆柱部14,第一圆柱部13的直径大于或小于第二圆柱部14的直径,第二圆柱部14设置于第一圆柱部13背向第一杆件1的一侧。

第一工作区11和第二工作区21配合夹紧导线,然后使导线绕第一圆柱部13旋转,可以弯制线耳,线耳的内径与第一圆柱部13的外径相等。

同理,也可在第二圆柱部14处弯制出线耳,线耳的内径与第二圆柱部14的直径相等。

第一手持区12和第二手持区22优选设置成弧线形,使单手握持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相互铰接的第一杆件1和第二杆件2,将第一杆件1的两端分别设置成第一工作区11和第一手持区12,将第二杆件2的两端分别设置成第二工作区21和第二手持区22,使本实施例做成类似钳子的形状,可以实现一只手操作工具,一只手操作导线,使得弯制线耳的操作十分简便。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可配合夹紧导线的第一工作区11和第二工作区21,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导线进行弯制线耳的操作,通用性强。

本实施例还通过在第一工作区11设置轴线平行的第一圆柱部13和第二圆柱部14,第一圆柱部13的直径大于或小于第二圆柱部14的直径,可以弯制两种不同内径的线耳,比原有的工具的功能多样,可以根据现场需要弯制合适内径的线耳,更符合接线现场需要。

为便于将弯制好的线耳从第一圆柱部13,第一圆柱部13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部14的直径。

为了简化设计,第一圆柱部13和第二圆柱部14朝向第二工作区21的部分光滑过渡,在几何学上,是第一圆柱部13与第二圆柱部14的表面相切,这就使得第二工作区21可以仅设置一个平面来配合夹紧导线,同时,也使得第一圆柱部13与第二圆柱部14之间存在着台阶,弯制线耳时使导线紧贴台阶处,可以避免弯制出的线耳呈螺旋状。

由于本实施例可以弯制不同内径的线耳,为方便使用,第二工作区21设置有标识第一圆柱部13直径和第二圆柱部14直径的标志,可以按需要弯制。

如图2所示,第二工作区21设置有朝向第一圆柱部13的第一平面23,在手握第一手持区12和第二手持区22时,第一平面23可以与第一圆柱部13或第二圆柱部14配合夹紧导线,为弯制出更大转角的线耳,第一平面2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二圆柱部14的直径,第一平面23的长度根据第一圆柱部13和第二圆柱部14总长确定。

通常导线上会套有绝缘胶皮,为使导线裸露出足够长的金属线,第一平面23靠近第二圆柱部14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平行的第一齿24,第一齿2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圆柱部13的轴线方向垂直。若干平行的第一齿24可以方便的将绝缘胶皮撕下。

为提高第一平面23与导线的接触面积,防止导线沿第一圆柱部13的轴线方向偏移,进一步的,第一平面23设置有容置导线通过的第一凹槽25。

如图3所示,由于导线端部参差不齐,可能需要将导线剪断,为实现剪断导线的功能,第二工作区21可以包括可与第一圆柱部13抵接的锥形凸起26,锥形凸起26沿第二杆件2的长度方向延伸,锥形凸起26设置有容置导线通过的第一凹槽25。

锥形凸起26和第一圆柱部13对导线挤压,使导线被剪断,第一凹槽25则用来弯制线耳和防止线耳偏移。

如图1所示,第一手持区12可以设置有第一半环3,第一半环3呈三角形或弧形,第一半环3的两端与第一手持区12转动连接。

可以使第一半环3连有安全绳,安全绳的另一端扣在操作者的皮带上,防止高空作业时工具掉落。

由于本实施例在弯制线耳的过程中需要手施加作用力,保持对导线的夹紧,多次使用后,手会疲劳,为解决这一问题,第二手持区22设置有可扣合第一半环3的若干第二凹槽27,若干第二凹槽27沿第二杆件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根据导线直径和所弯制的线耳内径使第一半环3卡扣不同的第二凹槽27,弯制线耳时,一手持导线,一手持工具,然后使导线绕第一圆柱部13转动,无需担心手的力度不够对线耳质量的影响。

同理,第一半环3也可设置于第二手持区22,而第二凹槽27设置于第一手持区12。

本实施例不限于第一圆柱部13和第二圆柱部14,还可以有第三圆柱部、第四圆柱部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