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5979发布日期:2019-04-09 22:2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输入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输入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小型断路器又称微型断路器,例如型号为C45的断路器。依据国内的相关电力标准,小型断路器一般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故此,小型断路器在很多情况下作为开关的作用显得极为常见。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特意的在小型断路器的基础上进行研发设计,以使本技术产品可以作为输入电源连接器应用在诸如电焊机、钢筋切割机等设备上。

现有技术中,一般应用在电焊机、钢筋切割机等用电设备上的输入电源开关,往往都是直接用小型断路器(比如C45型号断路器)作为开关安装在设备的面板上,然后在同一面板的另一个位置再安装多个接线端子排,用以外部导线的接入,而小型断路器与接线端子排之间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因此,由于导线和接线端子排的增设,使得成本较高,且由于接线端子排外露在设备面板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经过检索,我们发现公告号为CN 205790438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名称为《输入电源连接器及输入电源连接器安装结构》的技术内容,该专利的技术内容主要为将小型断路器组和接线盒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外部导线直接通过接线盒内腔接入输入端子接口,以期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的效果;然而这种结构的输入电源连接器也存在一个缺陷:就是接线盒的进线孔开设在封板上,于是造成封板必须留有足够的面积用以开设进线孔,相应的使得接线盒的壳体部分也要做出与封板相一致的调整,进而使得接线盒部分的用料成本较高;另外,由于进线孔开设在封板上的原因,当电缆通过进线孔进入接线盒内腔后,在将电缆内的几根分线分别接入输入端子接口内,而这种连接结构的方式使得电缆与接线盒呈垂直关系接入,然后电缆内的分线又必须与电缆的进入方向形成垂直关系,并接入输入端子接口,因此,这种接线方式的电缆对接线盒(尤其在封板的进线孔位置)会有一种持续的扭力,造成接线盒的结构不稳,再者,由于电缆内的分线在接线盒的内腔的接线分布与电缆本身也形成垂直关系,因此在分线的折弯位置,该分线会受到持续的疲劳损伤,对接线的连接可靠性也有极为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接线安全方便且连接可靠性强的输入电源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输入电源连接器,包括至少两个小型断路器单元拼合于一体的断路器组,所述每个小型断路器单元具有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断路器组的输入端口一侧形成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包括接线座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接线座上的L型封板,所述接线座包括底壁、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右侧壁,所述右侧壁上、与所述每一个小型断路器单元的输入端口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插线槽,具体的,所述L型封板具有横向板和纵向板,所述右侧壁的上方形成适配于所述纵向板的开槽,所述插线槽位于所述开槽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在右侧壁上开设与输入端口相应数量的插线槽,使得外部电缆不需要先穿入接线盒的接线座内,只需在外部将电缆分好线,然后将分线一次对应一个插线槽直插入所述输入端口便好,使得外接电缆导线与输入端口之间形成直插式连接结构,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接线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横向板和纵向板相交位置的内侧两端具有横向安装柱,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上、与所述横向安装柱的横向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螺钉紧固安装的安装孔。通过横向安装柱设置,不仅起到了便于螺钉从前后两侧壁紧固安装所述封板的效果,更是对L型封板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因为由于塑料制成品的特性,L型封板在相交接的位置是最容易脆裂的,而加强筋则恰恰起到了加固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所述输出端口和输入端口分别具有压线腔和调节孔,所述输入端口的调节孔位于压线腔的上方,同时,为提高安全性,所述L型封板的横向板优选为覆盖所述输入端口的调节孔,所述输出端口的调节孔位于压线腔的下方而形成倒装式结构。通过上述进一步改进可知,由于输入电源连接器的上端(即封板所在的一侧)需要设置在设备面板上,如此则会导致小型断路器常规结构的输出端口的调节孔与设备面板之间的距离太短,极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接线的调节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输出端口设置在处于所述断路器组后侧的靠下方位置,并且其调节孔位于压线腔的下方而形成倒装式结构,以便工作人员从设备的后方进行接线的调节安装。

同时,为了避免外部导线在接线盒内腔因震荡等恶劣环境而彼此触碰并形成短接,在所述每一个断路器单元的输入端口之间具有高位隔板。

另外,由于一般设备(诸如电焊机)的壳体都是金属制的导电材质,为防止输出端口处的导线与壳体接触,本实用新型还在所述输出端口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具有横向护板以及从横向护板的横向两侧边沿位置、呈大致垂直于所述横向护板延伸的弹性壁,该弹性壁上、相对应的两个内侧面上具有向内侧方向延伸的楔形卡接部,所述断路器组的两侧、与所述楔形卡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卡槽,所述楔形卡接部与所述卡槽形成卡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与接线端子排在负载面板上的连接结构。

图2是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的壳体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源连接器设置在面板上的电缆接线连接示

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输入电源连接器的壳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L型封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防护罩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接线端子的主视图。

图8是图5中去掉L型封板后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去掉防护罩后的另一个角度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8中去掉防护罩后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一种输入电源连接器,具体的,从图1所示可知,现有技术中,应用在设备上的输入电源连接器往往都是采用断路器组1和接线端子排2共同组成,然后在小型断路器组1和接线端子排2之间通过导线3连接,因为接线端子排2外露在设备的面板4上,因此,其安全隐患极大,同时,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 205790438 U的中国专利的附图5、附图6和附图7显示(零部件的标注以本实施例的序号为准),外接电缆50需要先通过封板(该封板为直板型结构)上的进线孔引入接线盒51的腔体内,然后再将外接电缆50的分线500依次接入对应的输入端口,而这种结构的接线方式使得外接电缆50与接线盒51呈垂直结构,同时电缆内的分线500又与电缆本身形成垂直关系,这样的连接结构显然不大理想,一是增加了接线的难度,二是外接电缆50与接线盒的垂直结构将使得接线盒51承受较大的承载力,长此以往下去,接线盒51容易疲劳,影响接线盒51结构的稳固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图3-图10中显示,输入电源连接器包括三个小型断路器单元10拼合于一体的断路器组1,从图2中可知,所述每个小型断路器单元10具有输入端口10a和输出端口10b,而图4中进一步显示,所述断路器组1的输入端口10a一侧形成接线盒51,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盒51与断路器组1的壳体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接线盒51包括接线座512和固定安装在所述接线座512上的L型封板513,所述接线座512包括底壁5120、前侧壁5121和后侧壁5122以及右侧壁5123,所述右侧壁5123上、与所述每一个小型断路器单元10的输入端口10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插线槽51230,进一步结合图5可知,所述L型封板513具有横向板5130和纵向板5131,所述右侧壁5123的上方形成适配于所述纵向板5131的开槽51231,所述插线槽51230位于所述开槽51231下方。结合图3显示的连接结构和图10可知,本实施例通过在右侧壁5123上开设与输入端口10a相应数量的插线槽51230,使得外接电缆50不需要先穿入接线盒51的接线座512内,只需在外部将电缆分好线,然后将分线500依次对应一个插线槽51230直插入所述输入端口10a便可,使得外接电缆50与输入端口10a之间形成直插式连接结构,极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接线安装,同时,为防止外接电缆50偏移,可在面板4上在设置一个桥型支座40,用以将电缆紧固在面板4上。

图5中进一步显示,所述横向板5130和纵向板5131相交位置的内侧两端具有横向安装柱514,所述前侧壁5121和后侧壁5122上、与所述横向安装柱514的横向方向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用于螺钉紧固安装的安装孔51212。通过横向安装柱514设置,不仅起到了便于螺钉从前后两侧壁紧固安装所述L型封板513的效果,更是对L型封板513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因为由于塑料制成品的特性,L型封板513在相交接的位置是最容易脆裂的,而加强筋则恰恰起到了加固作用。

图4结合图8和图9以及图10显示,所述输出端口10b和输入端口10a分别具有压线腔101和调节孔102,所述输入端口10a的调节孔102位于压线腔101的上方,同时,由于前述插线槽51230开设在右侧壁5123上的缘故,当将本实施例的输入电源连接器应用在电焊机等设备上时,所述接线盒51右侧壁5123上的插线槽51230则必须凸出面板4,以便接线,而与此同时,这样的接线结构将使得输入端口10a上方的调节孔102暴露在外部(因该调节孔102内一般设置可导电的调节螺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提高安全性,所述L型封板513的横向板5130优选为覆盖所述输入端口10a的调节孔102,所述输出端口10b的调节孔102位于压线腔101的下方而形成倒装式结构,具体的,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内乃是用以装配图7中显示的接线端子7,其包括框型端子座70和螺纹连接在该框型端子座70的上端板700上的可调螺钉7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型端子座70位于所述压线腔101内,所述所述可调螺钉71位于所述调节孔102内,方便工作人员通过该调节孔102对所述可调螺钉71进行旋进或者旋出的调节。通过上述进一步改进可知,由于输入电源连接器的上端(即L型封板513所在的一侧)需要设置在设备面板4上,如此则会导致小型断路器常规结构的输出端口的调节孔与设备面板之间的距离太短(因为常规结构的小型断路器单元的输出端子10b,其调节孔102位于压线腔101上方),极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接线的调节安装,因此本实施例中将所述输出端口10b设置在处于所述断路器组1后侧的靠下方位置,并且其调节孔102位于压线腔101的下方而形成倒装式结构,以便工作人员从设备的后方进行接线的调节安装。

同时,为了避免接线盒51内的分线500在接线盒51内腔因震荡等恶劣环境而彼此触碰并形成短接,结合图10可知,所述每一个断路器单元10的输入端口10a之间具有高位隔板120。

另外,由于一般设备(诸如电焊机)的壳体都是金属制的导电材质,为防止输出端口10b处的导线与壳体接触,本实施例还在所述输出端口10b外侧设置有防护罩6,所述防护罩6具有横向护板60以及从横向护板60的横向两侧边沿位置、呈大致垂直于所述横向护板60延伸的弹性壁61,该弹性壁61上、相对应的两个内侧面上具有向内侧方向延伸的楔形卡接部610,所述断路器组1的两侧、与所述楔形卡接部6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卡槽140,所述楔形卡接部610与所述卡槽140形成卡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依据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