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5272发布日期:2019-02-15 20:0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领域中,在多个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通常会利用电连接器这类辅助设备将需要通信的多个设备进行连接,以实现多个设备的数据交互。当前,电连接器可以作为一种传输高速信号的连接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高速传输领域,能够影响整个数据通信系统中信号传输的整体质量。在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中的屏蔽壳体组件需要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连接,而在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与屏蔽壳体组件连接时,磁场回流路径长,对壳体内部的金属端子组件容易造成电磁干扰,进而影响了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组件及用于容置所述金属端子组件的屏蔽壳体组件,所述屏蔽壳体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所述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及第二弹性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分别用于与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的一面接触,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用于接收所述屏蔽壳体组件及所述金属端子组件上的干扰信号并进行接地屏蔽。

可选地,上述金属端子组件还包括第三弹性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分别用于对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的两面进行弹性接触。

可选地,上述第三弹性连接件包括连接本体及弹性接触片,所述连接本体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端子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接触片连接,所述弹性接触片用于与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接触。

可选地,上述第三弹性连接件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三弹性连接件的表面的触点结构,其中,所述触点结构用于与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接触。

可选地,上述屏蔽壳体组件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相配合的槽孔。

可选地,上述第一弹性连接件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件的表面的触点结构,其中,所述触点结构用于与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接触。

可选地,上述第二弹性连接件设置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的表面的触点结构,其中,所述触点结构用于与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接触。

可选地,上述屏蔽壳体组件包括由塑料形成的壳本体及由金属形成的盖体,所述盖体设置与所述壳本体上。

可选地,上述第一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连接件均位于所述盖体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及上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设备本体的接口与所述电连接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组件及用于容置金属端子组件的屏蔽壳体组件。屏蔽壳体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及第二弹性连接件,其中,第一弹性连接件与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弹性接触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的同一面,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用于通过弹性连接组件接收屏蔽壳体组件上的干扰信号并进行接地屏蔽。本方案提供的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第二弹性连接件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的同时进行弹性接触,增加了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与屏蔽壳体组件的接触点,也就是增加了屏蔽壳体组件与金属地走线之间的接触点,从而缩短磁场回流路径,降低因屏蔽壳体组件导致的信号串扰,进而有助于提高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质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中金属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电连接器;110-屏蔽壳体组件;111-壳本体;112-盖体;113-槽孔;120-弹性连接组件;122-第一弹性连接件;123-第二弹性连接件;130-金属端子组件;131-信号走线;132-连接孔;133-第三弹性连接件;1331-连接本体;1332-弹性接触片;140-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研究探索发现:在现有技术中,在相邻平面层(如屏蔽壳体组件与金属端子组件)感应出的电流就会寻找最近的电容回到地(“最近的电容”可理解为回流路径,“地”可理解为电势为0的物体或导电体)。如果这个“最近的电容”离始端或终端较远,电流回流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回流通路,从而容易对金属端子组件造成信号串扰,进而影响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质量。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用新型人经过长期研究探索,提出以下实施例以解决上述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100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100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100中金属端子组件130的结构示意图。图1可理解为电连接器100的轴侧视图,图2可理解为电连接器100的侧视图,图3可理解为电连接器100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的正视图,图4可理解为电连接器100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的轴侧图,图5可理解为金属端子组件130的正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100,电连接器100可以为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可以实现两个设备或多个设备的数据交互。高速差分信号连接器具有功耗低、误码率低和传输速率高等特点,适合作为高速传输领域中的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可以包括屏蔽壳体组件110及金属端子组件130。其中,屏蔽壳体组件110用于容置金属端子组件130,屏蔽壳体组件110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120,弹性连接组件120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122及第二弹性连接件123。第一弹性连接件122与第二弹性连接件123,相对设置在屏蔽壳体组件110上,形成正反式搭接,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的同一面接触,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用于通过弹性连接组件120接收屏蔽壳体组件110上的干扰信号并进行接地屏蔽。另外,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还可以与金属端子组件130接触,用于通过弹性连接组件120接收金属端子组件130上的干扰信号并进行接地屏蔽。其中,弹性连接组件1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的同一面进行弹性接触,使得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与屏蔽壳体组件110形成正反式搭接。其中,正反式搭接增加了屏蔽壳体组件110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之间的接触点。因为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用于接地,所以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可以作为地屏蔽。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屏蔽壳体组件110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之间的接触点,也就是增加了屏蔽壳体组件110与金属地走线之间的接触点,使得屏蔽壳体组件110上的干扰信号(或电荷量、静电等)可以从多个接触点接地,从而缩短磁场回流路径,避免因屏蔽壳体组件110蓄存的干扰信号、电荷量通过长路径回流而导致金属端子组件130出现信号串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可以均为弹性片,且具有导电功能。例如,弹性片可以为金属弹片,或为电镀有金属层的弹片。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可以为直条片状的导电结构,两个弹性片可以分别对导电结构的同一面的两端进行弹性接触,实现多触点的电连接。其中,直条片状的导电结构便于用户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进行插拔。

可理解地,因为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用于将屏蔽壳体组件110上的干扰信号传输至地面,以进行信号屏蔽。为避免弹性连接件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出现接触不到的情况,要求弹性连接件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有足够的正压力,但也需避免正压力过大造成无法将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顺利拔出的情况出现,因此弹性连接件需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施加在预设范围内的正压力,方便用户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进行插拔操作,其预设范围的压力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金属端子组件130可以包括第三弹性连接件133。第三弹性连接件133、第一弹性连接件122(或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分别用于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的两面进行弹性接触。可理解地,设置的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可以使得金属端子组件130中的金属板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连接,能够将金属端子组件130中的干扰信号通过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引导出去,进而有助于提高对信号串扰的屏蔽效果,从而提高电连接器100信号传输的质量。

可选地,第一弹性连接件122设置有凸出于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的表面的触点结构,其中,触点结构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接触。

可选地,第二弹性连接件123设置有凸出于第二弹性连接件123的表面的触点结构,其中,触点结构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接触。

可理解地,触点结构为导电结构,可以是由导电的片状弹性连接件通过冲压弯折形成的圆弧形结构,该圆弧形结构的凸出部分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接触,基于该方式,有助于简化触点结构的制造工艺,降低制造难度,从而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触点结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形成的,例如,可以通过将凸块焊接在片状弹性连接件上,以作为触点结构。

可选地,第三弹性连接件133包括连接本体1331及弹性接触片1332。所述连接本体1331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端子组件130连接,所述连接本体1331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接触片1332连接,其中,弹性接触片1332可以作为上述的触点结构,用于与所述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接触。

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可以为屏蔽壳体组件110中的一部分,可以由屏蔽壳体组件110冲压形成。

第三弹性连接件133可以为金属端子组件130中金属板的一部分,可以由金属板冲压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壳体组件110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第二弹性连接件123相配合的槽孔113,槽孔113既是为冲制第一弹性连接件122和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形成的冲裁间隙,同时在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在插拔过程中,该槽孔113可以为弹性连接件提供弹性形变的空间,使得弹性连接组件120在插拔施力的过程中可以发生形变而顺利完成插拔操作。

若预将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第二弹性连接件123用于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140的同一面进行弹性接触。在对弹性连接件进行设计制造时,可以直接在屏蔽壳体组件110上开设槽孔113以形成相应的弹性连接件。例如,屏蔽壳体组件110上开设的槽孔113可以为H型槽(可参见图3中所示的槽孔113),H型槽的两开口部分对应的壳体可以分别作为第一弹性连接件122及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其中,H型槽可以为弹性连接件提供形变空间,使得弹性连接件具有弹性形变的功能。

请再次参照图5,金属端子组件130上设置有成对的信号走线131,成对信号走线131用于差分传输信号,一对信号走线131可以作为一个差分对。其信号走线1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所示的金属端子组件130为透过屏蔽壳体组件110上的插孔的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其金属端子组件130的完整结构可以参照图5所示的结构。

可理解地,差分传输是一种信号传输,区别于传统的一根信号走线131一根地线的方式。差分传输在这两根线上都传输信号,这两个信号的振幅相等,相位相差180°,极性相反。在这两根线上传输的信号就是差分信号。金属端子组件130在运行时,信号走线131容易受到外界电磁波或电磁场影响,从而影响金属端子组件130的信号传输,而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的屏蔽壳体组件110能够对金属端子组件130进行电磁屏蔽隔离,以降低信号串扰的影响。

请再次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屏蔽壳体组件110可以包括壳本体111及盖体112,其中,壳本体111可以由塑料制成,可以用于包裹金属端子组件130。盖体112可以由金属制成,盖体112设置于壳本体111上,能够对壳本体111内的金属端子组件130起到电磁屏蔽作用。其中,第一弹性连接件122、第二弹性连接件123可以均位于盖体112上。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端子组件130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孔132,盖体112设置有与至少一个连接孔132相匹配的连接件,盖体112通过连接件、至少一个连接孔132与金属端子组件130连接。

可理解地,连接件与连接孔132可以通过过盈配合实现盖体112与金属端子组件130的固定连接。例如,连接孔132可以为条形槽,连接件为与条形槽过盈连接的片状结构。该条形槽的宽度可以略小于连接件的厚度,条形槽的长度可以略大于连接件的宽度,连接件的自由端(自由端可以理解为连接件远离屏蔽壳体组件110的一端)可以为契形结构,该契形结构远离屏蔽壳体组件110的一端小于靠近屏蔽壳体组件110的一端。该契形结构的尺寸小于条形孔的尺寸,使得连接件可以通过契形结构插入连接孔132中。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及连接孔13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壳本体111可以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件,用于与金属端子组件130上的连接槽进行过盈连接。

当然,盖体112与壳本体111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盖体112与壳本体111可以设置卡勾与卡槽,通过卡勾与卡槽相卡合而实现盖体112与壳本体111的连接,这里对盖体112与壳本体111的连接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孔132的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只要连接孔132能与连接件过盈配合以使得屏蔽壳体组件110与金属端子组件130连接即可,这里对连接孔132的形状及尺寸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设备本体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连接器100。其中,设备本体可以包括与电连接器100相匹配的接口,该设备本体可以通过该接口与电连接器100连接。设备本体可以是,但不限于交换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上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等。

需要说明的时,电连接器100中各部件(比如,盖体112、壳本体111、金属端子组件130、屏蔽板、连接件等)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盖体112可以由能够实现防电磁干扰的材料组成。该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可以是铜、铁、钢、铝、铝合金或其他合金等屏蔽材料。当然,该盖体112也可以是在其结构的表面设置有金属镀层,从而达到防电磁干扰的功能,这里对形成盖体112的材料不作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该电连接器包括金属端子组件及用于容置金属端子组件的屏蔽壳体组件。屏蔽壳体组件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连接的弹性连接组件,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弹性连接件及第二弹性连接件,其中,第一弹性连接件与第二弹性连接件用于弹性接触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的同一面,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用于通过弹性连接组件接收屏蔽壳体组件上的干扰信号并进行接地屏蔽。本方案提供的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第一弹性连接件与第二弹性连接件对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的同一进行弹性接触,增加了互配连接器金属端子与屏蔽壳体组件的接触点,也就是增加了屏蔽壳体组件与金属地走线之间的接触点,从而缩短磁场回流路径,降低因屏蔽壳体组件导致的信号串扰,进而有助于提高电连接器信号传输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