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芯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655发布日期:2019-03-15 19:08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芯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具有很多类别。其中,应用于额定电压26/35kV及以下的特大型高层建筑等场所,例如: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配电系统、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大型娱乐场所、石油化工场所、隧道、机场、邮电通信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及重要地下工程中。这类电缆使用时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于电缆结构中的护套和绝缘部分一般由塑料及橡胶材料制成,所以在电缆密集敷设的场所,极易引起火灾。传统上使用的阻燃电缆仅能使燃烧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且电缆燃烧时电路被切断。事实上,在重要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通道照明、防火报警装置、自动消防设施以及其他应急设备都要求电路保持导通。因此,在这些场所有必要应用耐火电缆。目前绝大部分耐火电缆产品电压等级集中在1kV及以下,一些特大型高层建筑和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配电系统电压等级往往偏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三芯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在燃烧情况下保持一定运行时间。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芯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包括:

三股导体;

包覆每股所述导体的导体屏蔽层;

包覆每个所述导体屏蔽层的交联聚乙烯绝缘层;

包覆每个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绝缘屏蔽层;

包覆每个所述绝缘屏蔽层的铜带屏蔽层;

包覆每个所述铜带屏蔽层的分相耐火隔离层;

包住三个所述分相耐火隔离层的包带;

填充在所述包带和所述分相耐火隔离层之间的成缆填充绳;

包覆所述包带的隔离套;

包覆所述隔离套的第一降温层;

包覆所述第一降温层的挤包耐火隔离层;

包覆所述挤包耐火隔离层的第二降温层;

包覆所述第二降温层的铠装挡火层;以及

包覆所述铠装挡火层的外护套。

优选的,所述分相耐火隔离层采用0.2mm陶瓷化耐火复合带;

所述成缆填充绳采用陶瓷化防火耐火填充绳。

优选的,所述隔离套和挤包耐火隔离层都采用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料。

优选的,所述第一降温层和第二降温层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带。

优选的,所述铠装挡火层采用双层镀锌钢带;

所述外护套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材料不含卤素,燃烧产物的腐蚀性较低;电缆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少,透光率较高;电缆材料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毒性较低,在750-800℃火焰燃烧情况下,电缆能保持90min的运行时间,且保证线路的完整,持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芯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三芯中压耐火电力电缆,包括:三股导体1、导体屏蔽层2、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绝缘屏蔽层4、成缆填充绳5、铜带屏蔽层6、分相耐火隔离层7、包带8、隔离套9、第一降温层10、挤包耐火隔离层11、第二降温层12、铠装挡火层13和外护套14。

导体屏蔽层2包覆每股导体1。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包覆每个导体屏蔽层2。绝缘屏蔽层4包覆每个交联聚乙烯绝缘层3。铜带屏蔽层6包覆每个绝缘屏蔽层4。分相耐火隔离层7包覆每个铜带屏蔽层6。包带8包住三个分相耐火隔离层7。成缆填充绳5填充在包带8和分相耐火隔离层7之间。隔离套9包覆包带8。第一降温层10包覆隔离套9。挤包耐火隔离层11包覆第一降温层10。第二降温层12包覆挤包耐火隔离层11。铠装挡火层13包覆第二降温层12。外护套14包覆铠装挡火层13。

中压耐火电力电缆的结构是由其在额定电压下运行的电气参数所决定的,绝缘线芯由导体、导体屏蔽、绝缘和绝缘屏蔽等组成。中压耐火电力电缆,不能采用在导体上绕包耐火云母带的传统方法制造,否则导体与绝缘层之间易形成气隙,导体表面电场也会集中,造成电缆在运行时击穿,而且也达不到耐火效果。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中压电缆电性能及耐火效果,采用分相耐火隔离层7和挤包耐火隔离层11相结合的办法来达到耐火的目的。其中,分相耐火隔离层7采用0.2mm陶瓷化耐火复合带,在火灾环境下(650℃~3000℃),能迅速被烧成陶瓷状坚硬的完整壳体,该陶瓷壳体在高温下不熔融、不收缩、不滴落,并具有优异的隔火效果。

成缆填充绳5采用陶瓷化防火耐火填充绳。在600℃~3000℃高温或火焰等特殊条件下能够迅速形成坚硬的陶瓷状壳体,可有效将绝缘线芯隔离开,防止线芯接触短路。

隔离套9和挤包耐火隔离层11都采用陶瓷化低烟无卤聚烯烃耐火料。在火焰灼烧或高温条件下可生成坚硬的陶瓷状硬壳,可抗水喷淋和机械震动,且具有非常好的隔热隔火效果,可以保证火灾情况下电力和信息控制的畅通,为人员逃生和消防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

第一降温层10和第二降温层12采用无碱玻璃纤维带。在电缆遭遇火焰时,无碱玻璃纤维带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并析出结晶水,金属氧化物分解后形成网状结构,对烟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析出的结晶水不但对烟粒起到明显的沉降作用,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对耐火层起到充分降温的作用。此外,在火焰燃烧过程中,降温层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炭化层,这种炭化层阻碍空气的供给和可燃性气体的流动,可较好的保护绝缘层。

铠装挡火层13采用双层镀锌钢带;金属带能起到很好的挡火作用,隔绝火焰向内的辐射,以降低火焰对电缆内部的危害。

外护套14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含有较高的填充料及无卤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发烟量低且不会产生有害气体,避免了对人员的二次危害。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