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自固定盘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5490发布日期:2019-04-24 00:0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自固定盘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激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自固定盘绕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中,需要将长达几米乃至几十米的光纤固定在热沉上,其固定结构决定了激光器的散热性能以及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

现阶段,对光纤的固定主要采用平面盘绕或圆柱缠绕的结构,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采用现有光纤盘绕的结构,特别是圆柱缠绕结构,光纤自身的应力使光纤背离热沉,造成光纤与热沉表面没有紧密贴合,影响了热沉对光纤的散热性能;其次,现有光纤盘绕结构只能对光纤进行一个方向的弯曲,导致正交的高阶模式对光纤的弯曲损耗并不均匀,从而造成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光纤自固定盘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纤自固定盘绕装置,包括第一盘绕件、连接件和第二盘绕件,所述第一盘绕件、第二盘绕件的一表面均设有若干圈同心且呈半圆形的光纤刻槽,所述连接件设有弧面,所述第一盘绕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盘绕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盘绕件与第二盘绕件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盘绕件、第二盘绕件与所述弧面相连接的表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圈同心且呈半圆形的光纤刻槽。

其中,所述第一盘绕件的光纤刻槽的底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弧面的一端相切,所述第二盘绕件的光纤刻槽的底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弧面的另一端相切。

其中,所述弧面上设有缓冲爬升槽。

其中,所述第一盘绕件、第二盘绕件内均设有用于散热的循环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使光纤克服自身的应力,使光纤应力指向热沉,从而使光纤紧贴热沉表面,提高热沉的散热性能,同时,利用连接件的弧面使光纤弯曲过度到第一盘绕件或第二盘绕件,实现均匀去除光纤的高阶模的效果,提高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

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过程中,发现盘绕在第一盘绕件、连接件、第二盘绕件上的光纤不会脱离水平面的第二盘绕件及竖直面的第一盘绕件,实现光纤的自固定,而无需额外用点胶方式使光纤固定,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盘绕件;2-连接件;21-弧面;3-第二盘绕件;4-光纤刻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自固定盘绕装置,包括第一盘绕件1、连接件2和第二盘绕件3,所述连接件2设有弧面21,所述第一盘绕件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件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盘绕件3的一端连接,所述弧面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盘绕件1的光纤刻槽4连接,所述弧面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盘绕件3的光纤刻槽4连接,所述第一盘绕件1与第二盘绕件3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盘绕件1、第二盘绕件3与所述弧面21相连接的表面上均分别设置有若干圈同心且呈半圆形的光纤刻槽4,且所有所述光纤刻槽4的开口端均与弧面21连接。

具体地,在一个盘绕结构的表面进行刻蚀若干圈同心且呈圆形的光纤刻槽4,然后将该盘绕结构进行中心对称切割开,形成第一盘绕件1和第二盘绕件3;然后将连接件2的一面制作成弧面21,第一盘绕件1位于竖直面上,第二盘绕件3位于水平面上,用连接件2的一端与第一盘绕件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起,用连接件2的另一端与第二盘绕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且该弧面21的一端与第一盘绕件1的光纤刻槽4相切设置,该弧面21的另一端与第二盘绕件3的光纤刻槽4相切设置,然后将光纤重复盘绕在第一盘绕件1、第二盘绕件3上的光纤刻槽4内以及连接件2的弧面21上。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盘绕光纤,使光纤应力指向热沉,从而使光纤紧贴热沉表面,提高热沉的散热性能,同时,利用连接件2的弧面21使光纤弯曲过度到第一盘绕件1或第二盘绕件3,实现均匀去除光纤的高阶模的效果,提高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

如图1至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绕件上1的光纤刻槽4的底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弧面21的一端相切,所述第二盘绕件3上的光纤刻槽4的底面所在平面与所述弧面21的另一端相切;具体地,所述弧面21两端分别与光纤刻槽4的开口端处相切,使光纤从弧面21过渡到第一盘绕件1或第二盘绕件3时,光纤可以舒适地过渡到第一盘绕件1或第二盘绕件3的光纤刻槽4内,而不会出现光纤扭曲的现象,使连接件2与第一盘绕件1或第二盘绕件3交界处的光纤的应力指向热沉,提高热沉的散热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弧面21上设有缓冲爬升槽(图中并未显示);具体地,在连接件2的弧面21与光纤刻槽的两端交接位置均分别加工一段缓冲爬升槽,这样,光纤能很自然地完成在第一盘绕件1、第二盘绕件3之间的转换,避免光纤出现扭曲。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盘绕件1、第二盘绕件3内均设有用于散热的循环水道(图中并为显示);具体地,光纤盘绕在第一盘绕件1、第二盘绕件3上并指向热沉,光纤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设置循环水道,利于进一步加速光纤的散热。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是:首先光纤沿着第一盘绕件1上的光纤刻槽4内盘绕半圈,然后光纤进入连接件2的弧面21并紧贴该弧面21,通过该弧面21后,光纤进入第二盘绕件3上相对应的光纤刻槽4内,并在该光纤刻槽4内盘绕半圈,然后光纤再进入连接件2的弧面21并紧贴该弧面21,通过该弧面21后,光纤再次进入第一盘绕件1上的相对应的光纤刻槽4内,完成光纤一圈的盘绕;重复步骤一的动作,直至光纤盘绕完成。

当然本实施例光纤还可先沿第二盘绕件3上的光纤刻槽4内盘绕半圈,其盘绕步骤与从第一盘绕件1上盘绕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使光纤克服自身的应力,使光纤应力指向热沉,从而使光纤紧贴热沉表面,提高热沉的散热性能,同时,利用连接件2的弧面21使光纤弯曲过度到第一盘绕件1或第二盘绕件3,实现均匀去除光纤的高阶模的效果,提高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

在应用本实施例的结构,发现盘绕在第一盘绕件1、连接件2、第二盘绕件3上的光纤不会脱离水平面的第二盘绕件3及竖直面的第一盘绕件1,实现光纤的自固定,而无需额外用点胶方式使光纤固定,节约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