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66662发布日期:2019-05-15 22:4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键盘磁力按键,特别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敲击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键盘分为机械键盘、薄膜键盘、导电硅胶键盘、电容键盘,其中以机械键盘节奏感强,长期使用手感不会改变深受游戏玩家喜爱。

目前,机械键盘段落感和压力主要靠采用不同轴来改变段落感,如市面上常用的黑、红、青、茶四种轴。黑轴段落感最强;红轴基本上没有段落感;青轴段落感比较小,但层次明显,带有明显的节奏声音;茶轴段落感与青轴差不多,只是层次感不强。如果想感受不同的手感,用户必须购买不同颜色轴的机械键盘。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喜好很容易购买不适合自己的机械键盘,从而造成用户重复购买,浪费成本。同样也不能按照自己喜好定义机械轴的段落感和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电磁感应装置,通过对线圈电流控制改变磁铁撞击力度,从而改变机械轴的段落感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电磁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轴本体,复位弹簧和第三磁性元件,所述中轴本体上设有将中轴本体区分为两段的挡片,在中轴本体的上段顶端设有第一磁性元件,中轴本体的上段下端设有可在第一磁性元件和挡板之间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中轴本体的下段套设有复位弹簧和第三磁性元件,所述中轴本体可带动第一磁性元件上下运动,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的通电线圈。通电线圈未通电后或反向通电,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或第二磁性元件与第三磁性元件产生斥力,使第二磁性元件保持在中轴本体的上部;所述通电线圈正向通电后,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磁力并大于第一磁性元件与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第二磁性元件延中轴本体向底部运动并撞击设在中轴本体上的挡板,产生下压段落感;调节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软磁材料,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软磁材料,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

上述说明中,更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相吸的磁力,调节所述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调节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的磁力可以在比较强的段落感后更有层次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为中轴本体,2为挡片,3为第一磁性元件,4为第二磁性元件,5为第三磁性元件,6为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参照图1~图2。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电磁感应装置,包括中轴本体1,所述中轴本体1上设有将中轴本体1区分为两段的挡片2,在中轴本体1的上段顶端设有第一磁性元件3,中轴本体1的上段下端设有可在第一磁性元件3和挡板2之间上下运动的第二磁性元件4,所述中轴本体1的下段套设有复位弹簧6和第三磁性元件5,所述中轴本体1可带动第一磁性元件3上下运动,所述第三磁性元件5为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的通电线圈,第一磁性元件3为软磁材料,所述第二磁性元件4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5为通电线圈。通电线圈未通电后或反向通电,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产生吸力或第二磁性元件4与第三磁性元件5产生斥力,使第二磁性元件4保持在中轴本体1的上部;所述通电线圈正向通电后,第二磁性元件4和第三磁性元件5之间产生吸力并大于第一磁性元件3与第二磁性元件4之间的吸力,第二磁性元件4延中轴本体1向底部运动并撞击设在中轴本体1上的挡板2,产生下压段落感;调节线圈的正向和反向通电电流大小能够调节第二磁性元件和第三磁性元件之间的磁力大小,从而改变段落感强度和下压力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感应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第一磁性元件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通电线圈。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感应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第一磁性元件为软磁材料,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的一种电磁感应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在于:第一磁性元件为线圈,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为磁铁,所述第三磁性元件为电磁铁。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