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机台槽内载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582发布日期:2019-04-20 0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湿式机台槽内载具,包括载具架(1)、机台槽(2)、气体通入装置传动机构(3)、密封舱(4)、气体输入管道(5)、气体干燥装置(6)、吸气机(7)、气体过滤装置(8)、载具座(9)、气体通入装置(10)以及铁氟龙顶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座(9)设于机台槽(2)内,所述密封舱(4)设于载具座(9)上,所述气体通入装置传动机构(3)设于密封舱(4)内,所述载具架(1)设于载具座(9)上端,所述铁氟龙顶杆(11)固定于载具座(9)上,所述气体通入装置(10)设于载具座(9)上且位于铁氟龙顶杆(11)下侧,所述气体输入管道(5)一端连接气体通入装置(10),另一端连接吸气机(7),所述气体过滤装置(8)与气体干燥装置(6)在吸气机(7)与气体通入装置(10)之间的气体输入管道(5)依次安装;

所述载具架(1)为上大下小的支架,所述载具架(1)侧壁下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恰好与铁氟龙顶杆(11)相配合,所述载具架(1)侧壁涂有铁氟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机台槽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入装置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转动轴(31)、第一传动皮带轮(32)、传动皮带(33)、第二转动轴(34)、第二传动皮带轮(35)、传动电机(36)以及传动电机固定架(37),所述第一转动轴(31)安装于机台槽(2)侧壁的轴承上,所述第一转动轴(31)一端连接气体通入装置(10),另一端连接第一传动皮带轮(32),所述传动电机(36)通过传动电机固定架(37)安装于密封舱(4)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转动轴(34)一端连接传动电机(36)输出轴承,另一端连接第二传动皮带轮(35),所述第一传动皮带轮(32)与第二传动皮带轮(35)通过传动皮带(3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机台槽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干燥装置(6)包括空气干燥剂(61)、干燥装置外壳(62)以及干燥过滤网(63),所述空气干燥剂(61)与干燥过滤网(63)设于干燥装置外壳(62)内,所述空气干燥剂(61)外侧包裹有干燥过滤网(63),所述干燥过滤网(63)固定于干燥装置外壳(62)内侧壁上,所述干燥装置外壳(62)两端连接有气体输入管道(5);

所述干燥装置外壳(62)两端连接气体输入管道(5)处的内侧壁设有螺纹,所述气体输入管道(5)与干燥装置外壳(62)两端连接处的外侧壁设有螺纹,两者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机台槽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过滤装置(8)包括过滤上盖(81)、过滤外壳(82)、过滤网(83)以及滤芯(84),所述过滤上盖(81)上端安装有气体输入管道(5),所述过滤外壳(82)下端侧面设有气体输入管道(5),所述过滤网(83)以及滤芯(84)设于过滤外壳(82)内侧,所述过滤上盖(81)设于过滤外壳(82)上端面,所述滤芯(84)包裹于过滤网(83)内部;

所述过滤上盖(81)与过滤外壳(82)通过螺纹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式机台槽内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入装置(10)包括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外壳气体入口(102)、通入装置电机密封舱(103)、通入装置电机固定架(104)、气体输入底座(105)、底座气体输出口(106)、通入装置电机(107)、第一通入装置皮带轮(108)、第一通入装置转动轴(109)、通入装置皮带(1010)、第二通入装置转动轴(1011)、第二通入装置皮带轮(1012)、通入装置皮带传动密封舱(1013)、气体通入装置体积改变器(1014)、气体输出喷口(1015)以及气体通入装置外壳出气通道(1016),所述气体通入装置外壳出气通道设于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外侧,所述气体通入装置体积改变器(1014)通过改变器转动轴设于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内侧,所述气体输出喷口(1015)设于气体通入装置外壳出气通道上,所述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下端安装有气体输入底座(105),所述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下端设有外壳气体入口(102),所述气体输入底座(105)上端设有底座气体输出口(106),所述气体输入底座(105)下端连接气体输入管道(5),所述底座气体输出口(106)与外壳气体入口(102)相配合,所述通入装置电机(107)通过通入装置电机固定架(104)固定于通入装置电机密封舱(103)内,所述通入装置电机密封舱(103)固定于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上,所述第一通入装置皮带轮(108)安装于第一通入装置转动轴(109)上,所述第二通入装置皮带轮(1012)安装于第二通入装置转动轴(1011),所述第一通入装置皮带轮(108)与第二通入装置皮带轮(1012)通过通入装置皮带(1010)连接,所述第一通入装置转动轴(109)与装置电机(107)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通入装置转动轴(1011)与改变器转动轴连接,所述通入装置皮带传动密封舱(1013)设于第一通入装置皮带轮(108)、第二通入装置皮带轮(1012)以及通入装置皮带(1010)外侧且与通入装置电机密封舱(103)连接;

所述气体通入装置体积改变器(1014)为一个空心半圆柱壳体,圆柱中心位置设有改变器转动轴,通过改变器转动轴转动带动空心半圆柱体转动,从而改变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的内部空间,即改变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内部可用体积;

所述气体通入装置外壳出气通道(1016)在气体输出喷口(1015)位置为一个小平面,所述小平面上设有四排喷口,且所有气体输出喷口(1015)呈斜向排列;

所述气体通入装置外壳(101)两端固定有外壳轴,所述改变器转动轴通过轴承设于外壳轴内部,所述外壳轴与第一转动轴(31)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