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于成缆机上的张紧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1014发布日期:2019-06-11 22:52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于成缆机上的张紧力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加工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设于成缆机上的张紧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成缆机是一种用于各种截面的多芯橡套电缆、塑力电缆、交联电缆、电话电缆、控制电缆的成缆、装铠用的电线电缆设备;根据转速的不同,成缆机一般可以分为笼式成缆机和高速笼式成缆机两种。其中高速笼式成缆机是用于铜芯铝绞线、裸铝线的绞合,同时还可以用于塑力电缆、橡套电缆等产品的成缆。

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2426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高效成缆机,包括成缆机主体,成缆机主体上设置有成缆机电机,成缆机电机上连接有一级转轮,一级转轮上设置有行星架,行星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带固定孔的公转固定盘以及绞线法兰,在一级转轮外侧还设置有转轮制动器,在行星架上还设置有连接固定器,在绞线法兰后还设置有收线装置;收线装置的数量为两套,收线装置由收线主机与收线副机组成,在收线主机与收线副机的下端还设置有收线导轨。

但是现在成缆机中调节张紧力的装置调节完张紧力后就固定不动了,成缆机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返松的现象,导致缆线张紧力不够,则会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于成缆机上的张紧力调节装置,其通过弹簧连接张紧筒和圆筒,在丝线返送时,弹簧会拉动张紧筒向远离圆还圆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丝线重新张紧,提高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于成缆机上的张紧力调节装置,包括设于成缆机和模嘴之间的张紧组件,张紧组件包括支架以及设于支架上端的圆环;

圆环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筒,且套筒围绕着圆环的圆心均匀分布,套筒内插接有圆筒,圆筒穿过套筒且两端均凸出套筒,圆筒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调节螺母能够贴合在套筒的两端;

套筒靠近圆环圆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套筒的一端设有张紧筒,且张紧筒的长度方向和圆环的轴线方向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线从成缆机出来后,穿过张紧筒进入模嘴中,拧动调节螺母,即可调节张紧筒和圆环圆心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张紧筒能够调节丝线的张紧力,成缆机工作的过程中,丝线会发生返送的现象,当丝线返送时,弹簧拉动张紧筒向远离圆环圆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丝线重新冲进绷直,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远离圆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板,张紧筒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能够和横板贴合在一起;

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螺杆,螺杆穿过横板且凸出横板远离固定板的表面,螺杆凸出横板的部分上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能够贴合在横板的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张紧筒不能够拆卸更换,则张紧组件只能够适用丝线直径尺寸波动不大的丝线,不适用一些直径尺寸很大的丝线,而张紧筒可以更换,可以更换内径尺寸更大的张紧筒,进而使张紧组件的适用范围更加宽广;且张紧筒上的固定板和弹簧上的横板通过固定螺母以及螺杆配合固定在一起,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弹簧套在导向杆上,且导向杆远离横板的一端穿过圆筒凸出圆筒的端部,导向杆能够在圆筒内沿着圆筒的轴线方向运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刚性较差,故通过弹簧和圆筒连接的张紧筒容易发生偏移,影响张紧力的效果;导向杆固定连接在横板上,横板和张紧筒上的固定板栓接在一起,且导向杆插接在圆筒内,故导向杆能够对张紧筒进行限定,使张紧筒只能够沿着圆筒的轴线方向运动,从而防止张紧筒发生偏移,防止对张紧筒的张紧效果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张紧筒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比较光滑的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张紧筒通过改变丝线的运动轨迹达到调节张紧力的目的,故丝线和张紧筒的内壁会有较大的摩擦力,且张紧筒的材质比较硬,所以丝线在张紧筒内运动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丝线的损坏,光滑的胶垫能够减少张紧筒内壁和丝线之间的摩擦力,且胶垫本身较软,故能够防止张紧筒的内壁对丝线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垫的两端边缘处均开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胶垫的材质虽然比较软,但是胶垫的边缘和丝线为线接触,容易造成丝线的损伤,胶垫边缘处的圆角能够使丝线和胶垫的边缘的接触由线接触变成面接触,进而能够防止胶垫的边缘对丝线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槽,矩形槽内插接有伸缩板,且伸缩板能够在矩形槽内上下移动,伸缩板的上端和圆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缩板能够在支撑板上的矩形槽内上下滑动,使圆环的高度可以调节,则在使用张紧组件时,可以调节圆环的高度,使多跟丝线均处于圆环内圈中,方便穿过张紧筒,且能够达到最佳的调节张紧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伸缩板上开设有圆孔,且圆孔的直径和通孔直径相同;

通孔内插接有定位销,且定位销同时也穿过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完伸缩杆的高度后,需要对伸缩杆进行固定,定位销穿过通孔以及圆孔,使伸缩板固定在矩形槽内,固定的方式简单快捷,方便操作,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且能够保证固定的稳定性,不会发生伸缩板自动下降的问题,且制作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张紧组件时,张紧组件被运送过来后放置在地面上,但是底座放置在地面上后,位置不一定准确,则需要移动底座一定的距离,才能够时张紧组件更好的工作,但是底座高度较小,且放置在地面上,不方便移动,故设有把手,方便通过把手对底座施力,使底座发生移动,提高工作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张紧组件包括支架和圆环,圆环内设于张紧筒,且张紧筒和圆环内壁的距离可调,丝线经过张紧筒,调节张紧筒即可达到调节张紧力的目的;

2.圆环的圆周面上均匀的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筒,套筒内插接有圆筒,圆筒靠近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圆筒的一端和张紧筒连接,在丝线返送时,弹簧能够拉动张紧筒向远离圆环圆心的方向运动,使丝线重新张紧,提高生产出来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应用状态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图2中部放大图。

图中:1、成缆机;2、模嘴;3、张紧组件;31、支架;32、圆环;33、底座;34、支撑板;341、通孔;35、矩形槽;36、伸缩板;361、圆孔;37、定位销;38、把手;4、套筒;41、圆筒;42、弹簧;43、调节螺母;44、横板;45、导向杆;5、张紧筒;51、固定板;52、螺杆;53、固定螺母;54、胶垫;55、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设于成缆机上的张紧力调节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设于成缆机1和模嘴2之间的张紧组件3;张紧组件3包括支架31以及设于支架31上端的圆环32;圆环32的圆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筒4,且套筒4围绕着圆环32的圆心均匀分布,套筒4内插接有圆筒41,圆筒41靠近圆环32圆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42,弹簧42远离圆筒41的一端设有张紧筒5,张紧筒5的轴线方向和圆环32的轴线方向相同;成缆机1上出来的丝线经过张紧筒5再进入模嘴2中,调节张紧筒5和圆环32侧壁的距离就能够达到调节张紧力的目的;当成缆机1工作过程中,如果丝线发生返送,则弹簧42会自动拉动张紧筒5向远离圆环32圆心的方向运动,从而使丝线再次张紧,不需要去停机进行调节张紧力,方便快捷。

如图2所示,圆筒41的两端凸出套筒4的两端,且圆筒41凸出的部分上均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43,且调节螺母43能够贴合在套筒4的端部上,在调节张紧筒5时,只需要转动调节螺母43就可以调节圆筒41在套筒4内的位置,从而使通过弹簧42和圆筒41连接的张紧筒5位置发生变化,达到调节张紧力的目的。

如图2所示,弹簧42远离圆筒41的端部上固定连接有横板44,张紧筒5的圆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1,固定板51上固定连接有螺杆52,螺杆52上端穿过横板44且凸出横板44的表面,螺杆52凸出横板44表面的部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3,且固定螺母53贴合在横板44的表面上,从而使横板44和固定板51贴合在一起;使张紧筒5可以拆卸更换,从而使张紧组件3能够适用直径尺寸更大的丝线。

如图2所示,横板44远离固定板5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45,弹簧42套在导向杆45的;导向杆45远离横板44的一端穿过圆筒41且凸出圆筒41远离圆环32圆心的一端;弹簧42拉动张紧筒5运动时,因为弹簧42的刚性较差,所以张紧筒5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偏移,导向杆45能够对张紧筒5的运动进行限定,防止张紧筒5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提高张紧筒5调节张紧力的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张紧筒5内固定连接有一层表面比较光滑的胶垫54,且胶垫54的两端均开设有圆角55,丝线从张紧筒5内通过,因为张紧筒5会调节丝线的张紧力,故丝线会和张紧筒5的内壁有较大的摩擦力,且张紧筒5本身的材质比较硬,故容易对丝线造成损坏,表面光滑的胶垫54能够减少丝线和张紧筒5内壁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丝线的磨损;虽然胶垫54比较软,但是丝线和胶垫54的边缘发生摩擦还是会对丝线造成磨损,圆角55能够进一步防止丝线产生磨损。

如图2所示,支架31包括设于地面上的底座33以及固定连接在底座33上表面的两个支撑板34,支撑板34的上端开设有矩形槽35,矩形槽35内插接有伸缩板36,且伸缩板36能够在矩形槽35内上下运动,伸缩板36的上端和圆环32固定连接;支撑板3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341,伸缩板36上开设有圆孔361,且通孔341内插接有定位销37,当圆孔361和通孔341重合时,定位销37伸入通孔341内且穿过圆孔361,使伸缩板36固定在矩形槽35内;使伸缩板36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底座33的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把手38,通过把手38方便对底座33施力移动底座,且伸缩板36的高度可调节,从而使圆环32的圆心能够和成缆机1的圆心重合,达到更好的调节张紧力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