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以及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0053发布日期:2019-05-11 00:03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极耳以及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耳以及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的极耳用于连接电池电极与外部电路,现有的极耳多为上下同宽设置,当电池外部发生短路或对电池充电电流过大的情况下,极耳会产生高温,如不及时断开会产生一定的危险。有部分极耳采用中部区域变薄的方式使极耳在电路电流过大的情况下产生熔断,从而保护电池。但该设计中极耳为一体设计,熔断后整个极耳作废,造成资源的浪费。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极耳和锂电池,其旨在提供能在短路时及时断开电路且便于更换的极耳。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极耳,用于电性连接电芯电极与外部电路,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熔断件、第一固定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电芯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所述外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将所述第一连接件电连接至所述熔断件,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到所述熔断件;所述熔断件的熔断电流均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熔断电流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熔断电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熔断件均为同一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熔断件的横向截面面积分别小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横向截面面积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横向截面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熔断件上侧,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熔断件上侧时所述第二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第三固定件和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插接配合,所述第三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侧时,所述第四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熔断件下侧,所述第三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熔断件下侧时所述第四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下侧,所述第三固定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截面形状为十字;所述第三固定件和所述第四固定件为与所述凸起结构相配合的凹槽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结构的槽壁沿所述凸起结构插入方向倾斜,所述槽壁在槽底连接处与所述凸起结构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位于所述熔断件同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形状、大小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熔断件为铝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锂电池,包括上述的极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通过设置熔断电流比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小的熔断件,使得极耳在短路时通过熔断熔断件的方式保护整个电池电路,提高电池及电路的安全。通过熔断件和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可拆卸连接设计使得熔断件在熔断后原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还能继续使用,更换新的熔断件即可,而无需将整个极耳废弃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正视图;图2是实施例提供的极耳左侧视图(部分剖切);图3是实施例提供的极耳结构拆解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第一连接件50第二固定组件20第二连接件51第三固定件30熔断件52第四固定件40第一固定组件41第一固定件42第二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极耳,用于电性连接电芯电极与外部电路,包括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熔断件30、第一固定组件40和第二固定组件50,第一连接件10用于与电芯电极电连接,第二连接件20用于与外部电路电连接,第一固定组件40将第一连接件10电连接至熔断件30,第二固定组件50用于将第二连接件20电连接到熔断件30;熔断件30的熔断电流均小于第一连接件10的熔断电流和第二连接件20的熔断电流。本实施例提供的极耳,通过设置熔断电流比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小的熔断件30,使得极耳在短路时通过熔断熔断件30的方式保护整个电池电路,提高电池及电路的安全。设置第一固定组件40和第二固定组件50,熔断件30和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的连接为可拆卸,使得熔断件30在熔断后原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还能继续使用,更换新的熔断件30即可,而无需将整个极耳废弃而造成资源的浪费。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熔断件30均为同一金属材料制成,可以为金属材料,也可以是导电塑料等其它材料。优选的,为铝材料。铝材料的采用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熔断件30的横向截面面积分别小于第一连接件10的横向截面面积和第二连接件20的横向截面面积。在本图示实施例中,熔断件30的横截面厚度与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相同,宽度比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小,以确保熔断件30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连接件10的横向截面面积和第二连接件20的横向截面面积。生产过程中,选择同厚不同宽的设计,使得第一连接件10、第二连接件20和熔断件30可以在同一个铝材上进行切割生产,提供工作的便利性,提高工作效率。请参照图2和3,第一固定组件40包括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插接配合,第一固定件41固定在第一连接件10下侧时,第二固定件42固定在熔断件30上侧,第一固定件41固定在熔断件30上侧时第二固定件42固定在第一连接件10下侧;第二固定组件50包括第三固定件51和第四固定件52,第三固定件51和第四固定件52插接配合,第三固定件51固定在第二连接件20上侧时,第四固定件52固定在熔断件30下侧,第三固定件51固定在熔断件30下侧时第四固定件52固定在第二连接件20上侧。图示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固定在第一连接件10下侧,第二固定件42固定在熔断件30上侧。第三固定件51固定在第二连接件20上侧,第四固定件52固定在熔断件30下侧。可以理解,第一固定件41和第二固定件42调换位置并不影响极耳的使用功能。结合后文,第二固定件42和第四固定件52为凹槽结构,设置在熔断件30上,有利于加工的便利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4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连接件10下侧,第三固定件51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连接件20上侧。可拆卸连接可降低零件的加工难度,便于批量生产。请一并参照图2和图3,第一固定件41和第三固定件51为凸起结构,凸起结构截面形状为十字;第三固定件51和第四固定件52为与凸起结构相配合的凹槽结构。十字形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卡合连接,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且连接紧固性好。进一步的,凹槽结构包括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横向凹槽和纵向凹槽延伸长度相同,槽深相同。等长等深的设计方便加工控制,提高生产效率。纵向凹槽上下延伸,横向凹槽垂直于纵向凹槽延伸方向。熔断件30为矩形,十字凹槽的延伸方向和熔断件30的长宽方向相同,便于生产定位,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凹槽结构的槽壁沿凸起结构插入方向倾斜,槽壁在槽底连接处与凸起结构过盈配合。该设计提高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连接紧固性。采用本设计的极耳,第一连接件10与熔断件30的连接以及第二连接件20与熔断件30的连接无需焊接等其它加固措施,通过凸起结构和凹槽结构的插接配合即可实现连接的紧固性,非经一定的外力不得解开。安装简单,方便实用。请参照图1,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位于熔断件30同一侧。图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均位于熔断件30的左侧,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右侧。同侧设置提高结构美观的同时,节约极耳结构占用垂向空间维度。请参照图1或图3,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尺寸一致。该设置使得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的生产只需要一套模具,节约生产成本。且同样尺寸尤其是同样横向截面面积的设置,使得电流穿过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时,第一连接件10和第二连接件20单位面积通过电流量相同,避免截面不同导致局部发热等状况,影响性能。请参照图3,第一固定件41位于第一连接件10下侧居中位置,第三固定件51位于第二连接件20上侧居中位置。第一固定件41位于第一连接件10下侧的设计,减少第一固定件41到第一连接件10下表面的距离,在满足结构连接要求的情况下,减少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居中设置,方便模具制作,同时,第一固定件41部到第一连接件10左右边侧的距离相同,受到的结构内应力对称分布,有利于提高整体结构强度。上述分析同样适用于第三固定件51的位置设置,不再赘述。请参照图3,第二固定件42和第四固定件52上下对称布置。大小尺寸一致,且位置也是上下对称的,对称设置使得安装过程无需区分熔断件30的上下部分,提高安装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锂电池,该锂电池包括极耳,该极耳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锂电池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