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蓄电池极板涂板压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4848发布日期:2019-06-05 22:34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铅蓄电池极板涂板压辊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蓄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铅蓄电池极板涂板压辊组件。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具有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性能稳定的特点,一直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作为二次电源中使用的主体之一,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

由于蓄电池行业技术不断更新,市场竞争激烈,销售价格不断下降,降低蓄电池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各个生产厂商追求的方向。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定量加酸、免称片等系列降本实验项目,不过实现这一系列项目的前提保证是保持极板的一致性,在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保证极板厚度的一致性,才能保证后续组装电池装配压力,电池吸酸量等数值的稳定。

现有阶段采用的是弹簧压辊控制极板厚度,随着涂板过程的逐渐使用,弹簧压辊组件的还原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容易造成不同批次极板厚度的差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提高极板厚度一致性的铅蓄电池极板涂板压辊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铅蓄电池极板涂板压辊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两端分别设有托块,所述托块设有与上压辊端部定位的滑块,所述的滑块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托块上,所述托块上设有对滑块行程顶部限位的压板,托块顶部设有调节压板竖直位置的定位件。这样,上压辊两端分别设有滑块,通过滑块在托块上滑动连接,保持压辊在水平状态并且实现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滑块上方设有压板,当滑块移动至顶部时对滑块产生向下作用力,从而与上压辊自重配合作用于极板表面,使极板不同位置受力均匀,保证不同批次极板之间厚度一致性。

作为优选,所述托块上设有竖直的滑槽,所述滑块的侧面设有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块凹槽。滑块沿着滑槽移动,滑块凹槽与滑槽内壁配合,在竖直方向对滑块进行导向,保证上压辊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压板的侧面设有与滑槽内壁滑动配合的压板凹槽。这样压板侧面的压板凹槽与滑槽内壁配合,压板沿滑槽滑动时不会与滑槽发生脱离,保证定位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件包括定位螺丝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竖直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和定位螺丝螺纹配合,所述定位螺丝的下端作用于压板。定位螺丝用于调节压板的竖直位置,即滑块行程的上止点位置,当滑块移动至行程顶部时,上压辊的自重加上压板来自定位螺丝的定位作用力,有利于提高对于极板的压紧力。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螺丝上设有将定位螺丝与固定板锁紧的螺帽。通过螺帽可将定位螺丝与固定板进一步紧固,提高定位螺丝的锁紧力。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螺丝位于固定板的中部,固定板在定位螺丝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托块连接的固定螺丝。通过固定螺丝将固定板与托块进行连接,当滑块或者压板出现磨损时可方便地进行拆卸。

作为优选,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作用于压板,弹簧的下端作用于滑块。通过弹簧作用于压板和滑块之间,使得上压辊上移时受到弹簧力作用,起到缓冲效果,同时弹簧力也能提供一部分作用力至极板。

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的外部设有弹簧套。弹簧套可起到防尘和保护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托块在滑块的水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和滑块的间距小于等于1mm。定位块在滑块的两侧,对滑块进行导向,使得滑块保持在竖直方向位移,保证上压辊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与压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极板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压辊自重压极板,保持上压辊是水平垂直活动,使极板不同位置受力均匀,解决了因弹簧压力随时间变化造成的压辊压力分布不均匀和不同批次之间的差异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托块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定位块1,滑块2,滑块凹槽2a,弹簧套3,压板4,压板凹槽4a,托块5,滑槽5a,螺帽6,定位螺丝7,固定板8,上压辊9,挡板10,下压辊11,弹簧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铅蓄电池极板涂板压辊组件,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压辊9和下压辊11,上压辊9和下压辊11的轴线位于同一个竖直面上,还包括两个挡板10,上压辊9和下压辊11位于两个挡板10之间,上压辊9两端分别设有托块5,托块5的下端与挡板10固定。

托块5竖直布置,托块5中部设有竖直的滑槽5a,滑槽5a的开口位于托块5的顶部,托块5设有与上压辊9端部定位的滑块2,滑块2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托块5上,滑块2的侧面设有与滑槽5a内壁滑动配合的滑块凹槽2a。托块5在滑块2的水平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1,定位块1和滑块2的间距小于等于1mm。

托块5上设有对滑块2行程顶部限位的压板4,滑块2与压块之间的距离小于极板的厚度。压板4的侧面设有与滑槽5a内壁滑动配合的压板凹槽4a。托块5顶部设有调节压板4竖直位置的定位件,定位件包括定位螺丝7和固定板8,固定板8上设有竖直贯穿的螺纹孔,螺纹孔和定位螺丝7螺纹配合,定位螺丝7的下端作用于压板4。定位螺丝7上设有将定位螺丝7与固定板8锁紧的螺帽6。定位螺丝7位于固定板8的中部,固定板8在定位螺丝7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托块5连接的固定螺丝。

此外,压板4和滑块2之间设有弹簧12,弹簧12的上端作用于压板4,弹簧12的下端作用于滑块2,压板4的下端面和滑块2的上端面分别设有弹簧槽以便于定位弹簧12。弹簧12的外部设有弹簧套3。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极板在两个挡板10之间输送,移动至上压辊9和下压辊11时,极板进入到上压辊9和下压辊11之间,上压辊9上移,两端的滑块2沿托块5的滑槽5a向上移动,通过上压辊9自重压极板,上压辊9保持水平状态,同时滑块2和压板4之间的弹簧12被压缩,滑块2上移直到受压板4限位作用而停止移动,压板4对滑块2产生向下作用力,与上压辊9自重配合作用于极板,使极板不同位置受力均匀,极板的厚度保持一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