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式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5767发布日期:2019-06-11 23:1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式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更换式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目前,现有的连接器中插接体与电缆一般为一体化设置,当出现接触不良时,需要将整个连接器换掉,这就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更换式连接器结构,可将插接体与电缆拆装,便于局部部件更换。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更换式连接器结构,包括插接体和电缆,所述插接体内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多个插接端子,各插接端子的尾部均设有卡接管,电缆的各线芯分别卡接于各卡接管内,插接体内设有包裹固定架的密封层,插接体的尾部设有套于电缆上的尾管,尾管与电缆之间设有尾部密封圈,尾部密封圈的两端口为喇叭口状,尾管内设有阶梯面,尾管尾部设有顶压件,尾部密封圈的两端面分别抵于阶梯面和顶压件上。

所述尾管与插接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尾管与插接体之间设有防水密封。

所述插接端子上设有轴肩,插接端子上设有锁紧环,固定架的一端面抵于轴肩上,另一端面抵于锁紧环上。

所述卡接管上设有压接位,通过钳压压接位卡紧电缆线芯。

所述插接体上设有旋转盖,旋转盖内设有内螺牙。

所述旋转盖内设有连接密封圈。

所述旋转盖的外壁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卡接管可方便与电缆线芯连接,快捷方便;设置的密封层可使得插接体内进行有效防水,设置的尾部密封圈在顶压件的顶压作用下涨紧于尾管与电缆之间,从而使得电缆与尾管之间实现防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插接端子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接体,2-电缆,3-固定架,4-插接端子,41-轴肩,42-锁紧环,5-卡接管,51-压接位,6-密封层,7-尾管,71-阶梯面,8-尾部密封圈,9-顶压件,10-防水密封,11-旋转盖,111-连接密封圈,112-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更换式连接器结构,包括插接体1和电缆2,插接体1内设有固定架3,固定架3上设有多个插接端子4,插接端子固定于固定架3上,稳固可靠。各插接端子4的尾部均设有卡接管5,电缆2的各线芯分别卡接于各卡接管5内,通过卡接管5可快速与电缆2的线芯连接。插接体1内设有包裹固定架3的密封层6,密封层6的设置使得插接体1内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插接体1的尾部设有套于电缆2上的尾管7,尾管7与电缆2之间设有尾部密封圈8,尾部密封圈8的两端口为喇叭口状,尾管7内设有阶梯面71,尾管7尾部设有顶压件9,尾部密封圈8的两端面分别抵于阶梯面71和顶压件9上。顶压件9顶压尾部密封圈8变形,从而使得尾部密封圈8涨紧于尾管7与电缆2之间,从而起到防水效果。

尾管7与插接体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尾管7与插接体1之间设有防水密封10,防水密封圈10用于对尾管7与插接体1之间密封。

插接端子4上设有轴肩41,插接端子4上设有锁紧环42,固定架3的一端面抵于轴肩41上,另一端面抵于锁紧环42上,该结构使得插接端子4与固定架3之间的固定更为可靠。

卡接管5上设有压接位51,通过钳压压接位51卡紧电缆2线芯,该结构便于电缆2线芯与卡接管5之间的连接固定。

插接体1上设有旋转盖11,旋转盖11内设有内螺牙。当与另一连接器连接时,通过旋转旋转盖11可与另与连接器锁紧。旋转盖11内设有连接密封圈111,可起到连接器之间的防水效果。旋转盖11的外壁设有防滑纹112,便于旋转旋转盖11。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