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393发布日期:2019-05-31 21:1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发展至今,运营商需求量增加导致基站建设数量不断攀升。对于用于保障基站平稳运行的电池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更好适用通信基站的特性,梯级动力电池已逐渐推广适用于全国范围。

梯次电池应用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创新,对于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既利国又利民。可调节梯级电池架是针对不同梯级电池规格尺寸而设计的一种电池架结构,以一种设计满足不同规格梯级电池的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包括L角配件、圆孔面、第一U棒钢材、第二U棒钢材、十字花半圆头螺栓和第三U棒钢材,所述第一U棒钢材、第二U棒钢材和第三U棒钢材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一U棒钢材的下方垂直安装有四根第二U棒钢材;所述第一U棒钢材和第二U棒钢材左右两侧的下方垂直安装有第三U棒钢材;所述第三U棒钢材的下方远离第一U棒钢材的一侧安装有L角配件,L角配件上设置有圆孔面和腰型孔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U棒钢材的下方安装另一根第一U棒钢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U棒钢材与第一U棒钢材、第二U棒钢材之间均通过十字花半圆头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孔面的中间设置有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腰型孔面上均布设置有两个腰型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电池架借鉴走线架特点,使用U棒钢材,可任意组装,随意调整电池架空间,灵活便捷;电池架U棒钢材规格统一,可批量生产;电池架U棒钢材裁切容易,主材间均为螺栓连接,便于现场快速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中L角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中第三U棒钢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实施例1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实施例1的侧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实施例1中L角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实施例1中第三U棒钢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L角配件;11、圆孔面;12、腰型孔面;13、腰型孔;14、圆孔;2、第一U棒钢材;3、第二U棒钢材;4、十字花半圆头螺栓;5、第三U棒钢材;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5,一种可调节梯级电池架结构,包括L角配件1、圆孔面11、第一U棒钢材2、第二U棒钢材3、十字花半圆头螺栓4和第三U棒钢材5;所述第一U棒钢材2、第二U棒钢材3和第三U棒钢材5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安装孔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U棒钢材2的下方垂直安装有四根第二U棒钢材3,第二U棒钢材3的下方安装另一根第一U棒钢材2。

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U棒钢材2和第二U棒钢材3左右两侧的下方垂直安装有第三U棒钢材5,第三U棒钢材5与第一U棒钢材2、第二U棒钢材3之间均通过十字花半圆头螺栓4固定连接。

如图2、4所示,所述第三U棒钢材5的下方远离第一U棒钢材2的一侧安装有L角配件1,L角配件1上设置有圆孔面11和腰型孔面12,圆孔面11的中间设置有圆孔14,腰型孔面12上均布设置有两个腰型孔13。

实施例1

请参阅图6-10,所述第一U棒钢材2的长度尺寸为600mm,第二U棒钢材3的长度尺寸为520mm,第三U棒钢材5的长度尺寸为925mm。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U棒钢材2下方安装的四根第二U棒钢材3之间的间距分别为120mm、200mm、120mm。

如图7所示,相邻两根所述的第三U棒钢材5之间均布安装有三根第一U棒钢材2,相邻两根第一U棒钢材2之间的间距为360mm。

如图8所示,相邻两根所述的第三U棒钢材5之间均布安装有三根第二U棒钢材3,相邻两根第二U棒钢材3之间的间距为360mm。

如图9所示,所述圆孔面11上圆孔14的直径为10mm,圆孔面11的长、宽尺寸分别为33mm、30mm,腰型孔面12的长、宽尺寸分别为80mm、30mm,腰型孔13的长度尺寸为24mm,腰型孔13的宽度尺寸为10mm,相邻两个腰型孔13之间的间距为10mm。

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U棒钢材2、第二U棒钢材3和第三U棒钢材5的截面中间尺寸均为40mm,第一U棒钢材2、第二U棒钢材3和第三U棒钢材5的截面两侧尺寸均为30mm,第一U棒钢材2、第二U棒钢材3和第三U棒钢材5的截面厚度尺寸为3mm,相邻两个安装孔6之间的距离为40mm,安装孔6的直径为9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根据需要的尺寸,将第一U棒钢材2和第二U棒钢材3之间通过十字花半圆头螺栓4固定连接,然后将第三U棒钢材5分别通过十字花半圆头螺栓4垂直安装在第一U棒钢材2和第二U棒钢材3的下方,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需要将其他的第一U棒钢材2和第二U棒钢材3按照一定的尺寸安装在相邻两根第三U棒钢材5之间,通过十字花半圆头螺栓4将L角配件1安装在第三U棒钢材5远离第一U棒钢材2一侧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