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电抗器压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879发布日期:2019-05-28 17:57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电抗器压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相电抗器压装结构,属于电抗器装配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电抗器的压装方法要求线圈和端绝缘提前进行干燥淋油(或浸油)预收缩,在套焊工序(器身汽相干燥前)线圈套装后先进行线圈预压装,线圈预压装根据测量高度增减线圈上部纸圈,保证线圈及绝缘件的整体高度符合图纸尺寸要求后,再进行器身轴向整体压紧。完成线圈及铁芯柱的压装。

电抗器的振动和噪音是电抗器关键性能指标,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器身及线圈压紧力需可靠保证,同时保证三相保持一致性是三相电抗器制造过程中的必须解决的一个难点和关键点。

传统压装方式是线圈匝绝缘、端绝缘暴露在空气中吸潮膨胀,器身干燥后绝缘件收缩,线圈和铁芯柱轴向压紧力分配发生变化,影响最终压装质量。受产品结构的制约,器身汽相干燥后线圈及铁芯柱的压紧力不能进行调整。对于三相电抗器产品,传统压装方式无法保证压装质量,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相电抗器压装结构,能够保证线圈和铁芯柱轴向压紧力,电抗器器身汽相干燥后线圈及铁芯柱的压紧力可以进行调整,保证压装质量,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相电抗器压装结构,包含上部螺母、压装拉螺杆、下部螺母、连接套筒、螺帽、液压缸、上铁轭、下铁轭、线圈、上金属夹件、下金属夹件、压板上部端绝缘、压装垫块、压板、槽和液袋软管,所述电抗器器身的上铁轭上端均匀设有多个上金属夹件,下铁轭的下端均匀设有多个与上金属夹件相对应的下金属夹件,压装拉螺杆垂直设置在上金属夹件和下金属夹件之间,压装拉螺杆的上端通过上部螺母固定在上金属夹件上,压装拉螺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下金属夹件、下部螺母和连接套筒后,固定在螺帽内,螺帽与下金属夹件之间设有液压缸;上铁轭和下铁轭之间设有铁芯柱,铁芯柱外设有线圈,线圈上端端部与上铁轭之间设有压板,压板上端设有压板上部端绝缘,压板上端面设有槽,液袋软管设置在槽内,压板与压板上部端绝缘之间设有压装垫块。

所述液压缸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套筒的两侧。

所述槽为六个,每三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压板上端面。

所述压装垫块数量为多个,形状为长条状。

所述压装拉螺杆上下两端与上金属夹件和下金属夹件的连接处均设有筋板。

压装方法,步骤如下:

①将压装拉螺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金属夹件和下金属夹件上,压装拉螺杆的下端依次穿过下金属夹件、下部螺母和连接套筒后,固定在螺帽内,螺帽与下金属夹件之间放置液压缸,液压缸向上施力,通过压装拉螺杆拉紧上铁轭和下铁轭,电抗器器身轴向整体压紧完成;

②将电抗器器身汽相干燥后,在位于压板上端面的槽内穿入液袋软管,液袋软管涨紧,将线圈轴向压紧,压紧后,使用压装垫块将压板与压板上部端绝缘之间塞实,撤除液袋软管后,再次使用压装垫块将槽与压板上部端绝缘之间塞实,最后完成线圈轴向压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能够保证线圈和铁芯柱轴向压紧力,电抗器器身汽相干燥后线圈及铁芯柱的压紧力可以进行调整,保证压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装拉螺杆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线圈上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线圈上端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部螺母1、压装拉螺杆2、下部螺母3、连接套筒4、螺帽5、液压缸6、支撑梁7、上铁轭8、下铁轭9、线圈10、上金属夹件11、下金属夹件12、压板上部端绝缘13、压装垫块14、筋板15、压板16、槽17、液袋软管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三相电抗器压装结构,包含上部螺母1、压装拉螺杆2、下部螺母3、连接套筒4、螺帽5、液压缸6、上铁轭8、下铁轭9、线圈10、上金属夹件11、下金属夹件12、压板上部端绝缘13、压装垫块14、压板16、槽17和液袋软管18,所述电抗器器身的上铁轭8上端均匀设有多个上金属夹件11,下铁轭9的下端均匀设有多个与上金属夹件11相对应的下金属夹件12,压装拉螺杆2垂直设置在上金属夹件11和下金属夹件12之间,压装拉螺杆2的上端通过上部螺母1固定在上金属夹件11上,压装拉螺杆2的下端依次穿过下金属夹件12、下部螺母3和连接套筒4后,固定在螺帽5内,螺帽5与下金属夹件12之间设有液压缸6;上铁轭8和下铁轭9之间设有铁芯柱,铁芯柱外设有线圈10,线圈10上端端部与上铁轭8之间设有压板16,压板16上端设有压板上部端绝缘13,压板16上端面设有槽17,液袋软管18设置在槽17内,压板16与压板上部端绝缘13之间设有压装垫块14。

所述压装垫块14数量为多个,形状为长条状。

所述液压缸6为两个,对称设置在连接套筒4的两侧。

所述槽17为六个,每三个为一组,对称设置在压板16上端面两侧。

所述压装拉螺杆2上下两端与上金属夹件11和下金属夹件12的连接处均设有筋板15。

所述上金属夹件11和下金属夹件12均为四个,相互平行设置,压装拉螺杆2为八个,分为两组,每四个分为一组,一组设置在上金属夹件11和下金属夹件12前端,另一组设置在上金属夹件11和下金属夹件12后端。

所述三相电抗器的三组线圈上端端部均设有压板16和压板上部端绝缘13,每组线圈上端端部压板16的槽17上均设有液袋软管18,压板16和压板上部端绝缘13之间均设有压装垫块14。

压装方法,步骤如下:

①将压装拉螺杆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在上金属夹件11和下金属夹件12上,压装拉螺杆2的下端依次穿过下金属夹件12、下部螺母3和连接套筒4后,固定在螺帽5内,螺帽5与下金属夹件12之间放置液压缸6,液压缸6向上施力,通过压装拉螺杆2拉紧上铁轭8和下铁轭9,拉紧后,拧紧下部螺母3,电抗器器身轴向整体压紧完成,将液压缸6、连接套筒4和螺帽5撤下;

②将电抗器器身汽相干燥后,在位于压板16上端面的槽17内穿入液袋软管,液袋软管涨紧,将线圈10轴向压紧,压紧后,使用压装垫块14将压板16与压板上部端绝缘13之间塞实,撤除液袋软管18后,再次使用压装垫块14将槽17与压板上部端绝缘13之间塞实,最后完成线圈轴向压紧。

该压装结构及方法已在201711K09/11K10电抗器产品中应用,通过此次电抗器压装方式改进,可以有效控制线圈的轴向压紧,可靠保证三相电抗器线圈及铁芯柱所需的压紧力的一致性,降低电抗器振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