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1624发布日期:2019-08-20 23:4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铆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端子铆接机。



背景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分别为一种两插端子和三插端子,其用于连接于线缆的端部,通过加工后形成插头,两插端子和三插端子均包括端子座01及与端子座01连接的多个插柱02,每一个插柱02均设有铆线端03,铆线端03设有V 型铆口04,在铆线时,会出现铜丝从V型铆口04露出铆接不到的情况,行业内称之为飞丝现象,影响铆接的质量,亟需提供一种改进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铆接机,有效防止线缆铆接端铜丝外露,避免产生飞丝现象,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铆接机,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的第一铆刀机构、相对于第一铆刀机构设置的第二铆刀机构及用于驱动第一铆刀机构和第二铆刀机构铆压端子的铆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铆刀机构和第二铆刀机构均设置有铆刀及用于驱动铆刀移动的铆刀位移驱动机构,所述铆刀的一端设有用于封闭端子的V型铆口的铆压口。

其中,所述铆刀位移驱动机构还包括导向座,活动穿设于导向座的导向块、连接块及第一气缸,所述铆刀安装于导向块的一端;所述导向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所述连接块的头部端活动设置于活动槽内,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

其中,所述端子铆接机还包括用于引导线材进入端子的穿线装置,所述穿线装置包括上穿线块、设置于基座的下穿线块及用于驱动上穿线块与下穿线块对合的第二气缸;所述上穿线块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引导线材进入端子的上穿线槽,下穿线块设置有与穿线槽对合的下穿线槽,所述上穿线槽与下穿线槽对合后形成穿线孔。

其中,所述基座设置有送料槽及用于将端子从送料槽推至铆接处的送料气缸。

其中,端子铆接机还包括用于对送料槽中输送端子的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出料端设有用于阻挡端子通过的挡料气缸。

其中,所述铆压驱动装置包括铆压升降座及用于驱动铆压升降座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铆压升降座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抵接铆刀铆压端子的抵接块;

所述抵接块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导向块设有用于避让抵接块的避让槽,所述铆刀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其中,所述铆压升降座设置有用于铆压端子的上铆刀。

其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与电机驱动连接的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与铆压升降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铆接机,其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的第一铆刀机构、相对于第一铆刀机构设置的第二铆刀机构及用于驱动第一铆刀机构和第二铆刀机构铆压端子的铆压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铆刀机构和第二铆刀机构均设置有铆刀及用于驱动铆刀移动的铆刀位移驱动机构,所述铆刀的一端设有用于封闭端子的V型铆口的铆压口。本端子铆接机采用铆刀的铆压口封闭端子的V 型铆口04后,再进一步对V型铆口04进行铆压,将V型铆口04铆压闭合后与线缆的铆接,其铆压可靠,效率高,有效防止线缆铆接端铜丝外露,避免产生飞丝现象,提高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两插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三插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壳、升降驱动机构、送料通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隐藏机壳、升降驱动机构、送料通道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铆刀机构、第二铆刀机构、铆压升降座及抵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铆刀机构或第二铆刀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3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铆接机,其包括基座1、设置于基座1的第一铆刀机构2、相对于第一铆刀机构2设置的第二铆刀机构3 及用于驱动第一铆刀机构2和第二铆刀机构3铆压端子的铆压驱动装置4;所述第一铆刀机构2和第二铆刀机构3均设置有铆刀5及用于驱动铆刀5移动的铆刀位移驱动机构6,所述铆刀5的一端设有用于封闭端子的V型铆口的铆压口51。

具体的,所述第一铆刀机构2和第二铆刀机构3水平相对设置,对图1中的两插端子进行铆压时,将两插端子输送至第一铆刀机构2和第二铆刀机构3 之间,铆刀位移驱动机构6驱动铆刀5移动,使铆刀5的铆压口51封闭两插端子的V型铆口04,将线缆的铆接端穿入V型铆口04,铆压驱动装置4进一步驱动铆刀5移动,使铆刀5的铆压口51将V型铆口04铆压闭合,从而实现端子与线缆的铆接。本端子铆接机采用铆刀5的铆压口51封闭端子的V型铆口04 后,再进一步对V型铆口04进行铆压,将V型铆口04铆压闭合后与线缆的铆接,其铆压可靠,效率高,有效防止线缆铆接端铜丝外露,避免产生飞丝现象,提高产品的质量。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铆刀位移驱动机构6还包括导向座 60,活动穿设于导向座60的导向块61、连接块62及第一气缸63,所述铆刀5 安装于导向块61的一端;所述导向块61的另一端设置有活动槽611,所述连接块62的头部端活动设置于活动槽611内,连接块62的另一端与第一气缸63 的活塞杆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块62的头部端在活动槽611内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便于铆压驱动装置4驱动导向块61和铆刀5一起移动,从而对端子进行铆压。工作时,第一气缸63驱动连接块62移动,连接块62推动导向块61和铆刀5一起移动,使铆刀5的铆压口51封闭两插端子的V型铆口04。然后铆压驱动装置4进一步驱动导向块61和铆刀5一起移动,使铆刀5对端子的铆压, V型铆口04被铆压闭合后与线缆的铆接。铆压完成后,第一气缸63带动连接块62退回,连接块62带动导向块61和铆刀5一起退回复位。本铆刀位移驱动机构6结构设计巧妙,设置活动槽611使连接块62的头部端有一段活动的范围,便于铆压驱动装置4进一步驱动导向块61和铆刀5一起移动而实现对端子铆压,同时便于第一气缸63拉动导向块61和铆刀5复位,结构可靠,响应动作快。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端子铆接机还包括用于引导线材进入端子的穿线装置7,所述穿线装置7包括上穿线块71、设置于基座1的下穿线块72及用于驱动上穿线块71与下穿线块72对合的第二气缸73;所述上穿线块71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引导线材进入端子的上穿线槽,下穿线块72设置有与穿线槽对合的下穿线槽,所述上穿线槽与下穿线槽对合后形成穿线孔700。具体的,所述上穿线槽及下穿线槽的数量是根据端子而定,若是铆压图1的端子时,采用两个;若是铆压图2的端子时,采用三个。对端子进行铆压前,第二气缸73驱动上穿线块71与下穿线块72对合,使所述上穿线槽与下穿线槽对合后形成穿线孔,人工或者上料机将线缆的铆接端通过穿线孔700穿入V型铆口04,便于铆接。铆接完成后,第二气缸73驱动上穿线块71移动打开穿线孔700,便于对铆接好的端子和线缆进行下料。本穿线装置7对穿入V型铆口04 的线材进行引导,其穿线便捷可靠,提高穿线的效率。

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设置有送料槽 11及用于将端子从送料槽11推至铆接处的送料气缸12。端子铆接机还包括用于对送料槽11中输送端子的送料通道8,所述送料通道8的出料端设有用于阻挡端子通过的挡料气缸9。工作时,端子从送料通道8流到挡料气缸9处。挡料气缸9的活塞杆伸出,端子被挡住;挡料气缸9的活塞杆退回,端子被放行后流入送料槽11中,送料气缸12将端子从从送料槽11推至铆接处,端子与下穿线块72并且V型铆口04对准下穿线槽,然后上穿线块71与下穿线块72对合,人工或者上料机将线缆的铆接端通过穿线孔700穿入V型铆口04中。

如图3至图8所示,所述铆压驱动装置4包括铆压升降座41及用于驱动铆压升降座41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42;所述铆压升降座41的两侧均设有用于抵接铆刀5铆压端子的抵接块43;所述抵接块43的下端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导向块61设有用于避让抵接块43的避让槽612,所述铆刀5设有用于与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所述升降驱动机构42包括电机421及与电机421驱动连接的凸轮机构,所述凸轮机构与铆压升降座41连接。实际应用中,对端子进行铆压时,电机421驱动凸轮机构动作,凸轮机构驱动铆压升降座41下降,铆压升降座41带动两侧的抵接块43下移并插入避让槽612中,第一斜面抵推第二斜面使导向块61和铆刀5一起移动而实现对端子铆压。铆压后,铆压升降座 41复位,导向块61和铆刀5复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铆压升降座41设置有用于铆压端子的上铆刀20。在铆压升降座41上设置一把上铆刀20,从而使本端子铆接机具有三把铆刀,适用于图2中的端子与线缆的铆接。上铆刀20采用螺钉锁在铆压升降座41上,其拆装方便,不需要时,可以拆下上铆刀20。本端子铆接机既可以铆压图1中两插端子,也可以铆压图2中三插端子,其通用性强。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