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615发布日期:2019-08-20 23:43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新一代的绿色高效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锂电池的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关注。

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制片卷绕生产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生产指标,在电池卷芯的不同部位贴上不同功能的贴胶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能,因此,贴胶的质量十分重要,尤其是贴胶在贴合时的平整度,若没有保证的话,将会给电池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电池卷芯在封装时,通常在电池卷芯与铝塑膜之间设置一层热熔胶,目的是为了防止锂电池在使用时由于碰撞使正负极片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短路或断路的问题,同时,也由于电芯中的隔膜在工作受热时会发生一定的收缩,热熔胶恰好可以防止因隔膜收缩而导致正负极片接触而烧坏电芯,现有的热熔胶主要为密闭的单层胶片状,在贴合时通过整片贴合在一起,但是在贴合过程中无法避免因压入空气而产生气泡,而且胶片容易发生皱褶,导致热熔胶的平整度较低,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封装,甚至对电池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虽然在手工贴胶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手工操作的要求来减少气泡的问题,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人工成本的增加,贴胶效果也不稳定。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改善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该热熔胶能将贴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排出,另外,还能抑制隔膜的收缩,极大地增强了电池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包括用于将电池卷芯与铝塑膜进行粘合的贴胶本体,所述贴胶本体包括与所述铝塑膜贴合的第一粘贴层、定型层和与所述电池卷芯贴合的第二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和所述第二粘贴层分别贴设于所述定型层的两面,所述贴胶本体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均匀阵列于所述贴胶本体,所述定型层的热收缩率为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直径r为0.1mm~3mm。这样能使通孔不会因为太小而难以加工,也不会因为过大使粘贴面积减小从而影响粘贴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直径r为0.5mm~1mm。这样能使粘贴效果和通孔的加工效果达到最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间距d为0.5mm~5mm。这样能防止通孔的间距因过小使粘贴面积减小从而影响粘贴力,同时也能防止由于间距过大而影响排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的间距d为1mm~3mm。这样能使粘贴效果和排气效果达到最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粘贴层的厚度为0.2mm~0.5mm。该厚度范围能使第一粘贴层不会因为太薄而影响其粘性,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影响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定型层的厚度为0.5mm~2mm。该厚度范围能使定型层不会因为太薄而影响其支撑作用,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影响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粘贴层的厚度为0.2mm~0.5mm。该厚度范围能使第二粘贴层不会因为太薄而影响其粘性,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影响封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粘贴层和所述第二粘贴层均为PUR热熔胶、EVA热熔胶或PE热熔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的一种改进,所述定型层为PET膜或PE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通孔,可以有效地将热熔胶在粘贴时产生的气泡排出,同时,还能够防止热熔胶发生皱褶,另外,定型层还能有效地抑制电池隔膜的收缩,极大地提高了电池的优率与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粘贴示意图;

其中,0-电池卷芯;00-铝塑膜;1-贴胶本体;11-第一粘贴层;12-定型层;13-第二粘贴层;2-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卷绕式电芯的热熔胶,包括用于将电池卷芯0与铝塑膜00进行粘合的贴胶本体1,贴胶本体1包括与铝塑膜00贴合的第一粘贴层11、定型层12和与电池卷芯0贴合的第二粘贴层13,第一粘贴层11和第二粘贴层13分别贴设于定型层12的两面,贴胶本体1开设有多个通孔2,通孔2均匀阵列于贴胶本体1,定型层12的热收缩率为0.1%~1%,通过通孔2可以将贴胶本体1在贴合过程中无可避免渗进的气泡赶出,防止出现皱褶的现象,另外,由于电池隔膜在工作受热时随温度影响也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收缩,约为5%~10%(90°~100°的温度下),而定型模12的收缩比例要比电池隔膜小,因此可以抑制电池隔膜的收缩,防止因隔膜收缩而导致正负极短路,提高电池安全性。

优选的,通孔2的直径r为0.1mm~3mm,该范围能使通孔2不会因为太小而难以加工,也不会因为过大使粘贴面积减小从而影响贴胶本体1的粘贴能力。

优选的,通孔2的直径r为0.5mm~1mm,该范围能使粘贴效果和通孔2的加工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的,通孔2的间距d为0.5mm~5mm,该范围能防止通孔2的间距因过小使粘贴面积减小从而影响粘贴力,同时也能防止由于间距过大而影响排气。

优选的,通孔2的间距d为1mm~3mm,该范围能使粘贴效果和排气效果达到最佳。

优选的,第一粘贴层11和第二粘贴层13的厚度均为0.2mm~0.5mm、。该厚度范围能使第一粘贴层11和第二粘贴层13不会因为太薄而影响其粘性,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影响封装。

优选的,定型层12的厚度为0.5mm~2mm。该厚度范围能使定型层12不会因为太薄而影响其支撑作用,也不会因为太厚而影响封装。

优选的,第一粘贴层11和第二粘贴层13均为PUR热熔胶、EVA热熔胶或PE热熔胶。

优选的,定型层12为PET膜或PE膜。

在实际工作中,先根据需求,准备好符合厚度以及材质的热熔胶,然后在贴胶本体1上进行预加工,开设通孔2,保证通孔2的大小与间距一致,然后将自动切胶机的长度调整至热熔胶需求的长度,将热熔胶切割成相应的长度,最后,将热熔胶粘贴于电池卷芯0相应的位置上。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