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插接连接器壳体中的线缆减轻张力和屏蔽附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6761发布日期:2019-08-13 19:33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在插接连接器壳体中的线缆减轻张力和屏蔽附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类型的插接连接件壳体。



背景技术:

这种插接连接器壳体尤其用于净化室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尤其重要的是对具有这种插接连接器壳体的插接连接器进行方便的组装。在此如在其他的应用情况下通常所要求的良好的介质密封性未受到重视。

在所述的净化室中使用非常特殊的防护条件。在这种空间中例如制造半导体。在这种空间中必须使细菌和气粒的浓度保持得非常低。因此,在该空间中工作的人员也必须穿戴特殊的防护服,例如在wo1999/006136a1中示出的防护服。

在净化室中有经由插接连接器彼此连接的生产机器。必要时经由其他的插接连接器为生产机器提供控制信号和/或运行电压。插接连接器与适用于净化室的防护服的组装特别困难且通常费时。由此通常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时间延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插接连接器壳体,插接连接器壳体使得插接连接器能够简单组装。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对象实现。

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尤其设计用于所谓的重型/大负载插接连接器(也称为工业插接连接器)。这种插接连接器示例性地在wo2017/174069a1中示出。工业插接连接器通常配备有金属壳体且通常用在恶劣的环境中且尤其用于传输高的电流。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的插接连接器尤其应能够应用在净化室环境中。

插接连接器壳体具有线缆联接元件。联接在插接连接器上的线缆附接在线缆联接元件上。线缆联接元件对此设计成,附接至少两个线缆,即至少一个第一线缆和至少一个第二线缆,以便屏蔽连结和/或减轻张力。就此而言,线缆联接元件可称为用于减轻张力和/或屏蔽连结的装置。

线缆联接元件具有用于至少一个第一线缆和至少一个第二线缆的不同的附接平面。如果将插接连接器壳体的插接侧视为底面,则附接平面位于另一附接平面之上。两个附接平面与插接连接器的插接面具有不同的距离。两个附接侧沿插接方向相对彼此错开地布置。

已知地,所谓的线缆引离部位于插接连接器壳体上的线缆联接侧。通过线缆引离部可引导联接在插接连接器上的线缆并且经由所谓的线缆螺接件减轻张力以及也可介质密封地封闭。经由线缆引离部达到插接连接器壳体中是不可能的。优选地,插接连接器壳体在线缆联接侧实施成打开的。在这种情况下“打开的”是指,可直接地达到插接连接器壳体中。使用者可在没有结构障碍的情况下伸入壳体中并且进行安装工作。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中在联接侧没有整个壳体罩以及线缆引离部。也可没有侧壁的一部分、尤其窄侧。

线缆联接元件优选突出穿过插接连接器壳体的打开的联接侧。线缆联接元件的一部分位于插接连接器壳体之内且线缆联接元件的一部分布置在插接连接器壳体之外。优选地,线缆联接元件由扁平的材料构成,扁平的材料具有s形的基面和形成在其上且与其垂直伸出的附接面。线缆联接元件此时理想地在冲压-弯曲工艺中制造。由此可成本特别有利地制造线缆联接元件。

有利地,线缆联接元件的两个附接面布置在不同的附接平面上。沿插接方向看,附接面彼此错开地布置且彼此平行。横向于插接方向看,附接面彼此具有间距。通过该几何结构可在该结构空间中将尽可能多的待联接的线缆附接在线缆联接元件上并且同时还有足够空间用于手动地固定线缆。

优选地,至少第一线缆以及至少第二线缆可相对布置或固定。第一线缆此时固定在线缆联接元件的第一附接面上且第二线缆固定在第二附接面上。通过使第一和第二线缆相对且叠置地固定在线缆联接元件上可特别节省空间地将线缆固定在插接连接器壳体上。此外,在组装时可轻松到达各个线缆。由此简化了插接连接器的组装。

有利的是,线缆联接元件由导电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线缆联接元件用于屏蔽连结待联接的线缆,尤其在插接连接器壳体也由导电材料构成时。

在本发明的有利的变型方案中,在线缆联接元件的附接面上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套圈,借助套圈可将待联接的线缆固定在线缆联接元件上。套圈例如可放置在待联接的线缆的屏蔽编织物之上。但是也可使套圈放置在待联接的线缆的软的线缆外皮上且稍微按压该线缆外皮,使得确保特别好的减轻张力。通过套圈总体上确保线缆在线缆联接元件上的可变且简单的固定。

插接连接器壳体具有矩形的横截面,矩形的横截面具有两个相对的窄侧和两个相对的宽侧。宽侧形成插接连接器壳体的侧面。有利地,线缆联接元件的一个附接面可固定在插接连接器壳体的一个侧面上且线缆联接元件的另一附接面可固定在插接连接器壳体的另一侧面上。优选通过螺接件实现固定。

优选地,附接面经由至少一个连接片固定在插接连接器壳体的侧面上。在此涉及从插接连接器壳体中伸出的附接面。连接片由导电的材料构成,以便确保在插接连接器壳体和线缆联接元件之间的导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可与附装壳体共同作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附装壳体的插接连接器可插接到附装法兰中。插接连接器和附装壳体是因此也具有不同应用的不同构件。在插接连接器上联接一个线缆或多个线缆,以便为设备或机器提供控制信号和/或运行电压。附装壳体通常附接在机器的壁上等且例如可在de102015106963a1中看出。附装壳体具有基本为矩形的横截面且实施成两侧打开的。一侧、即,设备联接侧指向设备或指向机器。在另一侧上、即,插接连接器联接侧构成为用于容纳插接连接器。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的打开侧不适用于联接在设备或机器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详细阐述。其中:

图1示出了透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的透视示意图,该插接连接器壳体具有线缆联接元件和固定在其上的线缆,

图2示出了线缆联接元件的侧视图,该线缆联接元件具有联接的第一和第二线缆,

图3示出了线缆联接元件的透视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插接连接器壳体的俯视图,该插接连接器壳体具有线缆联接元件和固定在其上的线缆。

附图包含部分简化的示意图。部分地,对于相同的、但是可能不完全一致的元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相同的元件的不同视图可按不同的尺寸比例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1。为了清楚,插接连接器壳体透明地示出。实际上,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此处示出的实施例在压铸工艺或注塑工艺中制造且实施成不透明的。

在插接连接器壳体1中布置用于插接连接器模块(为了清楚没有示出)的保持框架2。由文献ep0860906b1已知用于保持插接连接器模块且用于安装在插接连接器壳体中或用于拧紧在壁面上的这种保持框架。对此,将插接连接器模块置入保持框架中。在插接连接器模块上设置保持件,保持件与设置在保持框架的相对侧部上的窗口共同作用,其中,窗口在凹口(凹空部)中,凹口构造成在保持框架的侧部中的所有侧都闭合的开口。保持框架2不是插接连接器壳体的组成部分。

插接连接器壳体1具有线缆联接元件3。在图3中可看出,线缆联接元件3由扁平材料构成,该扁平材料具有s形基面3a和两个形成在其上且与其垂直地伸出的附接面3b、3c。借助螺钉11分别将螺接板10附接在附接面3b、3c上。在螺接板10中也引入螺纹孔,借助螺纹孔的套圈5经由螺接件固定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螺接板10由导电材料构成。

在图2中可看出,至少一个第一线缆4和至少一个第二线缆4’附接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线缆4、4’经由套圈5固定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套圈5经由螺接件附接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对此,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设置开口6,开口与螺接板10的螺纹孔对齐。通过将线缆4、4’固定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实现减轻张力。

插接连接器壳体1具有矩形的横截面且具有两个窄侧和两个宽侧。宽侧也称为侧面8。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基体实施成一件式。插接连接器壳体1在插接侧构造成打开的。这是插接连接器壳体1与已知的插接连接器壳体的共同点,因为在此必须提供与安装壳体或配合插接连接器的接口。插接连接器壳体1在线缆联接侧同样实施成打开的。打开的是指,此处没有设置如在已知的插接连接器壳体中那样的包括线缆引离部的壳体罩。通过使插接连接器壳体1实施成打开的,可接触到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内部。由此简化具有这种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插接连接器的组装。

线缆联接元件3由扁平材料在冲压-弯曲工艺中制造。线缆联接元件3具有u形的横截面,如从图4中可看出地。线缆联接元件3由导电材料构成且除了减轻张力以外也可用于对联接的线缆4、4’的屏蔽连结。对此,套圈5置于各个线缆4、4’的屏蔽编织物(未示出)之上并且牢固旋拧在线缆联接元件3上。在这种情况下确保对联接的线缆4、4’的减轻张力。在线缆联接元件3中引入开口7,线缆联接元件3借助开口可附接在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侧面8、8’。在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侧面8、8’上存在与线缆联接元件3的第一附接面3b的开口7对应的螺纹孔。线缆联接元件3的第二附接面3c经由连接条9附接在插接连接器壳体1上。

在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线缆联接元件3上可联接多个线缆4、4’。在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6个联接的线缆4、4’。但是线缆联接元件3可任意地加宽并且由此当然可根据结构空间或位置任意地增加线缆4、4’的数量。由于基面3a的s形状,第一侧面3b和第二侧面3c在安装的状态下处于不同的平面上。线缆联接元件3具有至少用于第一线缆4或用于至少多个第一线缆4和用于至少第二线缆或用于至少多个第二线缆4’的不同的附接平面e1、e2。在本发明中附接在第一侧面3b上的线缆称为第一线缆4且附接在第二侧面上的线缆称为第二线缆4’。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插接连接器可具有多个第一线缆4和多个第二线缆4’。

在图1和图2中,插接连接器壳体1或具有这种插接连接器壳体的插接连接器的插接方向sr作为箭头表示。可看出,线缆联接元件3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的沿插接方向彼此错开布置的用于待联接的线缆4、4’的附接平面e1、e2。第一线缆4位于附接平面e2上且第二线缆4’位于附接平面e1上。第一线缆4和第二线缆4’彼此平行地取向。通过使线缆4、4’附接在不同的平面上,使第一线缆4与第二线缆4’平行取向且必要时使插接连接器壳体1实施成打开的,即使主管人员穿戴净化室服装以及相关的手套也可轻松地组装插接连接器。

在组装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插接连接器壳体1的插接连接器时,首先将位于插接连接器模块上或接触嵌件上的线缆4、4’联接到线缆联接元件3。然后可将该整个系统(插接连接器模块或接触嵌件和线缆)推入插接连接器壳体1中。然后经由螺钉12将线缆联接元件3附接在插接连接器壳体1上。插接连接器壳体1具有与此对应的附接开口。插接连接器壳体1是打开的还是闭合的结构形式对此是次要的。

在附图中本发明的不同的方案或特征分别组合地示出时,除非另有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示出的且提及的组合不是唯一可能的组合。尤其不同实施例的彼此相应的单元或特征可彼此替换。

附图标记列表

1插接连接器壳体

2保持框架

3线缆联接元件

4线缆;第一线缆4

4’第二线缆

5套圈(环,schelle)

6开口

7开口

8侧面

9连接条

10螺接板(装配板,anschraubplatte)

11螺钉

12螺钉

e1、e2平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