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电芯定位机构和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74632发布日期:2019-11-08 21:17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电芯定位机构和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芯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电芯定位机构和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软包电芯化成后,需要进行包括刺破抽真空和封口等步骤的二封,在二封完成后进行裁剪电芯的边缘、烫边和折边等工序。在电芯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利用推板将电芯推向挡板来对电芯进行定位,但是随着电芯的轻薄化设计,利用推板推动电芯定位时推板与电芯的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在推动电芯的过程中易发生打滑,从而影响了电芯运动到后续加工工位的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电芯定位机构和定位方法,其能够提高电芯定位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电芯定位机构,包括平台、推板和压烫组件,所述压烫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烫块,所述平台用于放置电芯,所述烫块能够压烫所述电芯的侧边以形成压烫部,所述推板能够和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所述电芯接触并推动所述电芯定位,所述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压烫部插设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机械手,所述平台包括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机械手将形成压烫部的电芯从所述第一平台抓取至所述第二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平台的侧边设置有挡板,所述推板和所述挡板相对的设置所述第二平台的另一侧。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开口呈倒角设置。

优选的,所述压烫组件包括两所述烫块,两所述烫块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上下侧,以夹持所述电芯的侧边形成所述压烫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运用薄电芯定位机构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电芯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移动所述烫块压烫所述电芯,形成所述压烫部;

s2、所述机械手将放置在所述第一平台上的所述电芯抓取至所述第二平台;

s3、所述推板和所述压烫部接触,并推动所述电芯定位。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烫块的温度为90℃-150℃。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烫块压烫所述电芯的时间为1s-3s。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压烫部的宽度为5mm-20mm。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压烫部的厚度为0.11mm-0.22mm。

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所述烫块距所述电芯中心线的可调距离为1mm-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所述薄电芯定位机构的压烫组件能够压烫所述电芯的侧边,使所述侧边烫平硬化以形成压烫部,所述推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压烫部插设的凹槽,能够防止推动定位过程中所述推板与电芯发生打滑,提高电芯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压烫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推板和电芯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薄电芯定位机构的一实施例,包括第一平台1、第二平台2、推板4和压烫组件,其中第一平台1和第二平台2均用于放置电芯6。化成后的电芯6包括电芯主体60和侧边62、64,压烫组件位于第一平台1的一侧,从而能够对放置在第一平台1上的电芯6的侧边64进行压烫。压烫后的电芯6通过机械手3转移至第二平台2上,在第二平台2的侧边设置有的推板4,推板4与电芯6的压烫部61接触,将电芯6推向挡板21,使电芯主体60侧面63靠在挡板21上,以对电芯6进行定位。定位后可对电芯6进行二封和切边等操作。

压烫组件包括至少一组烫块5,烫块5通过气缸或直线电机等驱动件能够压烫在电芯6的侧边64上,从而使得电芯6的侧边64在烫块5高温压烫下硬化烫平,形成压烫部61。此外,压烫组件也可以包括至少两组烫块5,烫块5分别位于电芯6的上侧和下侧,并且上下侧设置的烫块5相对设置,因而能够在驱动件的推动下和电芯6的侧边64接触,使得电芯6的侧边64在高温和压力下硬化烫平,位于上侧的烫块5和位于下侧的烫块5能够施加给电芯6方向相反的压力,使得电芯6在压力的作用下能够压平,提高了压烫部61的平整度。

压烫完成后的电芯6利用机械手3吸附并转送到第二平台2上,为了增大电芯6放置位置的准确性,第二平台2的侧边固定设置有挡板21,且挡板21设置在与推板4相对的侧边,使得电芯主体60的侧面63能够在推板4的驱动下和挡板21抵接,以限制电芯6放置在第二平台2上位置的准确性。因为本实施例中电芯6的厚度为1mm-2mm的薄电芯,因而电芯6和推板4的接触面积较小,在利用推板4驱动电芯6的过程中,会造成电芯6易发生打滑,从而影响电芯6放置在第二平台2上的位置精度。

参照图1-3所示,推板4上开设有供压烫部61插设的凹槽41,在利用推板4驱动电芯6的过程中,压烫部61能够插设进凹槽41中,从而能够增大电芯6和推板4的接触面积,以减小电芯6运动过程中的滑动。同时利用压烫部61和凹槽41之间的卡嵌能限制电芯6运动过程中的方向,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减小电芯6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偏移。此外,预先利用烫块5烫压电芯6的侧边增大了压烫部61的平整度和硬度,便于后续插设进凹槽41内部;同时在利用推板4施加推力驱动电芯6运动时,压烫部61的硬度增大使得其能够承受更大的推力,并且能够在推力的作用下带动电芯6运动。此外,为了便于压烫部61插设进凹槽41内,凹槽41的开口呈倒角42设置。

参照图1-3所示,结合电芯6自身的规格尺寸、以及后续工序中电芯6的尺寸要求,需要控制压烫部61的宽度和厚度。其中压烫部61的宽度为5mm-20mm,压烫部61的厚度为0.11mm-0.22mm。当压烫部61的宽度小于5mm时,既增大了烫压时的难度,不利于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提高了烫压时的精度要求,也会增大电芯6生产的成本。此外,当电芯6的宽度过小时,减小了压烫部61和凹槽41之前的接触面积,同时也减小了压烫部61和推板4之间的卡嵌力,从而降低了利用推板4驱动电芯6定位的精度。当压烫部61的宽度大于20mm时,会影响后续裁剪、烫边和折边等工序,同时增大了推板4的尺寸和体积,增大了推板4的占用空间不利用实现生产设备的小型化的趋势。因而将压烫部61的宽度控制在5mm-20mm的合理范围内,既能够降低压烫以后后续工序的精度要求,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合格率;同时也能够在实现推板4小型化的前提下保证压烫部61和推板4卡嵌力。

参照图1和图2,压烫部61的厚度为0.11mm-0.22mm,压烫部61的厚度小于0.11mm时,为了保证压烫部61和推板4间的接触面积,需要保持压烫部61和凹槽41的内壁均接触,因而会增大凹槽41开设的精度要求。同时当压烫部61插设进凹槽41内部时,因为压烫部61的厚度小于0.11mm,因而不利于利用插设在凹槽41内的压烫部61传递推板4作用在其上的作用力,不利于利用推板4驱动电芯6在第二平台2上运动。因为压烫部61为烫块5作用在电芯6的气袋边缘形成,因而当压烫部61的厚度大于0.22mm时较为接近气袋未被压烫时的厚度,因而会有效降低压烫部61的硬度,从而降低了利用压烫部61传递给电芯6的推力。

参照图1,因为电芯6有规格的分类,因而为了增大薄电芯6定位机构适配的电芯6的规格,烫块5距电芯6中心线的可调距离为1mm-5mm。当烫块5距电芯6中心线的可调距离小于1mm时,降低了定位机构的适配的类型。当烫块5距电芯6中心线的可调距离大于5mm时,在烫压整个过程中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烫块5距电芯6中心线的可调距离的增大会增大烫块5运动时的加速度,因而增大了烫块5的惯性力,不易控制压烫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定位机构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先将电芯6放置在第一平台1上,再利用驱动件移动烫块5使之压烫在电芯6的侧边64,形成压烫部61;为了控制压烫部61的厚度和硬度,烫头的温度为90℃-150℃,同时压烫的时间控制为1s-3s;

s2、压烫完成后利用机械手3将放置在第一平台1上的电芯6抓取至第二平台2上,以便于进行二封和切边等工序;

s3、推板4和压烫部61接触,同时压烫部61插设进凹槽41的内部,以增大电芯6和推板4的接触面积;利用推板4驱动电芯6运动,同时使电芯6和挡板21抵接,以提高电芯6放置位置的精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s1步骤中,上下烫块5的间隙为0.11mm-0.22m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