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溶剂和电解质组成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48649发布日期:2020-01-21 19:00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溶剂和电解质组成的电解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溶剂和电解质组成的电解液,属于电解液领域。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主要有锂电池和钠电池,两者的电解液溶剂都是以混合碳酸酯为主构成的体系。目前应用的碳酸酯溶剂主要有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五种。羧酸酯溶剂也偶尔用于二次电池电解液中的溶剂,但由于综合性能不如碳酸酯,所以用量不大,应用范围不广。

电容器、混合电容器等所用的非水电解液溶剂除了碳酸酯外,γ-丁内酯(属于羧酸酯类)、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的用量也比较大。

由上述应用可以看出碳酸酯作为电解液溶剂成分的重要性及电解液溶剂的可选范围之窄。目前随着市场对二次电池及电容器的指标提出更高要求,例如寿命更长、能量密度更高、倍率性能更好等,对电解液的高低温性能、电化学窗口、特定离子电导率、安全性能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电解液溶剂的技术发展远落后于应用需求,主要应对策略是现有溶剂复配和添加剂的使用。所以电解液新溶剂的开发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申请号为cn10930132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解液与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中电解液包含有含有草酸根基团的添加剂,并不涉及和本申请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包含有草酸衍生物溶剂的电解液,草酸衍生物在溶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1%~95%,与碳酸酯溶剂类似,合适的混合复配后能使电池得到更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本专利所涉及到的电解液主要应用于二次电池和电容器(包括超级电容器、赝电容器和混合电容器)。

由溶剂和电解质组成的电解液,所述溶剂中含有草酸衍生物,所述草酸衍生物在所述溶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0.1%~95%。

从结构上看,草酸衍生物与碳酸酯类溶剂类似,而与羧酸酯类不同:草酸衍生物中的羰基和碳酸酯类中的羰基都不与烃基直接相连,羧酸中的羰基直接和烃基相连(甲酸酯类例外,羰基直接与氢原子相连,但甲酸酯类化学性质活泼,容易被氧化)。草酸酯类和碳酸酯类区别是草酸酯类比碳酸酯类多一个羰基,这导致草酸酯类的缺电子性更加突出,在本专利中,通过引入氮原子,以缓解草酸衍生物的缺电子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草酸衍生物包含有分子结构为的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草酸衍生物的获得,本专利不做限定。一般都可以通过草酸与相应的醇酯化反应得到草酸酯,与相应的胺反应得到取代的草酰胺。另外通过草酸酯的胺解反应,可以得到对应的和草酰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r1、r2、r3、r4、r5、r6、r7、r8、r9为有机基团,这些有机基团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r1、r2、r3、r4、r5、r6、r7、r8、r9为烃基或取代烃基,可以分别独立的选自戊基、异戊基、新戊基、环戊基、己基、环-3-戊烯基、环己基、环-3-己烯基、辛基、癸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十烷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环丙基、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环丁基、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1-甲基乙烯基、1-丁烯基、2-丁烯基、3-丁烯基、1-乙基乙烯基、1-甲基-2-丙烯基、1-甲基-1-丙烯基、2-甲基-1-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4-戊烯基、5-己烯基、2,2,2-三氟乙基、2,2,3,3,3-五氟丙基、1-三氟甲基-2,2,2-三氟乙基、2,2,3,3,4,4,4-七氟丁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特例,所述草酸衍生物中的任意两个有机基团可以成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溶剂中还含有下列溶剂中的至少一种: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亚乙烯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酯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丁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丁酸丙酯、丁酸丁酯、γ-丁内酯、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

如上所述电解质中,至少含有下列化合物中的一种:六氟磷酸锂、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双(氟磺酰)亚胺锂、三氟甲基磺酸锂、高氯酸锂、四氟硼酸锂、双草酸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六氟磷酸钠、四氟硼酸钠、高氯酸钠、n,n,n,n-四甲基六氟磷酸铵、n,n,n,n-四乙基六氟磷酸铵、n,n,n,n-四丁基六氟磷酸铵、n,n,n-三甲基-n-乙基六氟磷酸铵、n-甲基-n,n,n-三乙基六氟磷酸铵、n,n,n,n-四甲基四氟硼酸铵、n,n,n,n-四乙基四氟硼酸铵、n,n,n,n-四丁基四氟硼酸铵、n,n,n-三甲基-n-乙基四氟硼酸铵、n-甲基-n,n,n-三乙基四氟硼酸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解质浓度范围在0.5mol/l~2mol/l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解液用于锂电池、钠电池、电容器、混合超级电容器、赝电容器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电解液的配方中,含有0%~5%的添加剂。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解液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丰富了电解液溶剂种类,在调配电解液时,可选性更灵活;

2.电化学性能优良,特别在磷酸铁锂、钛酸锂材料制成的扣电中,一些电解液配方,如实施例3所示,能使材料的容量更易完全发挥且稳定性良好;

3.草酸衍生物类的沸点较碳酸酯类高,能够在高温工作环境下使用的电解液中应用。这里所说的高温工作环境,是指40-80℃的环境下。应用在乘用车、大巴车上的动力电池,储能上应用的蓄电池,在夏天高温天气时,都会有“过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配制的电解液,用于镍钴锰三元富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

图2为实施例2配制的电解液,用于镍钴锰三元富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图3为实施例3配制的电解液,用于钛酸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循环曲线;

图4为实施例4配制的电解液,用于钛酸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

图5为实施例5配制的电解液,用于钛酸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

图6为实施例6配制的电解液,用于磷酸铁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

图7为实施例7配制的电解液,用于磷酸铁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

图8为实施例8配制的电解液,用于磷酸铁锂材料制成的扣电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9.5g,碳酸二甲酯0.5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镍钴锰三元富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1所示。

实施例2: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9.5g,碳酸丙烯酯0.5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镍钴锰三元富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2所示。

实施例3: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3g,碳酸二甲酯4g,碳酸丙烯酯3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钛酸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循环曲线如图3所示,钛酸锂材的理论克容量是175mah,由图3可知,在实施例3中应用的电解液,使得钛酸锂的克容量基本完全发挥,接近175mah;在20个循环过程中,无衰减迹象。

实施例4: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3g,碳酸二甲酯4g,碳酸丙烯酯3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钛酸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

实施例5: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2.5g,碳酸二甲酯5g,碳酸丙烯酯2.5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钛酸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5所示。

实施例6: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3g,碳酸二甲酯4g,碳酸丙烯酯3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6所示。

实施例7: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化合物3g,碳酸二甲酯4g,碳酸丙烯酯3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7所示。

实施例8:在无水惰性气氛下,将草酸二乙酯3g,碳酸二甲酯4g,碳酸丙烯酯3g混合,然后慢慢加入1.5g六氟磷酸锂。搅拌使六氟磷酸锂溶解,得到电解液。

以磷酸铁锂材料为正极,金属锂片为负极,pp/pe复合膜为隔膜,配合上述电解液,做成纽扣电池(外形直径20mm,厚度3.2mm)。充放电曲线如图8所示。

表1实施例制得的电解液性能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