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8544发布日期:2020-04-03 18:42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生产及货物运输中电动液压车逐级替代以往机械式液压车,电动液压车电缆使用环境中会接触矿物油,需要电缆具有耐油、耐高温、柔软、耐磨性能。目前的液压车电缆由导体、绝缘层、加强层三部分构成在使用过程中抗拉性能和扭转性能差,使用寿命短,结构简单,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提高电缆耐油、耐高温、柔软、耐磨、耐扭性能和抗拉性能,解决目前液压车电缆耐磨、抗拉、抗扭性能不足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由内至外依次为复合导体、内绝缘层、加强层和外绝缘层;其中,所述复合导体包括7组导体组和6束铜箔丝束;7组所述导体组按照1+6的方式正规绞合;所述6束铜箔丝束分别设置在位于外层的6组所述导体组与位于中心的1组所述导体组之间形成的6个空隙处。

所述加强层为均匀分布于所述内绝缘层外部的加强纤维。

所述加强层的所述加强纤维不少于15根,相邻加强纤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

所述加强层的所述加强纤维为凯夫拉纤维。

所述导体组包括7股导体单元;

所述7股导体单元按照1+6的方式正规绞合。

所述导体组的每股导体单元采用40根铜丝按照1+7+13+19的结构排列。

所述内绝缘层为辐照耐高温聚乙烯材料;

所述外绝缘层为低烟无卤辐照聚烯烃绝缘料。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中,所述内绝缘层和所述外绝缘层采用由串挤挤塑机串挤的生产方式。

将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小孔的圆环设置在外绝缘层挤出机头前,将加强纤维一一穿过小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内绝缘层表面。

辐照所述内绝缘层和所述外绝缘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电缆导体的导体组采用1+6的结构,电缆的结构更加的稳定;6束铜箔丝束分别设置在位于外层的6组导体组与位于中心的1组导体组之间形成的6个空隙处,对称放置,导体受力均匀,增加了电缆的抗拉性能和抗扭性能。

2、本发明的电缆结构内绝缘与外绝缘间隔均匀嵌入加强纤维,提高了电缆的机械强度。加强纤维优选凯夫拉纤维,该纤维具有极好的抗拉能力。

3、本发明的加强纤维排列的根数不低于15根,可以确保电缆的抗拉性能与扭转性能;加强纤维相邻距离不小于2mm,可以使内外绝缘层除加强纤维之外的地方均粘连形成整体,从而在提高绝缘层的机械强度的同时,保证电缆的整体电性能和绝缘性能。

4、本发明的每个导体组的7个导体单元也采用1+6的方式正规绞合,结构更加稳定。

5、本发明的导体单元采用40根铜丝按照1+7+13+19的结构排列,结构更加稳定。

6、本发明的电缆结构内绝缘采用电性能优异的辐照耐高温聚乙烯材料,外绝缘采用具有耐油、耐高温、柔软、耐磨的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料,既保证电缆电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高温、柔软、耐磨性能。

7、本发明的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采用串挤的方式,使电缆的绝缘层更加紧密,减少杂质,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

8、本发明将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小孔的圆环设置在外绝缘层挤出机头前,将加强纤维一一穿过小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内绝缘层表面,使电缆整体受力均匀,增加抗拉抗扭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为:

复合导体100、导体组110、铜箔丝束120、内绝缘层200、加强层300、外绝缘层40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一种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由内至外依次为复合导体100、内绝缘层200、加强层300和外绝缘层400;所述复合导体100包括7组导体组110和6束铜箔丝束120;7组所述导体组110按照1+6的方式正规绞合;所述导体组110包括7股导体单元,按照1+6的方式正规绞合;所述每股导体单元采用40根铜丝按照1+7+13+19的结构排列;通过上述方式排列的导体结构更加紧密稳定。

见图1,上述6束铜箔丝束120分别设置在位于外层的6组所述导体组110与位于中心的1组所述导体组110之间形成的6个空隙处,增加电缆的抗拉性能;铜箔丝束分6组对称绞合,铜丝受力均衡,增加抗扭性。

仍见图1,所述内绝缘层200包裹复合导体100,所用材质为辐照耐高温聚乙烯材料,具有优异的电性能;所述加强层300为均匀分布于所述内绝缘层200外部的加强纤维。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纤维为凯夫拉纤维,加强纤维不少于15根,增加了电缆的抗拉性能与扭转性能;相邻加强纤维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m,这样除加强纤维外的地方,内外绝缘层粘连在一起,成为一个绝缘整体,从而确保了提高了电缆的电性能,绝缘性能,以及绝缘层的机械强度。

仍见图1,所述外绝缘层400内表面均匀镶嵌加强层300且与内绝缘层200紧贴,所用材质为为低烟无卤辐照聚烯烃绝缘料,具有耐油、耐高温、柔软、耐磨的效果。

上述内绝缘层200和外绝缘层400采用串挤的方式连续挤出,使电缆的绝缘层更加紧密,减少杂质,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

本实施例的电缆所用材料均为无卤材料,电缆导体的长期最高温度125℃,电缆最低使用环境温度-40℃,电缆具有耐油、耐高温、柔软、耐磨、低烟无卤性能。

本实施例还包括电动液压车柔性耐扭抗拉软电缆的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如图1的电缆结构;

步骤二:制备复合导体100。准备1960根丝径为0.18mm的铜丝导体,分成49份,每份40根。同时准备6束铜箔丝。

导体单元由40根丝径为0.18mm的铜丝先分层束绞,按照1+7+13+19的结构排列,按照左向束绞,束绞节距不超过10~12倍,然后按照1+6的结构进行第一次正规复绞组成导体组110,绞向采用右向绞合,节距控制在10~12倍;组成的导体组110按照1+6结构进行第二次正规复绞,且与铜箔丝束120进行复绞,绞向采用左向绞合,节距控制在8~10倍;电缆采用两遍复绞的形式且复绞方向相反,有效对消导体之间的应力,使电缆的更加柔软,增加导体的弯曲扭转寿命。

步骤三:在复合导体100外采用串挤挤塑机串挤的生产方式挤出内绝缘层200和外绝缘层400。在外绝缘层400挤出机头前增加外表面均匀分布有小孔的圆环,凯夫拉纤维一一穿过小孔确保均匀分布于内绝缘层200表面,使电缆整体受力均匀,增加抗拉抗扭性能。

步骤四:辐射内绝缘层200和外绝缘层400,由于按照上述结构布置的电缆,其内绝缘层200与外绝缘层400紧密粘连,只需要进行一次辐射,提高生产效率,节省能源。辐照参数为:能量2.5mev,束下道数12,剂量设定1.2m/min/ma;能使绝缘抗张强度不小于12.5mpa、断裂伸长率不小于200%。热延伸不大于200%。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