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锂电池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0270发布日期:2019-08-20 23:41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锂电池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锂电池外壳。



背景技术:

锂电池能量高、安全性好、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污染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精密仪器、电动工具、电动车辆、航空航天、通讯工程等领域。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外壳及电池外壳内的正极、集流体、隔膜、电解液及负极,电池外壳主要用于保护电池内部电芯,防止外界氧气及水分等与电池内部接触。

现有的锂电池外壳,在防震、防腐蚀性能上都不能让人满意,接触到外部酸性或电解液泄露时,外壳容易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同时,锂电池外壳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有优良的散热性,来防止当锂电池工作产生热量时,温度集聚过高。再次,现在的锂电池在工作时,容易被外界电磁辐射干扰,从而影响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新型锂电池外壳。

一种锂电池注液装置,包括顶盖、底座、外壳体、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散热条、电线连接口,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凸槽、第二凸槽、通风孔,所述内壳体包括屏蔽层、防腐蚀膜、固定杆底座、固定杆顶部、锂电池底板、三角形加强筋、矩形加强筋。所述屏蔽层由3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石墨烯层、陶瓷层、树脂保护层。所述固定杆底座焊接在内壳体上,所述屏蔽层设置在防腐蚀膜外侧,所述锂电池底板设置在三角形加强筋和矩形加强筋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比外壳体的外径更大,且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设置于顶盖与底座之间,且采用乙烯基脂作为材料 。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槽有3条,呈矩形结构,都设置在外壳体的其中一面,凸槽之间呈平行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槽有4条,为半圆管状结构,都设置在外壳体的其中一面,每条凸槽之间呈平行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条为矩形,在顶盖上分为2行排列,共有8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孔为圆形,分为两列,每列4个,平行设置在第二凸槽的两侧。可以通过手动拉伸,来控制通风孔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膜设置在屏蔽层内侧,厚度为1.5mm-2.0mm,材质为玻璃钢。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层紧贴在内壳体上,且分为石墨烯层、陶瓷层、树脂保护层总共3层屏蔽结构。石墨烯层的厚度为1.0mm-1.4mm,陶瓷层的厚度为0.4mm-0.6mm,树脂保护层的厚度为0.6mm-0.8mm。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加强筋设置在内壳体底部,分布在矩形加强筋两侧,共有2个,都为正三角形稳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拥有优秀的防震性能,比普通的锂电池外壳更坚固耐用,散热条、通风孔、固定杆底座、固定杆顶部的设置,使得本装置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外部酸液和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对外壳的腐蚀,也可以屏蔽电磁信号对锂电池本身的干扰,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外壳的内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外壳的顶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锂电池外壳的屏蔽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顶盖,11-散热条,12-电线连接口,2-底座,3-外壳体,4-第一凸槽,5-第二凸槽,6-通风孔,7-屏蔽层,8-防腐蚀膜,9-固定杆底座,10-固定杆顶部,20-内壳体,21-锂电池底板,22-三角形加强筋,23-矩形加强筋,71-石墨烯层,72-陶瓷层,73-树脂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4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顶盖1、底座2、外壳体3、内壳体20。其特征在于,顶盖1包括散热条11、电线连接口12,外壳体20包括第一凸槽4、第二凸槽5、通风孔6,内壳体20包括屏蔽层7、防腐蚀膜8、固定杆底座9、固定杆顶部10、锂电池底板21、三角形加强筋22、矩形加强筋23。所述屏蔽层7由3层结构组成,分别为石墨烯层71,陶瓷层72,树脂保护层73。所述固定杆底座9焊接在内壳体20上,所述屏蔽层7设置在防腐蚀膜8外侧,所述锂电池底板21设置在三角形加强筋22和矩形加强筋23顶端。

具体地,顶盖1比外壳体21的外径更大,且采用铝合金作为材料。当该锂电池外壳不慎掉落时,可以防止外壳体与地面接触,从而防止锂电池损伤。铝合金材质有较高的硬度,减小顶盖被摔坏的危险,同时比较轻便、便于携带。

具体地,外壳体3设置于顶盖1与底座2之间,且采用乙烯基脂作为材料。该材料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能,可以避免来自外部的酸性物质腐蚀外壳体,且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一凸槽4有3条,呈矩形结构,都设置在外壳体3的其中一面,凸槽之间呈平行排布。第一凸槽4可以增大外壳体3的表面面积,使得外壳体4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第二凸槽5有4条,为半圆管状结构,都设置在外壳体3的其中一面,每条凸槽之间呈平行排布。第二凸槽5的设置,增大了外壳体3的摩擦系数,减小人携带时从手里滑落的风险。

具体地,散热条11为矩形,在顶盖上分为2行排列,共有8个。散热条11可以使得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降低整个锂电池外壳的温度。

具体地,通风孔6为圆形,分为两列,每列4个,平行设置在第二凸槽5的两侧。通风孔6可以使锂电池外壳内外空气流通,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具体地,防腐蚀膜8设置在屏蔽层7内侧,厚度为1.5mm-2.0mm,材质为玻璃钢。当锂电池发生电解液泄露事故时,防腐蚀膜8可以防止电解液对整个锂电池外壳的腐蚀。

具体地,屏蔽层7紧贴在内壳体20上,且分为石墨烯层71、陶瓷层72、树脂保护层73总共3层屏蔽结构。石墨烯层71的厚度为1.0mm-1.4mm,陶瓷层72的厚度为0.4mm-0.6mm,树脂保护层73的厚度为0.6mm-0.8mm。三重屏蔽结构可以最大的减少外界电磁信号对锂电池的干扰,保证锂电池的正常工作运行。

具体地,三角形加强筋22设置在内壳体20底部,分布在矩形加强筋23两侧,共有2个,都为正三角形稳定结构。三角形加强筋22可以起到固定锂电池底板21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在于:本装置防震性能优秀,坚固耐用,比普通的锂电池外壳更坚固耐用,散热条、通风孔、固定杆底座、固定杆顶部的设置,使得本装置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外部酸液和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对外壳的腐蚀,也可以屏蔽电磁信号对锂电池本身的干扰,保证电池的充放电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