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6508发布日期:2019-10-09 05:3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动式接触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连接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动式接触件。



背景技术:

目前浮动式电连接器接触件常用的有梅花触头式,这种连接方式与传统的刚性连接相比,实现了X、Y两向的浮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制造以及装配难度,在断路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动。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满足浮动的前提下,他的体积尺寸大,载流不稳定、发热量大,只能在X\Y两向浮动,并且浮动量小,这使他们在适用广度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新的浮动式接触件,该接触件接触点多,能够实现X\Y\Z三向浮动,并且浮动范围大,在取消外力时,能够自动复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动式接触件,包括连接环套和与之轴向轴向上静连接的插孔下体,所述连接环套内与插孔下体之间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与连接环套之间设置有闭环的第一弹性部件,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闭环的第二弹性部件,所述连接套与插孔下体之间设置有闭环的第三弹性部件,连接套的轴线穿过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和第三弹性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环槽,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内环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内环槽,每一个内环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环槽,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外环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外环槽,每一个外环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与插孔下体相对应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弹性部件设置在环形凹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均为弹簧体结构,弹簧体的首尾相连构成闭环的环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体结构的簧圈形状可以为椭圆型、D字型或者等腰三角形中的任一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第三弹性部件相互之间大小不一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与插孔下体为金属结构,所述连接环套为塑料结构或者金属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接触件接触点多,在满足规定的电气性能要求下,能够实现X\Y\Z三向浮动,并且浮动范围大,在取消外力时,能够自动复位。这就显著的提高了连接器的浮动范围以及适用范围,减小了零件制造难度与装配难度,降低零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插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闭环的弹性部件;

其中:1是连接套,2-1是第二弹性部件,2-2是第一弹性部件,2-3是第三弹性部件,3是插孔下体,4是连接环套,5是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结构有三部分,插孔下体、连接套和连接环套,三者处于同一轴线上,其中插孔下体与连接环套固定连接,连接套设置在插孔下体与连接环套之间,且连接套设置在连接环套内。

本实施例中的插孔下体3通常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铜合金,插孔下体3和导线之间的连接既可采用开压接孔直接进行冷压方式,也可采用螺纹孔或螺柱与铜管端子连接。

连接套1通常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铜合金。连接套内部、外圆、端面开槽,开槽个数根据实际需求而定,用于装载接触环簧。连接套1口部倒角,以起到导向的作用。连接套1表面应进行导电防护处理(如镀银)。连接套是起连接插针与插孔下体之间的载体作用。

连接环套4主要起组合整个插孔的作用及对插孔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起到X\Y\Z三个方向的浮动限位作用。材料可以是金属件,也可以是塑料件。

本实施例中最关键的就在于采用弹性部件实现整个连接接触件是可以浮动的。首先,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弹性部件均为弹簧结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弹性需求以及安装需求,弹簧结构的簧圈形状可以是椭圆型截面接触簧、D字型截面接触簧、等腰三角形截面接触簧中任意一种。弹簧结构的首尾相连构成一个闭环的环簧结构。

本实施例中分为三个部位设置环簧结构,环簧的结构如图3所示:

首先,在连接套的内壁面上设置一个闭环的内环槽,内环槽沿着内壁面垂直于轴线径向设置将环簧也即是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内环槽内。根据整个接触件载流量大小及空间大小,可以选择在连接套内设置多个内环槽,同时也设置多个环簧。

其次,在连接套的外壁面上设置两个闭环的外环槽,外环槽沿着外壁面垂直于轴线径向设置将环簧也即是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外环槽内,使得第一弹性部件套在连接套的外表面上。

最后,连接套与插孔下体相对应的端面上设置一个环形的凹槽,环形的凹槽内设置环簧也即是第三弹性部件,环形凹槽和第三弹性部件中心对称设置在端面上。相当于连接套与插孔下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弹性部件。

本实施例中,三处环簧的大小结构相互之间不一致,所起到的功能作用也不一致:

首先,如图2所示的插针结构插入到连接套内时,插针穿过第二弹性部件的环簧,环簧最小内径小于插针所穿过部分的尺寸,使得第二弹性部件产生弹性变形,形成插针和第二弹性部件之间,以及第二弹性部件和连接套之间紧密可靠的接触。因为连接套和插针所穿过部分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所以第二弹性部件可以给插针提供在圆周上轻微的浮动空间。

其次,第一弹性部件是连接套与连接环套的连接件,起到支撑与圆周大浮动的作用,能够在撤出外力时起到良好的复位作用;因此当插针插入连接套内与第二弹性部件接触的时候,插针的轴线和连接套的轴线出现平行偏离(X和Y任一方位),其偏离距离大于插针与连接套之间的间隙时,连接套带动第一弹性部件一起发生偏离,连接套外圈与连接环套内壁缝隙小的一侧,其部位的第一弹性部件变形就大,其它部位受力变形逐渐减少,当插针从连接套中拔出时,外力消失,第一弹性部件圆周上的变形压力进行均衡,使得连接套移至初始位置(连接套的轴线和连接环套的轴线重合),从而实现X\Y两向的浮动。

最后,第三弹性部件是在连接套与插孔下体之间,当连接环套将连接套、第一、第三弹性部件与插孔下体组合一起后,连接套在连接环套内腔,不仅能在X、Y圆周方向活动,还能在Z方向上下活动,由第三弹性部件作为连接和支撑连接套和插孔下体的载体,初始状态第三弹性部件已承受一定的压缩量,当插针插入连接套与第二弹性部件接触的时候,插针的轴线和连接套的轴线出现角度偏离(非平行情况是最普遍状态),插针带动连接套进行角度偏转,则连接套在连接环套内出现倾斜,起初预留的Z方向的间隙就是为连接套所能倾斜产生Z方向的浮动空间,第三弹性部件是具有弹性的环簧,所以在连接过程中,第三弹性部件一方面提供良好的电气连接,另一方面起到Z方向的弹性浮动;

本实施例将第二弹性部件的环簧、第一弹性部件的环簧、端面的第三弹性部件的环簧与连接套、插孔下体、连接环套进行装配、组成插孔组件。插孔组件与插针匹配,形成接触对元件。当插针插入插孔组件后,第二弹性部件的环簧与插针充分接触,保证了接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端面的第三弹性部件的环簧在受到插针的轴线与连接套的轴线出现角度偏离的作用力时,产生变形,实现Z向的浮动;第一弹性部件的环簧受到插针的轴线与连接套的轴线出现平行偏离时,产生变形,实现X\Y两向的浮动。当插针拔出,外力取消时,端面接触簧与外接触簧能够实现自动复位。保证了电流和信号的连续传输。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