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和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8103发布日期:2019-11-12 22:5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和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和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反射光路调节装置的工作目标是通过控制反射镜片,在两个镜像相对的调节装置中形成稳定的反射光路。由于空间狭窄而步进电机数量多,大量的电源线与信号线的线路连接是难点。原有的电机信号线与动力线直接通过航插与装置外部相连,这种电极连接方式有两点不足,一是可靠性差,二是难以实现反射光路调节装置的自动化拆装、转运以及接电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有效提高了对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安装平台,通过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的对接,实现了快捷导通。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包括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所述的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的相对接平面上匹配地设置有多组相对应的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所述的平面电极相对固定连接座的对接面突出设置,所述的活动接电座上构造有容纳腔,所述的弹簧探针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且端部露出活动接电座的对接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分别设置有载板,所述的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对应插接固定在所述的载板上,所述的载板构造有阶梯孔,或者为两个上下叠合的且具有不同孔径定位孔的载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呈阵列排布。

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安装平台,包括可垂直对接配合的固定部和转运部,以及接电组件,所述的固定接电座和活动接电座匹配地分别与固定部和转运部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部和转运部上下竖直定位后于其间构造有操作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底固定板以及与所述的底固定板固定连接的两个侧壁板,所述的转运部包括转运板和与所述的转运板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侧板,所述的支撑侧板与所述的侧壁板对应插接并形成所述的操作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接电座和活动接电座对应固定在支撑侧板和侧壁板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侧壁板上形成有允许所述的支撑侧板插入其中或者限位其中的定位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的侧壁板的内侧分别构造有限位台,在所述的侧壁板的前后两端顶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块,所述的支撑侧板匹配地卡装入限位台和定位块构成的对接口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撑侧板下端形成有倒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平面电极为圆形,其直径为弹簧探针的探针直径的3倍或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采用内隐式弹簧探针和凸出式平面电极设计,有效提高了对接的稳定性,保证电连接效果,提高容错性。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光路调节装置的安装平台,由相对固定安装的固定部和可通过自动化操作拆装、转运的转运部组成,自动化操作机构将转运部竖直放置在固定部上完成对接。将接电组件的弹簧探针固定安装在转运部上,将相对可靠性更高的平面电极固定安装在固定部上,可以在装置拆装的同时完成电路的切断和连接功能。所述的平面电极和弹簧探针分别各自对应于控制器和步进电机等执行机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活动接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多触点多路连接式安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活动部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包括活动接电座1和固定接电座2,所述的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的相对接平面上匹配地设置有多组相对应的弹簧探针11和平面电极21,优选地,所述的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呈阵列排布,其中,所述的平面电极相对固定连接座的对接面突出设置,所述的活动接电座上构造有容纳腔,所述的弹簧探针固定设置在容纳腔内且端部露出活动接电座的对接面。

对接面可为整体平面,或者其他形状的对接结构,一般来说,至少部分区域为平面以实现整体式上下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的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采用内隐式弹簧探针和凸出式平面电极设计,有效提高了对接的稳定性,保证电连接效果,提高容错性。对接效果主要靠母头的大面积平面电极,由于转运对接时每次转运都可能有误差,所以电极对接的时候要有误差裕量,这个平面电极的大小就是根据转运部的对接精度设定的,如果转运对接精度更低,则需要设计更大的平面电极母头来对接弹簧公头,当然为了避免相邻电极短接,需要将相邻电极的间距也对应拉大。

本实用新型舍弃常规的浮动结构设计,弹簧电极本身带有压缩量,比如弹簧电极的弹簧头长度5毫米,压缩量是3mm,把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的扣合精度可以控制的足够高,扣合缝隙也就是几个到几十个μm之间,即可保证可靠对接,避免弹簧电极超过压缩量损坏,同时将弹簧电极头沉入对接面2.2mm,这样即使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完全扣合压缩量也只有2.8mm。

具体地,活动接电座和固定接电座分别包括具有装配腔的基体,与基体固定连接的载板,所述的弹簧探针和平面电极对应插接固定在所述的载板上。所述的载板上设置有阶梯孔,或者为两个上下叠合的且具有不同孔径定位孔的载板12和载板13。

即,弹簧探针固定在绝缘材质的载板上是直接插进去的,弹簧探针从正面往背面插,因为有阶梯孔或者实质上构成阶梯孔,所以会卡在阶梯孔内,电极连接的时候弹簧的力也是从正面往背面压,所以比较可靠,不会脱落。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触点多路连接式安装平台,包括竖直方向可装配或分离的固定部3和转运部4,以及多触点多路连接式接电组件,所述的活动接电座1和固定接电座2上下对应并分别固定设置在转运部和固定部上

所述的平面电极为圆形,其直径为弹簧探针的探针直径的3倍或以上。采用大接触面积的平面电极设计,有效提高其容错率。其中,所述的活动接电座1和固定接电座2对应固定在支撑侧板和侧壁板的外侧,设置在外侧,安装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光路调节装置的安装平台,由相对固定安装的固定部和可通过自动化操作拆装、转运的转运部组成,自动化操作机构将转运部竖直放置在固定部上完成对接。将接电组件的活动接电座固定安装在转运部上,将相对可靠性更高的平面电极的固定接电座固定安装在固定部上,可以在装置拆装的同时完成电路的切断和连接功能。所述的平面电极和弹簧探针分别各自对应于控制器和步进电机等执行机构电连接。

采用多触点连接的弹簧电极结构有效的加大了光腔电路对接时的允许误差,即使对接时偏移到最大误差值,线路仍然保持可靠连接。而且该电极结构的触电数量、探针大小、压缩量均可定制,母头大小也可以根据机械结构误差允许范围进行修改设计,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另外,弹簧探针对平面电极的可靠压紧借助的是转运组件自身的重力,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所述的固定部和转运板上下竖直定位后构造有操作腔。优选地,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底固定板41以及与所述的底固定板固定连接的两个侧壁板42,如为U型结构,所述的转运部包括转运板31和与所述的转运板固定连接的支撑侧板32,所述的支撑侧板与所述的侧壁板对应插接并形成所述的操作腔。即,所述的固定部包括开口朝上的C型固定板,所述的转运板为对应开口朝下的C型板,所述的转运板的两侧边与所述的固定板的两侧边对应插接。

其中,为实现对接,所述的侧壁板上形成有允许所述的支撑侧板插入其中或者限位其中的定位槽。或者,两个所述的侧壁板的内侧分别构造有内侧较外侧低的限位台34,在所述的侧壁板的前后两端顶部分别固定有定位块33,所述的支撑侧板匹配地卡装入限位台和定位块构成的对接口内。

固定部和转运部间构成插装腔或对接口,便于叉车等自动化工装叉取作业,优选地,在底部内侧都加工倒角以提高叉装便利性,而且利用扣合对接的方式实现固定部和转运部的配合,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固定部通过两排螺钉安装在光学平台上,固定部上部有带倒角的槽和支撑侧板下部的倒角设计便于转运板扣合对接。借助装置自身重力完成内外部分对接操作,并在拆装的同时完成电路的切断和连接功能。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