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7705发布日期:2020-02-14 17:15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但传统的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连接端子上对于导线的固定过程中,为确保连接的稳定,仍需要通过使用螺母进行固定或者进行进行压线,操作较为不便,增加了安装所需的时间,实用性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连接线用的连接端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线孔,且第二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内部皆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限位块,且第一壳体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皆设置有插针外壳,所述插针外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皆设置有弹力条,所述弹力条的两端皆延伸至插针外壳的内部,且弹力条的两端皆与插针外壳的内壁贴合,所述插针外壳底部的一侧皆设置有插管,且插针外壳的底部皆均匀设置有夹持片,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护壳,且护壳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护壳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两侧的固定孔皆设置有两组,且固定孔以第一壳体的中点处为中轴线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护壳两端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散热孔,且护壳两侧的散热孔皆设置有十一组。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通孔设置有两排,且每排通孔皆设置有十二组。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皆设置有防滑槽。

优选的,所述接线孔的内侧皆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安装有插针外壳、固定块、弹力条、插管与夹持片组成的插针机构,通过插针机构内部弹力条的设置,与插针外壳与固定块配合是使用,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与连接线固定无需通过拧紧螺栓压线的方式进行固定,利用连接线上的端子对弹力条的挤压,弹力条形变产生的弹力自动对连接线进行固定,安装较为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更高,插针机构内部多组夹持片的设置,通过夹持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形成底部圆形的结构,提高了对母针的固定效果,护壳外侧卡槽的设置,通过卡槽与第一壳体上的卡块配合使用,利用卡合的方式进行安装,使得护壳的安装与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顶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插针机构限位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护壳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中:1、第一壳体;2、固定孔;3、固定螺栓;4、限位块;5、安装槽;6、插针外壳;7、固定块;8、弹力条;9、插管;10、夹持片;11、护壳;12、卡槽;13、通孔;14、第二壳体;15、接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连接器用连接端子,包括第二壳体14,第二壳体14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线孔15,且第二壳体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固定孔2,且固定孔2的内部皆设置有固定螺栓3,第二壳体14通过固定螺栓3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第一壳体1两侧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限位块4,且第一壳体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部皆设置有插针外壳6,插针外壳6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顶部皆设置有弹力条8,弹力条8的两端皆延伸至插针外壳6的内部,且弹力条8的两端皆与插针外壳6的内壁贴合,通过利用连接线上的端子对弹力条8的挤压,弹力条8形变产生的弹力自动对连接线的端子进行固定,插针外壳6底部的一侧皆设置有插管9,且插针外壳6的底部皆均匀设置有夹持片10,第一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护壳11,且护壳11的两侧皆设置有限位块4相配合的卡槽12,护壳11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通孔13。

在本实施中:第一壳体1两侧的固定孔2皆设置有两组,且固定孔2以第一壳体1的中点处为中轴线对称设置,提高了装置安装的稳定性,护壳11两端的顶部均匀设置有散热孔,且护壳11两侧的散热孔皆设置有十一组,提高了装置的散热效果,第一壳体1顶部的通孔13设置有两排,且每排通孔13皆设置有十二组,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第二壳体14的两端皆设置有防滑槽,方便装置的插入,防止手部打滑,接线孔15的内侧皆设置有密封圈,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效果。

工作原理:安装过程中,将插针外壳6、固定块7、弹力条8、插管9与夹持片10组成的插针机构放入到安装槽5的内部,通过安装槽5进行初步限位,然后盖上护壳11进行二次限位,插针机构的顶部通过护壳11顶部的通孔13敞开,护壳11盖上的过程中,通过卡槽12将第一壳体1上的限位块4卡住,对护壳11进行限位,确保通孔13与插针机构的顶部对齐,护壳11安装完成之后,将导线穿过接线孔15进入到第二壳体14的内部,然后将连接线上的端子直接插入到插针机构的内部,利用连接线上的端子对弹力条8的挤压,弹力条8形变产生的弹力自动对连接线的端子进行固定,确保连接线安装的稳定,然后,利用固定螺栓3穿过固定孔2对装置进行固定,装置安装完成,使用过程中将装置插入到母座上,插针伸入到夹持片10之间,利用夹持片10之间对插针的挤压作用进行固定,装置连接完成。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