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结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7699发布日期:2020-02-14 17:15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连结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创作是关于一种连接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进行板对板连接的连结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两个印刷电路板可以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以在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进行讯号的传递。

虽然连接器方便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但是在组装过程中,难免受到外力的冲击而脱落,亦或者在组装过程中,因不容易让连接器的端子对位而导致于损坏端子,进而影响连接器的电气特性。

有鉴于此,本创作提出一种连结器,其用以解决传统连接器所造成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创作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结器,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的公端(或母端)型态与第二连接部的母端(或公端)型态进行连接,以达到让多个印刷电路板连接的目的。

本创作的第二目的是根据前述的连结器,提供卡合臂与卡合槽,藉由卡合臂结合卡合槽,使得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能够稳定的结合与组装。

本创作的第三目的是根据前述的连结器,卡合槽提供出入口,其能够让端子与卡合臂以倾斜的第一角度插入与拔出,用以达成容易组装或拆卸的目的。

本创作的第四目的是根据前述的连结器,藉由卡合臂与卡合槽的机构,可以消除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过程中插入不平整的现象。

本创作的第五目的是根据前述的连结器,藉由端子槽的弹性机制,让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以实现浮动式的连接,不致于在组装过程中因施压过量的力而破坏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电性特性。

本创作的第六目的是根据前述的连结器,第二连接部可以提供单边、双边或是多边的端子槽与卡合槽,用以连接单边、双边或是多边的端子与卡合臂。

为达到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本创作提供一种连结器是连接主板与子板。连结器包含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包含多个端子与一卡合臂。第一连接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这些端子与卡合臂。这些端子的一端电性连接子板。卡合臂自第一容置空间内部延伸至第一容置空间外部,且在第一容置空间外部的卡合臂形成连接端。第二连接部包含多个端子槽与一卡合槽。第二连接部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以容置这些端子槽与卡合槽。这些端子槽的一端电性连接主板及这些端子槽的另一端供电性连接这些端子的另一端,以及卡合槽供耦合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部能够以第一角度结合第二连接部,使得这些端子电性连接这些端子槽,且在这些端子电性与这些端子槽维持电性连接的状态下,藉由施加外力让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一角度改变至第二角度,让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接近或同一平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创作提供的连结器,可以在公端部与母端部的组装过程轻易的进行安装,也可以避免公端部与母端部之间受外力驱使而脱离连接状态。本创作提供公端部(或母端部)可以从一个角度插入母端部(或公端部),以在例如狭小的组装空间进行安装,又在插入完成之后,藉由外力改变公端部(或母端部)的角度,而让公端部与母端部可以扣合在同一个平面。前述插入动作的反向动作,也可以实现解除公端部与母端部的结合状态。

本创作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将通过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呈图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创作一第一实施例的连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卡合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卡合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c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卡合槽与连接端的耦接示意图。

图4a与图4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结合状态示意图。

图5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端子槽的侧面剖视图。

图5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端子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创作一第二实施例的连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创作一第三实施例的连结器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子板

4主板

10、10’、10”连结器

12、12’第一连接部

122端子

124、124’卡合臂

1242连接端

1244插入斜面

1246退出斜面

14、14’第二连接部

142端子槽

1422弹性部

1424接触部

1426固定部

144、144’卡合槽

1442出入口

1444旋转开口

1446结合面

θ1第一角度

θ2第二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创作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藉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创作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在本创作中,是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创作的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的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多个。

在本创作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多个要件的一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组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请参考图1,是本创作一第一实施例的连结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连结器10连接子板2与主板4,子板2与主板4可为印刷电路板。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结器10是连接两个子板2为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连结器10可以设计成只连接一个子板2。

连结器10包含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是以公端型态与第二连接部14是以母端型态为例说明,只要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4可以进行连接。

一并可以参考图2,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连接器的俯视图。在图2中,第一连接部12包含四个端子122与二个卡合臂124。第一连接部12的内部形成第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这些端子122与卡合臂124。又,这些端子122的一端电性连接子板2,用以传递在子板2的电讯号,例如这些端子122的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子板2。卡合臂12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容置空间内,另一端则自第一容置空间内部延伸至第一容置空间外部。其中,第一容置空间外部的卡合臂124形成连接端1242(一并可参考图3a),且连接端1242是朝向端子122的方向进行延伸,具有连接端1242的卡合臂124类似l型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卡合臂124是设置在四个端子122的二侧及连接端1242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值得注意的是,连接端1242还包含插入斜面1244与退出斜面1246。在本实施例中,插入斜面1244形成在连接端1242的前缘和退出斜面1246形成在连接端1242的后缘。插入斜面1244的面积大于退出斜面1246的面积,以利顺利的滑入卡合槽144或自卡合槽144退出,另外,根据插入斜面1244与退出斜面1246的倾斜的方向,可以配合卡合槽144的出入口1442决定连接端1242在哪一个角度可以插入或是退出。

第二连接部14包含四个端子槽142与卡合槽144。

第二连接部14形成第二容置空间以容置四个端子槽142与卡合槽144。一并参考图5a,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端子槽的侧面剖视图。在图5a中,四个端子槽142的一端1426(称为固定部)分别的电性连接主板4,以传递主板4的电讯号,而四个端子槽142的另一端1424(称为接触部)电性连接端子122的另一端。又,端子槽142还具有弹性部1422,其设置在固定部1426与接触部1424之间,其弹性部1422的形状为多曲面的弯折形状,以供端子122与端子槽142接触时,能藉由固定部1426的单端连接形成浮动结构提供一弹性力,以便于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一并可以参考图5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端子槽的立体示意图。在图5b中,接触部1424为夹式结构(例如为y字形),且夹式结构在z轴方向的连接面积较大,可有利于结合时不受到前述插入角度或脱离角度的影响,换言之,在改变角度的过程中,仍可维持电性连接。

卡合槽144能够耦合连接端1242。一并可以参考图3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卡合槽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b中,卡合槽144的形状是以圆柱凹槽为例说明,用以适配圆柱体的连接端1242,若卡合槽144的外缘的距离大于或等于二个连接端124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时,则连接端1242将被限制在卡合槽144。卡合槽144形成出入口1442与旋转开口1444。出入口1442连通旋转开口1444。出入口1442的开口能够让卡合臂124以第一角度θ1插入与拔出,换言之,卡合臂124能够倾斜插入。由于旋转开口1444提供一个旋转空间,使得除容置连接端1242之外,也能够让圆柱体的连接端1242可以自由的在旋转开口1444内转动,一并参考图3c,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卡合槽与连接端的耦接示意图。在图3c中,卡合槽144另外形成结合面1446,以能够让连接端1242滑入旋转开口1444或自旋转开口1444滑出。

一并参考图4a与图4b,是说明本创作图1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结合状态示意图。其中,在图4a中,是表示第一连接部12以第一角度θ1插入出入口1442,并进一步在插入至旋转开口1444之后,第一连接部12通过卡合臂124与卡合槽144结合第二连接部14,使得四个端子122电性连接四个端子槽142,并让连接端1242卡扣在卡合臂124,此外,在四个端子122与四个端子槽142维持电性连接的状态下,藉由施加外力让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4之间的第一角度θ1改变至第二角度θ2,让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4设置在接近或同一平面。

请参考图6,是本创作一第二实施例的连结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中,连结器10’包含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4’,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卡合臂124’与卡合槽144’设置的位置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臂124’设置在中间二个端子122之间和连接端1242是朝向端子122。若卡合槽144’的二内缘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二连接端1242的顶部之间的距离,则可将卡合臂124’限制在卡合槽144’。

请参考图7,是本创作一第三实施例的连结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7中,连结器10”也具有第二实施例所提及的第一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4’,其与第二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端子122的数量由第二实施例的偶数(4个)调整为奇数(5个),为便于区别说明,将第二实施例中偶数的端子122的类型称之为对称端子,而将第三实施例中奇数的端子122的类型称之为非对称端子。然而,不管是对称端子的实施态样或是非对称端子的实施态样,卡合槽144’都不会单独出现在第二连接端14的二侧(这是属于第一实施态样),而是出现在任意二个端子122之间。换言之,不管卡合槽144’出现在第二连接端14中央的位置或是在二侧与中央之间的位置,都是属于本创作所欲主张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卡合臂124’的位置是对应卡合槽144’设置的。

虽然本创作的实施例揭露如上所述,然并非用以限定本创作,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创作的精神和范围内,举凡依本创作权利要求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方法及数量当可做些许的变更,因此本创作的专利保护范围须视本说明书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