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快速转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60120发布日期:2020-02-08 00: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快速转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快速转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双电源转换开关按转换时间分为快速转换型和慢速转换型二种,通常快速转换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是由电磁铁或储能机构驱动的,而慢速转换型的是由电机驱动的。本申请意在提供一种快速转换型双电源转换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快速转换装置,所述快速转换装置安装到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机架,所述快速转换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可枢转地安装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与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协作,能够在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运动下旋转,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能够在第一驱动件旋转时旋转,并分别与机架上的第一动触头支架和第二动触头支架协作,从而驱动第一动触头和第二动触头旋转,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在双分位置和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之间切换时,第一驱动件设置成使第二驱动件旋转并驱动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第三驱动件旋转但由于与第二动触头支架之间的空程而不驱动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当双电源转换开关在双分位置和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之间切换时,第一驱动件设置成使第三驱动件旋转并驱动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第二驱动件旋转但由于与第一动触头支架之间的空程而不驱动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时,第一驱动件设置成在第一致动器的驱动下旋转,第二驱动件旋转并驱动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第三驱动件旋转但并不驱动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时,第一致动器设置成在第二致动器的驱动下旋转,第二驱动件旋转并驱动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第三驱动件旋转但并不驱动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时,第一驱动件设置成在第二致动器的驱动下旋转,第二驱动件旋转但并不驱动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第三驱动件旋转并驱动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时,第一驱动件设置成在第一致动器的驱动下旋转,第二驱动件旋转但并不驱动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第三驱动件旋转并驱动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

有利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驱动件上,使得第二驱动件的旋转会带动第一弹簧的旋转,从而使第一弹簧储能,在第一弹簧经过“死点”之后,第一弹簧释放能量,从而带动机架上的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以从双分位置向第一开关接通位置切换或者从第二开关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

有利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三驱动件上,使得第三驱动件的旋转会带动第二弹簧的旋转,从而使第二弹簧储能,在第二弹簧经过“死点”之后,第二弹簧释放能量,从而带动机架上的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以从双分位置向第二开关接通位置切换或者从第一开关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

有利地,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突柱、第二突柱、第一凹槽,第一突柱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二突柱通过第一连杆安装到第一驱动件的枢转轴,并位于第一凹槽内,使得第二突柱能够沿着第一凹槽移动。

有利地,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偏压弹簧,其对第一连杆施加偏压力,从而使第二突柱抵靠第一凹槽的一侧边缘。

有利地,第一驱动件上还设置有第三突柱、第四突柱、第二凹槽,第三突柱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四突柱通过第二连杆安装到第一驱动件的枢转轴,并位于第二凹槽内,使得第四突柱能够沿着第二凹槽移动。

有利地,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二偏压弹簧,其对第二连杆施加偏压力,从而使第四突柱抵靠第二凹槽的一侧边缘。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时,第一致动器通电以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致动器会通过第二突柱拉动第一驱动件,由于第二突柱抵靠第一凹槽的边缘,从而推动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旋转,这使第二驱动件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弹簧的旋转,使第一弹簧储能,在第一弹簧经过“死点”之后,第一弹簧释放能量,从而带动机架上的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以实现从双分位置向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

有利地,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之后,第一致动器失电,并在其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时,第二致动器通电以沿第一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三突柱拉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沿第三方向旋转,这使第二驱动件沿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一弹簧的旋转,使第一弹簧储能,在第一弹簧经过“死点”之后,第一弹簧释放能量,带动机架上的第一动触头支架旋转,以实现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的切换。

有利地,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之后,第二致动器失电,并在其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复位期间,第二致动器会克服第二偏压弹簧对第四突柱的偏压力,使第四突柱沿第二凹槽内移动,从而移动出第二致动器的移动路径,使第二致动器正常复位。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时,第二致动器通电以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致动器会通过第四突柱拉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沿第三方向旋转,这使第三驱动件第二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弹簧的旋转,使第二弹簧储能,在第二弹簧经过“死点”之后,第二弹簧释放能量,从而带动机架上的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以实现从双分位置向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之后,第二致动器失电,并在其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时,第一致动器通电以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致动器会通过第一突柱拉动第一驱动件,从而推动第一驱动件沿第二方向旋转,这使第三驱动件沿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旋转,从而带动第二弹簧的旋转,使第二弹簧储能,在第二弹簧经过“死点”之后,第二弹簧释放能量,从而带动机架上的第二动触头支架旋转,以实现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

有利地,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之后,第一致动器失电,并在其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复位期间,第一致动器会克服第一偏压弹簧对第二突柱的偏压力,使第二突柱沿第一凹槽内移动,从而移动出第一致动器的移动路径,使第一致动器正常复位。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如上所述的快速转换装置。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目的可以得到更好地理解。为了在附图中更好地显示各部件的关系,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时,快速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时,快速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时,快速转换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时,快速转换装置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时,快速转换装置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时,快速转换装置的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图中,将相同的附图标记赋予基本上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和功能的组成部分,并且将省略关于它们的重复描述。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本文中的术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第三方向”等均是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描述的。术语“依次包括a、b、c等”仅指示所包括的部件a、b、c等的排列顺序,并不排除在a和b之间和/或b和c之间包括其它部件的可能性。第一”及其变体的描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部件,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部件”可以写为“第二部件”等。

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

下面,参照图1至图7,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双电源转换开关包括分断单元、机架和快速转换装置。机架安装到分断单元上,分断单元上设置有第一动触头支架、第二动触头支架和静触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分断单元是公知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快速转换装置安装到机架,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致动器1和第二致动器2,优选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均为电磁铁,在通电时仅能从附图中的左侧向附图中的右侧移动,在失电时在各自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快速转换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位于驱动机构和机架之间,用于将驱动机构的力传送到机架,并进而导致动触头支架旋转。传动机构包括可枢转地安装到机架上的第一驱动件3、第二驱动件4和第三驱动件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均是驱动齿轮,第一驱动件与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分别啮合。

第一驱动件3上设置有第一突柱31、第二突柱32和第一凹槽33。第一突柱31固定安装到第一驱动件上,第二突柱32容纳在第一凹槽33中,通过第一连杆(在第一驱动件的背面,未示出)连接到第一驱动件的枢转轴,从而能够沿第一凹槽移动。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一偏压弹簧(未示出),其对第一连杆施加偏压力,从而使第二突柱抵靠第一凹槽的一侧边缘(在附图中显示为右侧边缘)。

第一驱动件上还设置有第三突柱34、第四突柱35、第二凹槽36,第三突柱34固定安装在第一驱动件上,第四突柱35容纳在第二凹槽36中,通过第二连杆(在第一驱动件背面,未示出)安装到第一驱动件的枢转轴,从而能够沿第二凹槽移动。第一驱动件上设置有第二偏压弹簧(未示出),其对第二连杆施加偏压力,从而使第四突柱抵靠第二凹槽的一侧边缘(在附图中显示为右侧边缘)。

机架6上设置有第一弹簧61,第一弹簧61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驱动件4上。具体地,第二驱动件4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1和位于第三凹槽41内的第一突起42,第类似于第二突柱和第四突柱,第一突起42能够沿第三凹槽41移动,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一突起42上。第一弹簧61能够响应于第二驱动件的旋转而旋转储能,并在释放能量之后导致第一动触头支架运动。

机架6上还设置有第二弹簧62,第二弹簧62的一端固定在机架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三驱动件5上。具体地,第三驱动件5上设置有第四凹槽51和第二突起52,类似于第二突柱和第四突柱,第二突起52能够沿第四凹槽51移动,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第二突起52上。第二弹簧62能够响应于第三驱动件的旋转而旋转储能,并在释放能量之后导致第二动触头支架运动。

下面,参考图2至图4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双电源转换开关的工作过程。

图2示出双电源转换开关处于双分位置,其中,省略了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如图2所示,在双分位置,第二突柱32在第一偏压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第一凹槽的右边缘,第四突柱35在第二偏压弹簧的作用下抵靠第二凹槽的右边缘。第一突柱、第二突柱与第三突柱、第四突柱关于第一驱动件的水平中心轴线对称。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一电源接通位置转换时,第一致动器通电,向右平移运动,这会使第一致动器与第二突柱抵接,并通过第二突柱32拉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逆时针旋转,进而导致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顺时针旋转。如图5所示,与第一弹簧61连接的第一突起42位于第三凹槽的下端,从而第二驱动件的顺时针旋转会直接使第一弹簧61旋转运动。当第一弹簧61经过“死点”(指的是第一弹簧延伸穿过第二驱动件的枢转中心以及第一弹簧在机架上的固定点)之后,第一弹簧61会释放所储存的能量,并导致第一动触头支架进行相应的运动,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在第三驱动件顺时针旋转时,如图5所示,与第二弹簧62连接的第二突起52位于第四凹槽的上端,因此,第三驱动件的顺时针旋转不会推动第二弹簧62运动,即第三驱动件中存在一“空程”。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之后,第一致动器失电,并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以准备下一次通电。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时,第二致动器通电以向右平移运动,并通过第三突柱34拉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顺时针旋转,这使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逆时针旋转。如图6所示,在第一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一弹簧61连接的第一突起42位于第三凹槽的上端,因此,第三驱动件的逆时针旋转会推动第一弹簧61运动。当第一弹簧61经过“死点”(指的是第一弹簧延伸穿过第二驱动件的枢转中心以及第一弹簧在机架上的固定点)之后,第一弹簧61会释放所储存的能量,并导致第一动触头支架进行相应的运动,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在第三驱动件逆时针旋转时,如图6所示,与第二弹簧62连接的第二突起52位于第四凹槽内,不与任一末端抵靠,因此,第三驱动件的逆时针旋转不会推动第二弹簧62运动,即第三驱动件中存在一“空程”。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一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之后,第四突柱会位于第二致动器正常复位的路径中。当第二致动器失电后,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此期间,第二致动器会克服第二偏压弹簧对第四突柱的偏压力,使第四突柱沿第二凹槽内移动,从而移动出第二致动器的移动路径,使第二致动器正常复位。应明白,使第四突柱移出第二致动器的移动路径的方式是本领域中公知的,在此仅简单描述,而不再赘述。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向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时,第二致动器通电从而向右运动,并通过第四突柱拉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顺时针旋转,这使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逆时针旋转。如图5所示,与第二弹簧62连接的第二突起52位于第四凹槽的上端,从而第三驱动件的逆时针旋转会直接使第二弹簧62旋转运动。当第二弹簧62经过“死点”之后,第二弹簧62会释放所储存的能量,并导致第二动触头支架进行相应的运动,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在第二驱动件逆时针旋转时,如图5所示,与第一弹簧61连接的第一突起42位于第三凹槽的下端,因此,第二驱动件的逆时针旋转不会推动第一弹簧61运动,即第二驱动件中存在一“空程”。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从双分位置切换到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之后,第二致动器失电,并在其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以准备下一次通电。

当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向双分位置切换时,第一致动器通电以向右平移运动,并通过第一突柱31拉动第一驱动件,使第一驱动件逆时针旋转,这使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顺时针旋转。如图7所示,在第二电源接通位置,与第二弹簧62连接的第二突起52位于第四凹槽的下端,从而第三驱动件的顺时针旋转会直接使第二弹簧62旋转运动。当第二弹簧62经过“死点”之后,第二弹簧62会释放所储存的能量,并导致第二动触头支架进行相应的运动,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在第二驱动件顺时针旋转时,如图7所示,与第一弹簧61连接的第一突起42位于第三凹槽内,不与任一末端抵靠,因此,第二驱动件的顺时针旋转不会推动第一弹簧61运动,即第二驱动件中存在一“空程”。

在双电源转换开关从第二电源接通位置切换到双分位置之后,第二突柱会位于第一致动器正常复位的路径中。当第一致动器失电后,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向左运动,在此期间,第一致动器会克服第一偏压弹簧对第二突柱的偏压力,使第二突柱沿第一凹槽内移动,从而移动出第一致动器的移动路径,使第一致动器正常复位。

以上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换装置及双电源转换开关,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快速转换装置,可以快速实现双电源转换开关在切换,同时保持了产品的良好性能。

而且,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