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储能性太阳能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5356发布日期:2020-04-14 20:3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储能性太阳能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储能性太阳能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软包锂电池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以简化结构;高储能性锂电池是指由多个软包锂电池组合在一起的锂电池模组,高储能性锂电池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现有的高储能性锂电池排布较为松散,导致体积大,而且拆装较为麻烦,必须将整个锂电池拆开才能进行替换,不便于维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拆装简单方便,便于维修的高储能性太阳能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储能性太阳能锂电池,包括底壳、面板、盖板、内板、隔板、分隔架、护板组件和电池组件;面板和盖板分别设置在底壳的前侧和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组件设置在底壳的内部,内板固定在护板组件的上方并设于盖板的下方,隔板设置在底壳的内部并设于护板组件和面板之间,护板组件中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池组合,分隔架设置在两个电池组合之间;所述护板组件包括侧护板、后护板、底护板、线夹条、顶护板、第一中护板和第二中护板;所述内板的下平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侧护板,两个所述侧护板的后侧之间固定有后护板,两个所述侧护板的内侧下方均固定有一个底护板,两个所述底护板的后侧均固定在后护板上,所述后护板的内侧中部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第一中护板和第二中护板,所述第一中护板和第二中护板的上侧固定有顶护板,所述线夹条固定在两个底护板的前侧,所述电池组合包括多个竖向叠置的电池单元、四个接线柱和接线组件,四个所述接线柱竖直穿插连接在多个电池单元之间;所述接线组件连接在四个接线柱上;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下板、上板、后板、中分板、螺钉和电池组件;所述后板的前侧上下两侧分别固定有横向分布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中分板横向固定在后板的前侧中部并设于上板和下板之间,所述上板的前端两侧均通过一个螺钉固定在下板的前端两侧;所述电池组件设置在下板和上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中护板设于第二中护板的右侧,所述第一中护板的上侧向左形成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外侧固定在第二中护板的上侧,所述第二中护板的前侧向右形成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的外侧固定在第一中护板的前侧。

优选地,所述顶护板固定在第一翻边的上侧侧面上,所述顶护板的前后两侧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三翻边,两个所述第三翻边的上侧均贴合在内板的下平面上;所述顶护板的上平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缺口槽。

优选地,所述上板的左右两侧均向下形成有一个第四翻边,所述下板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五翻边,两个所述第四翻边的下侧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五翻边的上侧,所述中分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四翻边的内侧,两个所述第四翻边的前端下侧均向下形成有一个延伸边,对应地,两个所述第五翻边的前端上侧均向上形成有一个折弯边,两个所述延伸边分别贴合在两个折弯边的内侧,两个所述螺钉分别穿插连接在两个折弯边中,两个所述螺钉的螺纹端分别插入螺接在两个延伸边中。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一软包锂电池、第二软包锂电池、第一接线带、第二接线带、第一座块和第二座块,所述第一软包锂电池和第二软包锂电池分别设置在中分板的上下两侧并分别设于上板的下侧和下板的上侧,所述第一软包锂电池和第二软包锂电池的前端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带和第二接线带,所述第一软包锂电池和第二软包锂电池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座块和第二座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座块设于第二座块的上方;所述第一座块的上侧左端和下侧右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一缺口腔:两个所述第一缺口腔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缺口腔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两个第一定位圈,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圈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通孔的开口处,所述第一座块的前侧还向外形成两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一l型托条;所述第一座块的上侧中部开设有第一贯通腔,所述第一贯通腔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第二座块的上侧左端和下侧右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二缺口腔:两个所述第二缺口腔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缺口腔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两个第二定位圈,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圈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通孔的开口处,所述第二座块的前侧还向外形成两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二l型托条;所述第二座块的上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贯通腔,所述第二贯通腔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

优选地,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接线块、搭接板、l型接线块和压板;每个电池组件中的右侧的一个所述第一缺口腔与一个所述第二缺口腔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接线块;第二座块上的左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缺口腔与位于该第二座块下侧的电池组件中的第一座块上的左侧的一个所述第一缺口腔之间也均设置有一个接线块;所述搭接板的一端插入在其中一个电池组合中的最上侧的一个电池组件中的左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中,所述搭接板的另一端插入在另一个电池组合中的最上侧的一个电池组件中的右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中;所述搭接板的两端上侧均设置有一个压板;两个电池组合中的最下侧的一个电池组件中的第二座块上的左侧的一个所述第二缺口腔中均设置有一个l型接线块。

优选地,所述接线块中开设有两个插接孔,第一缺口腔中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圈分别插入在两个插接孔的一端内部,第二缺口腔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定位圈分别插入在两个插接孔的另一端内部。

优选地,其中两个所述接线柱穿插连接在每个电池单元中的右侧的多个接线块中的两个插接孔中,其余两个所述接线柱穿插连接在每个电池单元中的左侧的多个接线块中的两个插接孔中并且穿插经过搭接板、l型接线块和压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拆装简单方便,无需将整个锂电池拆开,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壳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组件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单元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中护板和第二中护板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座块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座块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一种高储能性太阳能锂电池,包括底壳1、面板2、盖板3、内板4、隔板5、分隔架11、护板组件和电池组件;面板2和盖板3分别设置在底壳1的前侧和上侧,护板组件设置在底壳1的内部,内板4固定在护板组件的上方并设于盖板3的下方,隔板5设置在底壳1的内部并设于护板组件和面板2之间,护板组件中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池组合,分隔架11设置在两个电池组合之间;护板组件包括侧护板6、后护板7、底护板8、线夹条9、顶护板10、第一中护板23和第二中护板24;内板4的下平面左右两侧均固定有一个侧护板6,两个侧护板6的后侧之间固定有后护板7,两个侧护板6的内侧下方均固定有一个底护板8,两个底护板8的后侧均固定在后护板7上,后护板7的内侧中部固定有竖直分布的第一中护板23和第二中护板24,第一中护板23和第二中护板24的上侧固定有顶护板10,线夹条9固定在两个底护板8的前侧;第一中护板23设于第二中护板24的右侧,第一中护板23的上侧向左形成有第一翻边231,第一翻边231的外侧固定在第二中护板24的上侧,第二中护板24的前侧向右形成有第二翻边241,第二翻边241的外侧固定在第一中护板23的前侧;顶护板10固定在第一翻边231的上侧侧面上,顶护板10的前后两侧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三翻边1001,两个第三翻边1001的上侧均贴合在内板4的下平面上;顶护板10的上平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个缺口槽1002,电池组合包括多个竖向叠置的电池单元、四个接线柱25和接线组件,四个接线柱25竖直穿插连接在多个电池单元之间;接线组件连接在四个接线柱25上;电池单元包括下板12、上板13、后板14、中分板15、螺钉16和电池组件;后板14的前侧上下两侧分别固定有横向分布的上板13和下板12,中分板15横向固定在后板14的前侧中部并设于上板13和下板12之间,上板13的前端两侧均通过一个螺钉16固定在下板12的前端两侧;电池组件设置在下板12和上板13之间,上板13的左右两侧均向下形成有一个第四翻边132,下板12的左右两侧均向上形成有一个第五翻边122,两个第四翻边132的下侧分别贴合在两个第五翻边122的上侧,中分板15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第四翻边132的内侧,两个第四翻边132的前端下侧均向下形成有一个延伸边131,对应地,两个第五翻边122的前端上侧均向上形成有一个折弯边121,两个延伸边131分别贴合在两个折弯边121的内侧,两个螺钉16分别穿插连接在两个折弯边121中,两个螺钉16的螺纹端分别插入螺接在两个延伸边131中;电池组件包括第一软包锂电池17、第二软包锂电池18、第一接线带19、第二接线带20、第一座块21和第二座块26,第一软包锂电池17和第二软包锂电池18分别设置在中分板15的上下两侧并分别设于上板13的下侧和下板12的上侧,第一软包锂电池17和第二软包锂电池18的前端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带19和第二接线带20,第一软包锂电池17和第二软包锂电池18的前侧设置有第一座块21和第二座块26;第一座块21设于第二座块26的上方;第一座块21的上侧左端和下侧右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一缺口腔212:两个第一缺口腔212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213,两个第一缺口腔212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两个第一定位圈214,两个第一定位圈21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通孔213的开口处,第一座块21的前侧还向外形成两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一l型托条215;第一座块21的上侧中部开设有第一贯通腔211,第一贯通腔21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6;第二座块26的上侧左端和下侧右端均开设有一个第二缺口腔262:两个第二缺口腔262的底面上均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263,两个第二缺口腔262的底面上还均向外形成有两个第二定位圈264,两个第二定位圈264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通孔263的开口处,第二座块26的前侧还向外形成两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第二l型托条265;第二座块26的上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贯通腔261,第二贯通腔261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66,第一座块21上的右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212与第二座块26上的右侧的一个第二缺口腔262相互拼合,第二座块26上的左侧的一个第二缺口腔262与位于该第二座块26下侧的电池组件中的第一座块21上的左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212相互拼合,接线组件包括接线块22、搭接板27、l型接线块28和压板29;每个电池组件中的右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212与个第二缺口腔262之间均设置有一个接线块22;第二座块26上的左侧的一个第二缺口腔262与位于该第二座块26下侧的电池组件中的第一座块21上的左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212之间也均设置有一个接线块22;接线块22中开设有两个插接孔221,第一缺口腔212中的两个第一定位圈214分别插入在两个插接孔221的一端内部,第二缺口腔262中的两个第二定位圈264分别插入在两个插接孔221的另一端内部;搭接板27的一端插入在其中一个电池组合中的最上侧的一个电池组件中的左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212中,搭接板27的另一端插入在另一个电池组合中的最上侧的一个电池组件中的右侧的一个第一缺口腔212中;搭接板27的两端上侧均设置有一个压板29;两个电池组合中的最下侧的一个电池组件中的第二座块26上的左侧的一个第二缺口腔262中均设置有一个l型接线块28;其中两个接线柱25穿插连接在每个电池单元中的右侧的多个接线块22中的两个插接孔221中,其余两个接线柱25穿插连接在每个电池单元中的左侧的多个接线块22中的两个插接孔221中并且穿插经过搭接板27、l型接线块28和压板29;每个第一接线带19的外端均形成有一个第一正极片191和一个第一负极片192,每个第二接线带20的外端均形成有一个第二正极片202和一个第二负极片201;第一正极片191和第一负极片192分别贴合在两个同一高度的接线块22的下侧,第二正极片202和第二负极片201分别贴合在两个同一高度的接线块22的上侧;最上侧的一个电池单元中的第一接线带19的第一负极片192插入在压板29和搭接板27之间,最下侧的一个电池单元中的第二接线带20的第二负极片201贴合在l型接线块28的上侧侧面上,这样就将每个电池单元中的第一软包锂电池17和第二软包锂电池18相互串联起来,多个电池单元通过四个接线柱25串联起来,两个电池组合通过搭接板27串联起来,两个l型接线块28分别作为总电压的正负极。

使用时:将两个l型接线块28的外端分别通过两根导线引出,太阳能板接收到的光能经转换装置转换成电能后通过两根导线和两个l型接线块28输入到两个电池组合中的每个电池单元中的第一软包锂电池17和第二软包锂电池18中进行储存,以便于在使用时输出电能;当其中某个电池单元出现故障需要更换时,只要先卸下四个接线柱25,然后向后抽出出现故障的电池组件,再将电池组件中的第一软包锂电池17和第二软包锂电池18进行替换,并重新搭接到对应的第一座块21和第二座块26上,最后装回到电池组合中即可。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软包锂电池是液态锂离子电池套上一层聚合物外壳,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以简化结构;高储能性锂电池是指由多个软包锂电池组合在一起的锂电池模组,高储能性锂电池广泛应用在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现有的高储能性锂电池排布较为松散,导致体积大,而且拆装较为麻烦,必须将整个锂电池拆开才能进行替换,不便于维修;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拆装简单方便,无需将整个锂电池拆开,便于维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