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线开关及排气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8244发布日期:2020-05-15 16:39阅读:16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线开关及排气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线开关及具有该拉线开关的排气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排气扇一般能够正转将室内空气排出,但在一些应用领域要实现换气还需要叶片反转,从而将室外新鲜空气抽进来。目前有能够实现正转和反转的排气扇,但由于叶片转动较快,人眼难以识别叶片正转或是反转,因此难以判断排气扇的工作状态。此外,排气扇还常常与百叶窗配合,当排气或抽气时,百叶窗需要打开,当排气扇不工作时,百叶窗需要关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叶片正反转且百叶窗与叶片配合开闭,同时显示排气扇工作状态的拉线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具有上述拉线开关的排气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线开关,包括底座、盖板、轴芯、转动件和拨片,底座与盖板连接,轴芯、转动件和拨片设置在底座和盖板之间,轴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件与轴芯周向联动,拨片套接在轴芯上且能够相对于轴芯转动;拉线开关还包括显示盘、第一扭簧、第一静片、第二静片、第三静片、拉杆、第二扭簧和限位件;轴芯贯穿盖板,显示盘在盖板外侧与轴芯周向联动;显示盘上设有至少一个显示组,当显示组为多个时,多个显示组沿显示盘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一个显示组包括沿显示盘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标记、第二标记和第三标记,第一标记、第二标记和第三标记中相邻的两个标记之间相对于显示盘中心形成相同的夹角;拨片包括可转动地套接在轴芯上的转轮以及与转轮连接的拨杆,转轮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孔,拨杆末端连有拉绳,拉绳延伸穿出底座;拨片比转动件更靠近盖板,第一扭簧主体套设在轴芯上,第一扭簧第一端钩住盖板,第一扭簧第二端抵接在拨杆的沿拉绳伸出方向的下游侧;底座设有定位柱,限位件可绕定位柱转动地连接在定位柱上,限位件包括接触块以及与接触块连接的限位块;第二扭簧主体套设在定位柱上,第二扭簧第一端抵接在限位件上,第二扭簧第二端抵接在拨杆的沿拉绳伸出方向的上游侧或底座上;转动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拨片接触,第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块,卡块具有倾斜面,卡块用于与卡孔配合;第二端面上设有两个动触片,两个动触片可导电地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包括相互连接的推动轮和转动限位轮;推动轮上设有推动块,推动块的数目与显示组的数目相同;转动限位轮与底座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压紧件;当沿伸出方向拉动拉绳至极限位置时,卡孔带动卡块转动,转轮和转动件相对于底座转动,转动的角度为夹角的角度;当松开拉绳时,转动件在弹性压紧件的作用下相对于底座不转动,转轮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在原位上至少一个卡孔与至少一个卡块配合;连续三次拉动至极限位置并松开拉绳,每次松开拉绳后拉线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静片、第二静片和第三静片相互隔开地固定在底座上;在第一状态下,两个动触片分别与第一静片和第二静片接触;在第二状态下,两个动触片分别与第一静片和第三静片接触;在第三状态下,两个动触片不连通第一静片与出线静片,出线静片为第二静片与第三静片中的任一个;拉杆包括设置在底座内的凸块以及与凸块连接的连接块、压块和导向块,导向块与底座或盖板上的导向机构可滑动地配合,连接块沿导向块的滑动方向穿出底座,压块设置在拨杆的沿拉绳延伸方向的下游侧外;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限位块与凸块配合,阻碍拉杆沿拉杆伸出所述底座的伸出方向移动;在第三状态下,推动块与接触块接触,限位件转动到限位块离开凸块的位置,拉杆能够沿伸出方向伸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转动限位轮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底座侧壁设有导槽,弹性压紧件包括位于导槽内的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的顶块,顶块可沿所述导槽移动并可从导槽伸出,顶块包括与倾斜槽接触的倾斜凸部;倾斜槽的数目是显示组的数目的三倍,倾斜槽沿所述转动限位轮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之间通过圆弧或角过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转动限位轮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底座侧壁设有导轨,弹性压紧件包括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的顶块,顶块包括与导轨可移动地配合的凹槽以及与倾斜槽接触的倾斜凸部;倾斜槽的数目是显示组的数目的三倍,倾斜槽沿转动限位轮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之间通过圆弧或角过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转动限位轮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底座侧壁设有卡位,弹性压紧件包括与卡位卡合的固定片以及与固定片连接的弹片,弹片与倾斜槽接触;倾斜槽的数目是显示组的数目的三倍,倾斜槽沿转动限位轮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之间通过圆弧或角过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转动限位轮的周向上设有限位孔,底座侧壁设有倾斜槽,弹性压紧件包括设在限位孔内的弹簧以及与弹簧连接的顶块,顶块与倾斜槽接触;顶块为球珠;限位孔的数目为两个,弹性压紧件的数目为两个,分别与限位孔配合;倾斜槽的数目是显示组的数目的三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显示组的数目为两个;显示组印在贴纸上,贴纸与显示盘贴合,贴纸上周围具有第一定位特征,显示盘周围具有第二定位特征;或者,所述显示组印在所述显示盘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卡块的数目为三个,三个卡块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卡孔的数目为六个,六个卡孔沿周向均匀设置在转轮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拉杆的连接块末端设有拉钩,拉钩的末端设有钩状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轴芯包括台阶,盖板上设有通孔,台阶卡在通孔内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导向机构是设置在盖板上的导向孔,导向块向上延伸穿过导向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盖板内侧设有抵接块,第一扭簧第一端抵接在抵接块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推动块包括限位槽,限位槽与接触块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转动限位轮比推动轮更靠近盖板,第一端面设置在转动限位轮上,第二端面设置在推动轮上。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扇,包括框架、叶片和百叶窗,叶片设置在框架第一侧,百叶窗设置在框架第二侧,排气扇还包括拉线开关,拉线开关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一种拉线开关;拉线开关安装在框架第一侧内部,框架第一侧设有显示孔,显示孔用于显示第一标记、第二标记或第三标记;拉杆与百叶窗的传动机构连接,当拉线开关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拉杆拉动百叶窗打开;当拉线开关在第三状态时,拉杆松开百叶窗,百叶窗关闭;第一静片连接电源,第二静片连接叶片的正转电路,第三静片连接叶片的反转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开关通过拉绳带动拨片转动,拨片再带动转动件和显示盘转动,能够实现三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两个动触片分别连接第一静片和第二静片,叶片正转电路连通,同时限位件阻碍拉杆伸出,百叶窗打开,排气扇从室内排出空气。在第二状态下,两个动触片分别连接第一静片和第三静片,叶片反转电路连通,同时限位件阻碍拉杆伸出,百叶窗打开,排气扇从室外抽入新鲜空气。在第三状态下,两个动触片不连通第一静片与出线静片即第二静片与第三静片中的任一个,叶片转动电路不连通,叶片停止转动,同时限位件解除对拉杆限位作用,拉杆伸出,百叶窗闭合。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开关能够应用于现有的排气扇中,能够实现叶片正反转,百叶窗与叶片配合开闭,并且显示排气扇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扩展了排气扇的应用范围,并且使得排气扇的工作状态更加直观可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在另一角度下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中底座、弹性压紧件和转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中转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二实施例中底座、弹性压紧件和转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三实施例中底座、弹性压紧件和转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四实施例中底座、弹性压紧件和转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拉线开关第五实施例中底座、弹性压紧件和转动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排气扇实施例拆除表面盖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拉线开关100包括底座110、盖板120、轴芯130、转动件131、拨片140、显示盘150、第一扭簧160、第一静片171、第二静片172、第三静片173、拉杆180、第二扭簧161和限位件190。

底座110与盖板120连接,中间形成空腔,底座110下端还设有下盖111,下盖111用于覆盖底座110下端的钉头等金属件,起到绝缘和遮挡油烟的作用,防止油烟进入拉线开关100。轴芯130、转动件131和拨片140地设置在底座110与盖板120之间,轴芯130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件131与轴芯130周向联动,拨片140套接在轴芯130上且能够相对于轴芯130转动。

轴芯130贯穿盖板120,显示盘150在盖板120外侧与轴芯130周向联动。轴芯130包括台阶139,盖板120上设有通孔123,台阶139卡在通孔123内侧。显示盘150上设有至少一个显示组15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组151的数目为2个,两个显示组151沿显示盘150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每一个显示组151包括沿显示盘150圆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标记152、第二标记153和第三标记154,第一标记152、第二标记153和第三标记154中相邻的两个标记的中心相对于显示盘150中心形成相同的夹角θ。在本实施例中,θ为60°。显示组151印在贴纸155上,贴纸155与显示盘150贴合,贴纸155和显示盘150具有定位特征156,定位特征156用于将贴纸155定位于显示盘150上。第一标记152、第二标记153和第三标记154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例如第一标记152是黑色,第二标记153是蓝色,第三标记154是红色。

拨片140包括可转动地套接在轴芯130上的转轮141以及与转轮141连接的拨杆142,转轮141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孔143。在本实施例中,卡孔143的数目为六个,六个卡孔143沿周向均匀设置在转轮141上。拨杆142连接在转轮141的圆周上,拨杆142的末端连有拉绳144,拉绳144延伸穿出底座110,底座110设有供拉绳144穿过的穿绳孔112。拨片140比转动件131更靠近盖板120,第一扭簧160主体套设在轴芯130上,第一扭簧160第一端抵接在盖板120内侧的抵接块121上,第一扭簧160第二端抵接在拨杆142的沿拉绳144伸出方向的下游侧。第一扭簧160能够将拨片140压向转动件131,并且在松开拉绳144后使拨杆142恢复原位。

底座110设有定位柱113,限位件190可绕定位柱113转动地连接在定位柱113上,限位件190包括接触块191以及与接触块191连接的限位块192;第二扭簧161主体套设在定位柱113上,第二扭簧161第一端抵接在限位件192上,第二扭簧161第二端抵接在拨杆142的沿拉绳144伸出方向的上游侧,拨杆142被拉绳144拉动时,第二扭簧161随之转动,限位件192可以转动一定角度供拉杆180移动通过。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扭簧161第二端也可以抵接在底座110上。

转动件131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拨片140接触,第一端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卡块1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面具有三个卡块132,三个卡块132沿周向均匀设置在第一端面上。卡块132具有倾斜面133。卡块132用于与卡孔143配合。如图6所示,第二端面上设有两个动触片134,两个动触片134可导电地连接。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包括相互连接的推动轮135和转动限位轮136。在本实施例中,转动限位轮136比推动轮135更靠近盖板120,第一端面设置在转动限位轮136上,第二端面设置在推动轮135内。

推动轮135上设有推动块137,推动块137的数目与显示组151的数目相同,转动限位轮136与底座110侧壁之间设有弹性压紧件114。当沿伸出方向拉动拉绳144至极限位置时,卡孔143带动卡块132转动,转轮141和转动件131相对于底座110转动,转动的角度为夹角的角度θ;当松开拉绳144时,转动件131在弹性压紧件114的作用下相对于底座110不转动,转轮141在第一扭簧160的作用下恢复原位,在原位上至少一个卡孔143与至少一个卡块132配合,为下一次带动转动件131转动提供准备。转动件131的转动带动显示盘150转动,使得显示盘150上的标记能够依次显示。连续三次拉动拉绳144至极限位置并松开拉绳144,每次松开拉绳144后拉线开关100分别处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

第一静片171、第二静片172和第三静片173相互隔开地固定在底座110上。在第一状态下,两个动触片134分别与第一静片171和第二静片173接触,即两个动触片134连通第一静片171和第二静片172。在第二状态下,两个动触片134分别与第一静片171和第三静片173接触,即两个动触片134连通第一静片171和第三静片173。为使两个动触片134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静片171有较多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静片17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在第三状态下,两个动触片134不连通第一静片171与出线静片,第一静片171为入线静片,出线静片为第二静片172与第三静片173中的任一个,即两个动触片134不连通第一静片171和第二静片172,也不连通第一静片171和第三静片173。第一静片171、第二静片172和第三静片173分别连接导线,底座110具有出线口供导线穿过。在本实施例中,拉线开关100可以本身带有分别从第二静片172和第三静片173延伸出来的两条导线,便于拉线开关100与排气扇通过导线连接。

拉杆180包括设置在底座110内的凸块181以及与凸块181连接的连接块182、压块183和导向块184,导向块184与盖板120上的导向孔122可滑动地配合,连接块182沿导向块184的滑动方向穿出底座110,压块183设置在拨杆142的沿拉绳144延伸方向的下游侧外。当拉动拉绳144时,拨杆142压向压块183,带动拉杆180移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限位件190在第二扭簧161的作用下位于限位位置,限位块192与凸块181配合,阻碍拉杆180沿拉杆180伸出底座110的伸出方向移动。在第三状态下,推动块137与接触块191接触,限位件190转动到限位块192离开凸块181的位置,拉杆180能够沿伸出方向伸出。推动块137包括限位槽193,限位槽193与接触块191配合。拉杆180的连接块182末端设有拉钩185,拉钩185的末端设有钩状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138,倾斜槽138具有两个斜面型的倾斜壁145。底座110侧壁设有导槽115,导槽115朝向转动限位轮136延伸,弹性压紧件114包括位于导槽115内的弹簧116以及与弹簧116连接的顶块117,顶块117可沿导槽115移动并可从导槽115伸出,顶块117包括与倾斜槽138接触的倾斜凸部118。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槽138的数目是显示组151数目的三倍,即六个,倾斜槽138沿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138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倾斜壁145还可以呈弧形,倾斜槽138还可以只具有一个倾斜壁145供顶块117滑动卡入,另一个壁可以是沿转动限位轮136径向延伸的垂直壁或沿其他方向延伸的壁。

拉线开关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拉线开关100具有与上述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与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7所示,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138,倾斜槽138具有两个斜面型的倾斜壁145,底座110侧壁设有两个导轨115,导轨115朝向转动限位轮136延伸,弹性压紧件114包括平行于导轨115延伸的弹簧116以及与弹簧116连接的顶块117,顶块117包括凹槽119,凹槽119与导轨115配合,顶块117可沿导轨115移动并可从导轨115伸出,顶块117包括与倾斜槽138接触的倾斜凸部118。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槽138的数目是六个,倾斜槽138沿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138之间通过尖角过渡。

拉线开关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拉线开关100具有与上述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与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138,所述底座110侧壁设有卡位115,弹性压紧件114包括与卡位115卡合的固定片116以及与固定片116连接的弹片117,弹片117与倾斜槽138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槽138具有两个斜面型的倾斜壁145,倾斜槽138的数目是六个,倾斜槽138沿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138之间通过圆弧或尖角过渡。

拉线开关第四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拉线开关100具有与上述拉线开关第三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与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9所示,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上设有倾斜槽138,所述底座110侧壁设有卡位115,弹性压紧件114包括与卡位115卡合的固定片116以及与固定片116连接的弹性凸台117,弹性凸台117与倾斜槽138接触,弹性凸台117可相对于固定片116弹性摆动。弹性凸台117可以是空心的且远离转动限位轮136的面不密封的凸台面,由五金片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倾斜槽138具有一个弧形的倾斜壁145和一个垂直壁146,倾斜槽138的数目是六个,倾斜槽138沿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均匀设置,相邻的两个倾斜槽138之间通过圆弧或尖角过渡;倾斜槽138设置在转动限位轮136周向的一部分上,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除倾斜槽138外还具有圆盘部分。

拉线开关第五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拉线开关100具有与上述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与拉线开关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转动限位轮136的周向上设有两个限位孔138,底座110侧壁设有六个倾斜槽115,倾斜槽115包括至少一个斜面型或弧形的倾斜壁145。弹性压紧件114包括设在限位孔138内的弹簧116以及与弹簧116连接的球珠117,球珠117与倾斜槽115接触。底座110侧壁可以是底座110底部竖立设置的壁,壁上可以具有供限位件190与推动轮135接触的缺口。

排气扇实施例

如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气扇,包括框架200、叶片300和百叶窗400,叶片300设置在框架200第一侧,百叶窗400设置在框架200第二侧,排气扇还包括拉线开关100,拉线开关100是上述拉线开关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任一个中的拉线开关100。

拉线开关100安装在框架200第一侧内部,框架200第一侧设有显示孔210,显示孔210用于显示第一标记152、第二标记153或第三标记154。

拉杆180与百叶窗400的传动机构410连接。传动机构410可以是现有的传动结构,例如百叶窗400的窗叶两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框架200上,传动机构410连接窗叶的顶端,通过下拉传动机构410可以使窗叶打开,松开传动机构410,窗叶在重力作用下关闭,或者传动机构410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使窗叶关闭。当拉线开关10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拉杆180拉动百叶窗400打开。当拉线开关100在第三状态时,拉杆180松开百叶窗400,百叶窗400关闭。第一静片171连接电源引入线,第二静片172连接所述叶片300的正转电路,第三静片173连接叶片300的反转电路。

本实施例排气扇工作时,拉动拉线开关100的拉绳144,通过拉绳144带动拨片140转动,拨片140再带动转动件131和显示盘150转动,能够实现三种工作状态并且显示出当前工作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第一标记152从显示孔210显露出,两个动触片134连通第一静片171和第二静片172,叶片300正转电路连通,叶片300正转,同时限位件190阻碍拉杆180伸出,百叶窗400打开,排气扇从室内排出空气。在第二状态下,两个动触片134分别连接第一静片171和第三静片173,叶片300反转电路连通,叶片300反转,同时限位件190阻碍拉杆180伸出,百叶窗400打开,排气扇从室外抽入新鲜空气。在第三状态下,两个动触片134不连通第一静片171与出线静片即第二静片172与第三静片173中的任一个,叶片300转动电路不连通,叶片300停止转动,同时限位件190解除对拉杆180的限位作用,拉杆180伸出,百叶窗400闭合。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开关能够应用于现有的排气扇中,能够实现叶片正反转,百叶窗与叶片配合开闭,并且显示排气扇工作状态。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例如调整显示组数目、调整卡孔和卡块的数目以及配合方式等,再例如本实用新型的拉线开关还可以用于油烟机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