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动力型悬式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5603发布日期:2020-04-03 14:4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动力型悬式瓷绝缘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动力型悬式瓷绝缘子。



背景技术:

悬式绝缘子,一般由绝缘件(如瓷件、玻璃件)和金属附件(如钢脚、铁帽、法兰等)用胶合剂胶合或机械卡装而成。绝缘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很广,一般属于外绝缘,在大气条件下工作。架空输电线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母线和各种电气设备的外部带电导体均须用绝缘子支持,并使之与大地(或接地物)或其他有电位差的导体绝缘。

空气动力型瓷绝缘子作为绝缘子的一种,不但具有瓷绝缘机械性能良好,电气性能良好的特点,而且绝缘性能更好。但目前的瓷绝缘子的瓷件、金属帽和钢脚一般由单一性的水泥胶合剂胶合为一体或单一性的机械卡装而成,并且在连接部位缺乏保护,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时间长了水泥胶合剂容易失效或者机械卡装结构老化磨损,瓷件、金属帽和钢脚分离,绝缘子不但不能使用而且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胶合剂和机械卡扣双重连接、稳固性好、方便拆卸的空气动力型悬式瓷绝缘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动力型悬式瓷绝缘子,包括瓷件,所述瓷件上端连接有钢帽,所述瓷件下端连接有钢脚,所述瓷件设有空气动力型伞裙,所述空气动力型伞裙上端中间为瓷件凸起,所述空气动力型伞裙下端中间为瓷件凹槽,所述空气动力型伞裙侧端设有第一伞棱,所述空气动力型伞裙底部位于瓷件凹槽侧端设有第二伞棱,所述钢帽底部设有与瓷件凸起匹配的钢帽凹槽,所述钢帽凹槽与瓷件凸起为螺纹连接,所述钢帽凹槽两侧的钢帽底端与瓷件为胶合连接,所述钢帽与瓷件连接处设有第一护套,所述钢帽上侧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钢帽上端设有第一卡位槽,所述第一卡位槽内底部设有卡位柱,所述钢脚上端设有与瓷件凹槽匹配的钢脚凸起,所述钢脚凸起与瓷件凹槽为螺纹连接,所述钢脚凸起两侧的钢脚上端与瓷件连接处为胶合连接,所述钢脚与瓷件连接处设有第二护套,所述钢脚中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钢脚下端设有第二卡位槽,所述钢脚与第一卡位槽相匹配,所述第二卡位槽与卡位柱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瓷件表面覆盖有电瓷釉,电瓷釉保证了瓷件表面的光滑性。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动力型伞裙的上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5°~30°,所述空气动力型伞裙下端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10°,空气动力型伞裙的结构保证了绝缘子的自洁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伞棱和第二伞棱与空气动力型伞裙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结构,所述第一伞棱的竖直长度大于第二伞棱的竖直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帽凹槽为圆柱形凹槽结构,所述钢脚为圆柱形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使钢帽、钢脚与瓷件连接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为空心圆锥台结构,所述第一护套上端设有圆环形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定位槽相匹配,第一护套保护了钢帽与瓷件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护套侧壁设有加强筋,所述第一护套内壁设有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为微型拱起结构,所述第二护套与第一护套结构一致,所述第二护套尺寸适应钢脚的尺寸,加强筋强化了护套的强度,密封凸起增加了护套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位槽为圆柱形凹槽结构,所述第一卡位槽内壁设有螺纹,所述钢脚侧壁设有与第一卡位槽内壁相匹配的螺纹,钢脚可以与第一卡位槽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位柱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卡位柱侧壁设有螺纹,所述第二卡位槽内壁设有与卡位柱相匹配的螺纹,第二卡位槽与卡位柱的螺纹连接加强了钢帽与钢脚之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横向贯穿钢帽,所述第二通孔横向贯穿钢脚,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尺寸一致,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可以插入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钢帽、钢脚与瓷件连接处内部采用机械螺纹连接,外部采用胶合剂胶合连接的配合方式,使钢帽、钢脚与瓷件连接更加稳固。

2.在钢帽、钢脚与瓷件连接处设有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护套设置的加强筋增大了护套的强度,密封凸起使护套与钢帽、钢脚的接触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强,减弱了环境对连接点的影响,增加了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3.钢帽与钢脚的内外双重螺纹连接,加上使用螺栓穿透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钢帽和钢脚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而且方便了绝缘子的安装拆卸,减少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瓷件、11空气动力型伞裙、12第一伞棱、13第二伞棱、14瓷件凸起、15瓷件凹槽、20钢帽、21钢帽凹槽、22第一卡位槽、23卡位柱、24第一通孔、25第一护套、251定位环、252加强筋、253密封凸起、26定位槽、30钢脚、31钢脚凸起、32第二卡位槽、33第二通孔、34第二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空气动力型悬式瓷绝缘子,包括瓷件10,瓷件10上端连接有钢帽20,所述瓷件10下端连接有钢脚30,瓷件10设有空气动力型伞裙11,空气动力型伞裙11上端中间为瓷件凸起14,空气动力型伞裙11下端中间为瓷件凹槽15,空气动力型伞裙11侧端设有第一伞棱12,空气动力型伞裙11底部位于瓷件凹槽15侧端设有第二伞棱13,钢帽20底部设有与瓷件凸起14匹配的钢帽凹槽21,钢帽凹槽21与瓷件凸起14为螺纹连接,钢帽凹槽21两侧的钢帽20底端与瓷件10为胶合连接,钢帽20与瓷件10连接处设有第一护套25,钢帽20上侧设有第一通孔24,钢帽20上端设有第一卡位槽22,第一卡位槽22内底部设有卡位柱23,钢脚30上端设有与瓷件凹槽15匹配的钢脚凸起31,钢脚凸起31与瓷件凹槽15为螺纹连接,钢脚凸起31两侧的钢脚30上端与瓷件10连接处为胶合连接,钢脚30与瓷件10连接处设有第二护套34,钢脚30中间设有第二通孔33,钢脚30下端设有第二卡位槽32,钢脚30与第一卡位槽22相匹配,第二卡位槽32与卡位柱23相匹配。

瓷件10表面覆盖有电瓷釉,电瓷釉保证了瓷件10表面的光滑性;空气动力型伞裙11的上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5°~30°,空气动力型伞裙11下端斜面与水平面的角度≤10°,空气动力型伞裙11的结构保证了绝缘子的自洁性;第一伞棱12和第二伞棱13与空气动力型伞裙11的连接处为弧形连接结构,第一伞棱12的竖直长度大于第二伞棱13的竖直长度;钢帽20为圆柱形凹槽结构,钢脚30为圆柱形结构,通过螺纹连接使钢帽20、钢脚30与瓷件10连接稳定;第一护套25为空心圆锥台结构,第一护套25上端设有圆环形定位环251,定位环251与定位槽26相匹配,第一护套25保护了钢帽20与瓷件10连接处;第一护套25侧壁设有加强筋252,第一护套25内壁设有密封凸起252,密封凸252起为微型拱起结构,第二护套34与第一护套25结构一致,第二护套34尺寸适应钢脚30的尺寸,加强筋252强化了护套的强度,密封凸起252增加了护套的密封性;第一卡位槽22内壁设有螺纹,钢脚30侧壁设有与第一卡位槽22内壁相匹配的螺纹,钢脚30可以与第一卡位槽22螺纹连接;卡位柱23侧壁设有螺纹,第二卡位槽32内壁设有与卡位柱23相匹配的螺纹,第二卡位槽32与卡位柱23的螺纹连接加强了钢帽20与钢脚30之间的稳定性;第一通孔24横向贯穿钢帽20,第二通孔33横向贯穿钢脚30,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3尺寸一致,第一通孔24与第二通孔33可以插入螺栓。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需要将空气动力型悬式绝缘子的钢脚30与钢帽20需要拼接组合,将钢脚30慢慢旋进入第一卡位槽22,当卡位柱23与第二卡位槽32接触时,继续沿着螺纹旋转,直至将钢脚30旋至第一卡位槽22底部,此时第一通孔24与第二通孔33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将螺栓插入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33,使之固定,从而确保了钢脚30与钢帽2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本实施例的第一伞棱12长度为24mm,第二伞棱13的长度为12mm,第一护套25的高度大于钢帽20高度的七分之一,小于钢帽20高度的七分之二,第二护套34的高度为小于等于钢脚30长度的七分之二,第一护套和第二护套都是硅橡胶材料,钢脚30的长度大于钢帽20的长度,保证留有足够的空间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