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一拖三数据线的刺破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7530发布日期:2020-05-06 23:32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一拖三数据线的刺破式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破式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一拖三数据线的刺破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一拖三的数据线时,在一拖三数据线的连接处,需要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加工连接,这种加工方式不仅需要耗费焊接材料,如焊锡丝和助焊剂等,还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一拖三数据线的刺破式连接器,简化了一拖三数据线的装配过程,只需按压压盖,端子即可将数据线的绝缘皮刺破并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完成一拖三数据线的电性连接,不需要使用焊接材料去焊接一拖三数据线的中间连接部分,实现一拖三数据线加工方式的简单快捷,节省材料、人工的同时还节省的时间。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一拖三数据线的刺破式连接器,包括胶芯、端子和压盖,所述端子设有两个,两个端子的下端面分别左右安装在所述胶芯设有端子安装位上,且两个端子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压盖卡扣在所述胶芯上,所述压盖卡扣在胶芯上后,端子接通数据线的一条总线与三条分流线,完成一拖三数据线的中间部分的连接;所述端子的下端面为平整的平面,所述端子的上端面上设有四组向上凸起的刺破部,其中三组刺破部设在端子的上侧,第四组刺破部设在端子的下侧,所述刺破部上开设有三角形凹槽,所述三角形凹槽的顶角朝下、且顶角为与导线的绝缘皮匹配的圆弧形,所述刺破部的三角形凹槽用于供数据线摆放,并用于刺破绝缘皮后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所述压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的组数与所述刺破部的组数对应,且按压部的位置与刺破部上下交错,所述按压部的下端面为与导线的绝缘皮匹配的圆弧形,将所述压盖往靠近胶芯的方向按压时,所述按压部将导线往刺破部的方向按压;所述胶芯上还设有供数据线插入的插线孔,所述插线孔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刺破部对应。

优选的,所述压盖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向下凸起的卡耳,所述卡耳的下侧内端面上设有卡勾;所述胶芯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所述卡槽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勾匹配的卡块,所述卡块用于供所述卡勾卡扣在其上,当所述卡勾卡扣在卡块上时,则压盖上设有的按压部将数据线的绝缘皮往刺破部的方向按压,并使刺破部刚好刺破数据线的绝缘皮并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端子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胶芯和所述压盖由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压盖的卡耳以及卡耳上设有的卡勾由韧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简化了一拖三数据线的装配过程,只需按压压盖,端子即可将数据线的绝缘皮刺破并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完成一拖三数据线的电性连接,不需要使用焊接材料去焊接一拖三数据线的中间连接部分,实现一拖三数据线加工方式的简单快捷,节省材料、人工的同时还节省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胶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芯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胶芯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胶芯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压盖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端子安装在胶芯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刺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处于刺破状态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芯;11-端子安装位;12-卡槽;13-卡块;14-插线孔;

2-端子;21-刺破部;22-三角形凹槽;

3-压盖;31-按压部;32-卡耳;33-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端”、“下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以及类似的表达是参考附图的位置关系。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一拖三数据线的刺破式连接器,包括胶芯1、端子2和压盖3,所述端子2设有两个,两个端子2的下端面分别左右安装在所述胶芯1设有端子2安装位11上,且两个端子2之间具有间隔,所述压盖3卡扣在所述胶芯1上,所述压盖3卡扣在胶芯1上后,端子2接通数据线的一条总线与三条分流线,完成一拖三数据线的中间部分的连接;所述端子2的下端面为平整的平面,所述端子2的上端面上设有四组向上凸起的刺破部21,其中三组刺破部21设在端子2的上侧,第四组刺破部21设在端子2的下侧,所述刺破部21上开设有三角形凹槽22,所述三角形凹槽22的顶角朝下、且顶角为与导线的绝缘皮匹配的圆弧形,所述刺破部21的三角形凹槽22用于供数据线摆放,并用于刺破绝缘皮后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所述压盖3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按压部31,所述按压部31的组数与所述刺破部21的组数对应,且按压部31的位置与刺破部21上下交错,所述按压部31的下端面为与导线的绝缘皮匹配的圆弧形,将所述压盖3往靠近胶芯1的方向按压时,所述按压部31将导线往刺破部21的方向按压;所述胶芯1上还设有供数据线插入的插线孔14,所述插线孔14的数量和位置与所述刺破部21对应。

上述,设在端子2上侧的三组刺破部21,每组均设有两个刺破部21,且每组的两个刺破部21呈上下排列并存在间隔,三组刺破部21在端子2的上侧呈平行排列;设置在端子2下侧的第四组刺破部21设有两个刺破部21,且第四组刺破部21的位置与端子2上侧的三组刺破部21的中间组的位置对应。

上述,压盖3上设有的按压部31共有八组,其中六组设置在压盖3的上侧,另外两组设置在压盖3的下侧,每组设有三个按压部31,且每组的三个按压部31成上下排列,并存在间隔,设置在压盖3上侧的六组按压部31呈平行排列,设置在压盖3下侧的两组按压部31也呈平行排列,且下侧的两组按压部31的位置与上侧的第二组和第五组按压部31的位置对应。

上述,每组按压部31的三个按压部31间的大小关系均为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按压部31的长度相同,夹在上方和下方两个按压部31间的第三个按压部31的长度长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按压部31。

上述,压盖3的下端面边缘处设有向下凸起的卡耳32,所述卡耳32的下侧内端面上设有卡勾33;所述胶芯1的上端面边缘处设有向内凹陷的卡槽12,所述卡槽12的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卡勾33匹配的卡块13,所述卡块13用于供所述卡勾33卡扣在其上,当所述卡勾33卡扣在卡块13上时,则压盖3上设有的按压部31将数据线的绝缘皮往刺破部21的方向按压,并使刺破部21刚好刺破数据线的绝缘皮并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

上述,压盖3的下端面的上端中间处、下端中间处以及右端均设有卡耳32。

上述,胶芯1的上端面的上端中间处,下端中间处以及右端均设有与压盖3的卡耳32位置对应的卡槽12。

上述,端子2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

上述,胶芯1和所述压盖3由绝缘材料制成。

上述,压盖3的卡耳32以及卡耳32上设有的卡勾33由韧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压盖3先与胶芯1处于分离状态,将数据线的三条分流线分别插入至胶芯1上侧的三个插线孔14上,并将三条分流线分别摆放至端子2的三组刺破部21开设有的三角形凹槽22上,将第数据线的总线插入至与上述的三个插线孔14位置对应的胶芯1下侧的插线孔14上,并将总线摆放至端子2的第四组刺破部21开设有的三角形凹槽22上;

将数据线摆放完成后,将压盖3的卡耳32对接胶芯1的卡槽12,并将压盖3往靠近胶芯1的方向压下,当卡耳32上设有的卡勾33卡扣在卡槽12上设有的卡块13上时,压盖3上的按压部31将三条分流线和一条总线往下压至端子2上设有的刺破部21,并利用刺破部21开设的三角形凹槽22的顶角圆弧刺破三条分流线和一条总线绝缘皮,刺破绝缘皮后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的端子2与绝缘皮内的导线电性连接,并完成总线与分流线间的电性连接。

当压盖3的卡耳32卡扣在胶芯1的卡槽12内时,压盖3的按压部31和端子2的刺破部21间将与数据线紧密接触,将数据线固定在压盖3与端子2之间,有效防止数据线滑落脱出。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得到的,可根据数据线的实际情况,增加端子2的刺破部21组数、压盖3的按压部31组数以及胶芯1的插线孔14数,以实现一拖多数据线的快速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简化了一拖三数据线的装配过程,只需按压压盖,端子即可将数据线的绝缘皮刺破并与绝缘皮内的导线连接,完成一拖三数据线的电性连接,不需要使用焊接材料去焊接一拖三数据线的中间连接部分,实现一拖三数据线加工方式的简单快捷,节省材料、人工的同时还节省的时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