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7820发布日期:2020-05-22 21:20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属于继电器控制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继电器控制回路主要是cpu发出指令驱动大电流隔离光耦导通,继电器线圈带电,触点动作。这种电路由于是通过cpu单个io口去发命令,抗干扰性能差,容易误动,此外,需要光耦的驱动电流大,成本高;继电器回路没有做抗干扰处理,还容易对外界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有效隔离信号,并对信号放大节约成本的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包括逻辑控制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及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对中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和逻辑处理;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用于对继电器输出侧和中央处理器侧的电源进行隔离;所述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用于对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信号放大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动作;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一个逻辑非门及一个逻辑与非门,所述逻辑非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一路控制信号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逻辑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二路控制信号连接;所述逻辑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及继电器输出回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包括继电器线圈,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一端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三极管放大减少光耦合器的负载,延长光耦合器的寿命,同时对三极管的基极进行下拉和滤波处理,避免干扰信号导致放大器误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后分别设有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lc滤波回路增强抗脉冲群冲击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还包括rc抑制电路,所述rc抑制电路与继电器的接点两端并联,所述rc抑制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三滤波电容。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继电器的输出接口进行抗干扰处理,避免动作时对外产生磁场干扰,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逻辑芯片与非门控制,避免cpu上电或断电输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误动作;通过光耦合器配合三极管放大电路,既对信号进行了有效隔离,又对信号进行了可靠放大,同时又节约了成本;继电器的输出接口的emc处理有效的解决干扰导致的cpu复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中,1、逻辑控制电路;2、光耦隔离电路;3、三极管放大电路;4、继电器输出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包括逻辑控制电路1、光耦隔离电路2及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用于对中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和逻辑处理;所述光耦隔离电路2用于对继电器输出侧和中央处理器侧的电源进行隔离;所述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用于对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信号放大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动作;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1包括一个逻辑非门u1及一个逻辑与非门u2,具体逻辑芯片可采用74hc00,能有效避免cpu上电和断电时的不稳定状态导致的装置误动作,所述逻辑非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一路控制信号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逻辑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二路控制信号连接;所述逻辑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光耦隔离电路的光耦合器u3可采用光耦ltv356对信号进行隔离,增强抗干扰能力。

通常在控制器上电瞬间,中央处理器的输出端会同时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这就可能导致后面继电器的误动作。上述电路同时采用中央处理器的两路输出端,通过硬件逻辑处理,能保证当两路输出同时为高电平或低电平时,光电耦合器不导通,能有效保证继电器不动作。当需要继电器导通时,给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一路控制信号即第一路ykyz输出低电平、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二路控制信号即第二路yk输出高电平则可;反之,则能使继电器不导通。这样有效的克服了中央处理器上电或断电瞬间对控制逻辑的干扰。第一和第二电感的接入则有效拟制了高频干扰信号,使得电路工作更可靠。

所述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3及继电器输出回路4,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包括继电器线圈,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2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一端通过第二电阻r5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利用三极管放大减少光耦合器的负载,延长光耦合器的寿命,同时对三极管的基极进行下拉和滤波处理,避免干扰信号导致放大器误动作。

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后分别设有第一滤波电容、第二滤波电容。lc滤波回路增强抗脉冲群冲击能力。

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还包括rc抑制电路,所述rc抑制电路与继电器的接点两端并联,所述rc抑制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r6和第三滤波电容。对继电器的输出接口进行抗干扰处理,避免动作时对外产生磁场干扰,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包括逻辑控制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及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用于对中央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和逻辑处理;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用于对继电器输出侧和中央处理器侧的电源进行隔离;所述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用于对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信号放大并驱动所述继电器动作;

所述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一个逻辑非门及一个逻辑与非门,所述逻辑非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一路控制信号连接,输出端与所述逻辑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逻辑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第二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二路控制信号连接;所述逻辑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包括三极管放大电路及继电器输出回路,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包括继电器线圈,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线圈一端通过第二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后分别设有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输出回路还包括rc抑制电路,所述rc抑制电路与继电器的接点两端并联,所述rc抑制电路包括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三滤波电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输出回路抗干扰处理电路,包括逻辑控制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及继电器驱动输出回路,逻辑控制电路包括一个逻辑非门及一个逻辑与非门,逻辑非门的输入端通过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一路控制信号连接,输出端与逻辑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逻辑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通过电感与中央处理器输出的二路控制信号连接;逻辑与非门的输出端与所述光耦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通过逻辑芯片与非门控制,避免CPU初始上电输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误动作;通过光耦合器配合三极管放大电路,既对信号进行了有效隔离,又对信号进行了可靠放大,同时又节约了成本;继电器的输出接口的EMC处理有效的解决干扰导致的CPU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海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