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1781发布日期:2020-09-23 01:2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楼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物联网、5g时代的来临,对基站的快速、便捷的建设及重复利用提出了要求。传统楼面天线支撑杆安装方式需要先将屋面进行找平,浇筑各类型配重块,材料运输极为不便,施工噪音大,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养护周期长,支撑杆与天线安装需要二次上站,如遇到阻工或纠纷,已施工完毕的支撑杆无法拆除并重复利用,导致工人建设难度高,所需建设周期长、安装效率低,无形中增加了基站建设成本;如继续按传统建设模式,将大大增加施工成本,极大的影响建设周期,且如此低效的建设方式也很难满足通信基站快速建设发展的需求。

因此亟需一种可灵活安装、拆卸、自由调整支撑杆底座的天线设备支撑杆系统,来解决传统基站建设中存在的耗时长、效率低、无法重复利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楼面支撑杆无法快速建设及投入使用,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包括第一竖向钢管,第二竖向钢管;所述第一竖向钢管的下端焊接有第一定位钢板,所述第二竖向钢管的两端侧面焊接有加劲肋钢板,所述第二竖向钢管的顶端焊接有第二定位钢板,第二竖向钢管的底端焊接有第三定位钢板,所述第一定位钢板与第二定位钢板螺栓连接;

第三定位钢板与第一横向钢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横向钢板的一端与第一纵向钢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横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钢板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纵向钢板的一端与第二横向钢板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支座的双柱螺栓连接,第二横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钢板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支座的双柱螺栓连接,第二纵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支座的双柱螺栓连接,第一纵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支座的双柱螺栓连接;

所述第一铰支座包括调节螺栓、第一水平钢板、第一竖向钢板、第二竖向钢板、第三竖向钢板、第四竖向钢板、第二水平钢板;所述第一竖向钢板和第二竖向钢板分别与第一水平钢板焊接,并且第一竖向钢板和第二竖向钢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螺栓设置有两对,固定于第一水平钢板,并且位于第一竖向钢板和第二竖向钢板之间,所述双柱螺栓设置于四个调节螺栓中心;第三竖向钢板和第四竖向钢板分别与第二水平钢板焊接,并且第三竖向钢板、第四竖向钢板为轴对称设置;第一竖向钢板与第三竖向钢板中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第二竖向钢板与第四竖向钢板中部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铰支座、第三铰支座、第四铰支座的结构与第一铰支座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铰支座的第一水平钢板与第一纵向钢板的一端、第二横向钢板的一端通过双柱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铰支座的第一水平钢板与第二横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钢板的一端通过双柱螺栓连接;

所述第三铰支座的第一水平钢板与第二纵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的另一端通过双柱螺栓连接;

所述第四铰支的第一水平钢板与第一纵向钢板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的一端通过双柱螺栓连接;

所述第二竖向钢管的中部设置有四块半月形钢板,并且四块半月形钢板之间相互通过螺栓连接,连接钢板的一端与半月形钢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钢板的另一端与楔形线夹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nut与圆钢相互套接,圆钢与第一水平钢板通过螺栓连接,nut与楔形线夹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进行连接,钢丝绳扎头分别固定于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解决了传统楼面天线支撑杆,施工工序复杂,养护周期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无法回收重复利用的问题,不仅运输方便,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保证率高,可重复回收利用;在天线挂高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两个支撑杆合并为一个支撑杆,不仅能满足挂高要求,还能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快速拼装。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撑杆整体侧视图。

图2为支撑杆整体俯视图。

图3为支座平、侧面图。

图4为3-3剖面图。

图5为拉线抱箍图。

图中:1、第一竖向钢管;2、第一定位钢板;2-1、第二定位钢板;2-2、第三定位钢板;3、第二竖向钢管;4、加劲肋钢板;5、连接螺栓;6、第一横向钢板;7、第二横向钢板;7-1、第三横向钢板;8、第一纵向钢板;8-1、第二纵向钢板;9、调节螺栓;10、双柱螺栓;11、第一水平钢板;12、第一竖向钢板;12-1、第二竖向钢板;13、第三竖向钢板;13-1、第四竖向钢板;14、第二水平钢板;15、连接螺栓;16、半月形钢板;17、连接钢板;18、楔形线夹;19、圆钢(拉杆);20、nut;21、钢丝绳扎头;22、钢丝绳;23、第一铰支座;24、第二铰支座;25、第三铰支座;26、第四铰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楼面支撑杆施工不便、周期长、无法重复利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图1~5所示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包括第一竖向钢管1,第二竖向钢管3;所述第一竖向钢管1的下端焊接有第一定位钢板2,所述第二竖向钢管3的两端侧面焊接有加劲肋钢板4,所述第二竖向钢管3的顶端焊接有第二定位钢板2-1,第二竖向钢管3的底端焊接有第三定位钢板2-2,所述第一定位钢板2与第二定位钢板2-1均开4孔,并且所述第一定位钢板2与第二定位钢板2-1螺栓连接;

第三定位钢板2-2与第一横向钢板6中部均开4孔,并且第三定位钢板2-2与第一横向钢板6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横向钢板6的两端各开2孔,第一纵向钢板8的中部开2孔,第二纵向钢板8-1的中部开2孔,第一横向钢板6的一端与第一纵向钢板8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第一横向钢板6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钢板8-1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

第一纵向钢板8、第二纵向钢板8-1、第二横向钢板7、第三横向钢板7-1的两端分别开2孔,第一纵向钢板8的一端与第二横向钢板7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支座23的双柱螺栓9连接,第二横向钢板7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钢板8-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支座24的双柱螺栓9连接,第二纵向钢板8-1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7-1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支座25的双柱螺栓9连接,第一纵向钢板8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7-1的一端通过第四铰支座26的双柱螺栓9连接;

所述第一铰支座23包括双柱螺栓9、调节螺栓10、第一水平钢板11、第一竖向钢板12、第二竖向钢板12-1、第三竖向钢板13、第四竖向钢板13-1、第二水平钢板14;所述第一竖向钢板12和第二竖向钢板12-1分别与第一水平钢板11焊接,并且第一竖向钢板12和第二竖向钢板12-1为轴对称设置;所述调节螺栓10设置有两对,固定于第一水平钢板11,并且位于第一竖向钢板12和第二竖向钢板12-1之间,所述双柱螺栓9设置于四个调节螺栓10中心;第三竖向钢板13和第四竖向钢板13-1分别与第二水平钢板14焊接,并且第三竖向钢板13、第四竖向钢板13-1为轴对称设置;第一竖向钢板12与第三竖向钢板13中部通过连接螺栓15连接,第二竖向钢板12-1与第四竖向钢板13-1中部通过连接螺栓15连接;调节螺栓10用于调节第一水平钢板11的水平度。

所述第二铰支座24、第三铰支座25、第四铰支座26的结构与第一铰支座23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铰支座23的第一水平钢板11与第一纵向钢板8的一端、第二横向钢板7的一端通过双柱螺栓9连接;

所述第二铰支座24的第一水平钢板11与第二横向钢板7的另一端与第二纵向钢板8-1的一端通过柱螺栓9连接;

所述第三铰支座25的第一水平钢板11与第二纵向钢板8-1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7-1的另一端通过柱螺栓9连接;

所述第四铰支座26的第一水平钢板11与第一纵向钢板8的另一端与第三横向钢板7-1的一端通过柱螺栓9连接;

所述第二竖向钢管3的中部设置有四块半月形钢板16,四块半月形钢箍16各开2孔,并且四块半月形钢板16之间相互通过螺栓连接,,连接钢板17的一端开2孔,并且连接钢板17的一端与半月形钢板16通过螺栓连接,连接钢板17的另一端与楔形线夹18的一端通过螺栓连接,nut20与圆钢19相互套接,圆钢19与第一水平钢板11通过螺栓连接,nut20与楔形线夹18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22进行连接,钢丝绳扎头21分别固定于钢丝绳22。

所述钢管1的上部焊接有避雷针,这样可以避免天线设置在楼顶被雷电破坏。

如图3、图4所示,支撑杆底部的铰支座可以让杆体进行横平、竖直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楼面多功能快速自由拼装杆,解决了传统楼面天线支撑杆,施工工序复杂,养护周期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无法回收重复利用的问题,不仅运输方便,安装便捷,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保证率高,可重复回收利用;在天线挂高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材料的情况下将两个支撑杆合并为一个支撑杆,不仅能满足挂高要求,还能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快速拼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