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固定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9218发布日期:2021-01-15 14:0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固定体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涉及旋转连接器装置以及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固定体。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旋转连接器装置,其具有:固定体;旋转体,其以能够相对于固定体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固定体;以及固定销,其使固定体和旋转体不能相对旋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固定销插入到设置于固定体的插入开口中。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929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旋转连接器装置中,存在异物经由插入开口而侵入到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的可能性。

因此,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课题在于提高旋转连接器装置的耐环境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的第1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具有:固定体,其在内部具有空间;以及旋转体,其以能够相对于固定体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固定体。固定体具有用于插入固定件的被插入部,该固定件使固定体与旋转体不相对旋转。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与固定体的空间被隔离。

根据旋转连接器装置,由于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与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被隔离,因此抑制了异物经由被插入部而侵入到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其结果为,提高了旋转连接器装置的耐环境性。另外,异物是指水等流体或者尘埃等粉体。

另外,也可以是,被插入部在与旋转轴实质上平行的轴向上贯穿固定体。

根据该结构,即使异物沿着轴向侵入到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由于侵入的异物沿着轴向向被插入部外脱离,因此异物也难以积存在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中。

另外,也可以是,固定体具有:第1壁,其与旋转轴实质上垂直;以及第2壁,其在与旋转轴实质上平行的轴向上与第1壁隔开间隔地配置,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设置于第1壁与第2壁之间,被插入部具有设置于第1壁的第1开口。

即使异物容易与第1壁接触并且在第1壁上设置有第1开口,但由于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与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被隔离,因此抑制了异物经由第1开口而侵入到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是,被插入部具有设置于第2壁的第2开口,第1开口的面积与第2开口的面积实质上相同。

在该结构中,与第2开口的面积小于第1开口的面积的情况相比,侵入到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的异物容易经由第2开口而向被插入部外脱离。

固定体具有:第3壁,其在轴向上从第1开口的外缘延伸;以及第4壁,其在轴向上从第2开口的外缘延伸,第3壁和第4壁在与旋转轴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抵接。

在该构造中,与第3壁和第4壁仅在轴向上结合的构造相比,从第3壁与第4壁之间的间隙至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的间隙路径变长。因此,在该构造中,抑制了异物经由第3壁与第4壁之间的间隙而侵入到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

另外,也可以是,旋转连接器装置还具有在空间中配置于固定体的导体,第4壁具有与导体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壁部,第3壁在与旋转轴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被第4壁覆盖。

即使异物从第3壁与第4壁之间的间隙侵入,从间隙至导体的间隙路径也会因壁部而变长。因此,异物难以到达导体。

另外,也可以是,间隙在轴向上与第2开口的距离比与第1开口的距离近。

在该结构中,由于从第1开口侵入的异物难以到达间隙,因此难以经由间隙而侵入到固定体的空间。

也可以是,固定体具有:第1壁,其与旋转轴实质上垂直;以及第2壁,其在与旋转轴实质上平行的轴向上与第1壁隔开间隔地配置,被插入部具有设置于第1壁的第1开口,固定体具有第3壁,该第3壁在轴向上从第1开口的外缘延伸并且与第2壁连接,第3壁和第1壁由单一部件构成。

在该结构中,由于第1壁和第3壁由单一部件构成,因此第1壁与第3壁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异物难以经由被插入部而侵入到固定体的内部的空间。

也可以是,旋转连接器装置还具有固定件。

也可以是,被插入部被固定体的空间包围。

即使被插入部被固定体的空间包围,但由于内侧空间与固定体的空间被隔离,因此也抑制了异物经由被插入部而侵入到固定体的空间。

本申请的第2特征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固定体具有:固定体主体,其在内部具有用于收纳导电线缆的收纳空间,并且组装于能够绕旋转轴旋转的旋转体;以及延伸部,其在内部具有用于配置导体的空间,并且与固定体主体连接,延伸部具有用于插入固定件的被插入部,该固定件使固定体主体与旋转体不相对旋转,被插入部的内侧空间与收纳空间以及延伸部的空间被隔离。

根据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固定体,抑制了异物经由被插入部而侵入到收纳空间以及延伸部的内部的空间。其结果为,提高了旋转连接器装置的耐环境性。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提高了旋转连接器装置的耐环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固定体和固定件从旋转体拆下后的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固定体的俯视图。图3b是用图3a的iiib-iiib剖面线剖开固定体的图。

图4是用于示出被插入部的第1开口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的放大图。

图5是用于示出被插入部的第2开口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的放大图。

图6是旋转连接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第1固定体部的立体图。

图8是用图3a的viii-viii剖面线剖开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图。

图9是变形例的旋转连接器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对应或相同的结构。

<旋转连接器装置的概要>

图1是实施方式的旋转连接器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是将固定体10和固定件50t从旋转体20拆下后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旋转连接器装置100具有固定体10和旋转体20。旋转体20以能够相对于固定体10绕旋转轴ax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固定体10。在旋转体20组装于固定体10的状态下,在固定体10与旋转体20之间规定出收纳空间as。

如图2所示,导电线缆30配置于收纳空间as。导电线缆30的一端与固定体10连接,另一端与旋转体20连接。在导电线缆30与固定体10以及旋转体20连接的状态下,旋转体20能够相对于固定体10绕旋转轴ax进行旋转。但是,旋转连接器装置100所具有的线缆的根数并不限于1根。例如,线缆的根数可以是偶数,例如可以是4根。并且,例如,线缆的根数也可以是奇数,例如,也可以是3根。

旋转连接器装置100例如被使用在具有主体和能够相对于主体进行旋转的转向部的移动体(例如汽车)中。具体而言,固定体10安装于移动体的主体。旋转体20安装于转向部。即,旋转体20在实质的垂直方向上设置于比固定体10靠上的位置。导电线缆30的一端分别与设置于移动体的主体的电气设备电连接。导电线缆30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于转向部的电气设备(例如开关)电连接。由此,旋转连接器装置100在设置于移动体的主体的电气设备与设置于转向部的电气设备之间收发电力或电信号。但是,旋转连接器装置100也可以使用在移动体以外的装置中。

<固定体的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体10具有第1固定体部12和第2固定体部14。第2固定体部14在配置在第1固定体部12上的状态下与第1固定体部12结合。第1固定体部12构成固定体10的底部10b。第2固定体部14构成固定体10的侧壁10l。第1固定体部12和第2固定体部14构成固定体主体。

如图1和图2所示,第1固定体部12具有第1环部120和第1延伸部122(图3b)。当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平行的轴向ad上观察旋转连接器装置100时,第1环部120具有环形状。第1环部120以使旋转轴ax通过第1环部120的中心的方式配置。如图3b所示,第1延伸部122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从第1环部120的外周120a向外侧延伸。

如图2所示,第2固定体部14具有外周筒部140和第2延伸部142(图3b)。外周筒部140以使外周筒部140的中空部140a沿轴向ad延伸的方式配置。外周筒部140从第1环部120的外周120a沿着轴向ad向上方延伸。如图3b所示,第2延伸部142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从外周筒部140向外侧延伸。第2延伸部142在轴向ad上与第1延伸部122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第1延伸部122和第2延伸部142构成延伸部。

图3a是固定体10的俯视图。图3b是用图3a的剖面线iiib-iiib剖开固定体10的图。如图3b所示,第1延伸部122和第2延伸部142以在它们之间具有空间s1的方式在轴向ad上结合。更具体而言,第2延伸部142具有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从外周筒部140延伸的第1壁510。第1延伸部122具有在与旋转轴ax正交的方向上从第1环部120的外周120a延伸的第2壁520。第1壁510和第2壁520在轴向ad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第2延伸部142具有沿轴向ad延伸且连接第1壁510和第2壁520的侧壁512。由此,由第1壁510、侧壁512、第2壁520以及外周筒部140规定出固定体10的内部的空间s1。在空间s1中配置有后述的导体404(参照图8)。固定体10的内部的空间包含空间s1和收纳空间as。但是,侧壁512也可以设置于第1延伸部122。

<旋转体的结构>

如图2所示,旋转体20具有第2环部200和内周筒部202。当在轴向ad上观察旋转连接器装置100时,第2环部200具有环形状。第2环部200以使旋转轴ax通过第2环部200的中心的方式配置。内周筒部202以使内周筒部202的中空部202a沿轴向ad延伸的方式配置。内周筒部202从第2环部200的内周200a沿着轴向ad向下方延伸。内周筒部202在旋转轴ax的径向上配置在外周筒部140的内侧。由此,收纳空间as由第1环部120、外周筒部140、第2环部200以及内周筒部202规定出。换言之,收纳空间as相当于从外周筒部140的中空部140a除去内周筒部202的中空部202a后的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周筒部202设置于旋转体20。但是,为了规定收纳空间as,内周筒部202也可以设置于固定体10。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连接器装置100是具有中空部202a的形状,但旋转连接器装置100也可以不具有中空部202a。

<连接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旋转连接器装置100具有第1连接器40和第2连接器42。第1连接器40例如与从移动体的主体延伸的外部线缆连接。第2连接器42例如与从移动体的转向部延伸的外部线缆连接。第1连接器40和第2连接器42经由导电线缆30而电连接。更具体而言,导电线缆30的一端与配置于空间s1的导体404(参照图8)连接。导体404与第1连接器40的端子电连接。第1连接器40经由第1延伸部122和第2延伸部142而与固定体10连接。第2连接器42配置在旋转体20上。但是,第2连接器42的位置不限于图1和图2所示的位置。

<固定件的结构>

固定件50t是为了不使旋转体20相对于固定体10绕旋转轴ax旋转而设置的。固定件50t具有第1插入部51t、第2插入部52t以及把持部54t。如图2所示,第1插入部51t从把持部54t延伸。第2插入部52t在与第1插入部51t所延伸的方向实质上相同的方向上从把持部54t延伸。在与第1插入部51t和第2插入部52t所延伸的方向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第1插入部51t和第2插入部52t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第1插入部51t能够在轴向ad上相对于设置于固定体10的被插入部50进行插拔。当第1插入部51t插入于被插入部50时,第2插入部52t在轴向ad上相对于设置于旋转体20的第2环部200的槽204进行插拔。由此,旋转体20相对于固定体10的绕旋转轴ax的旋转位置被固定。当第1插入部51t从被插入部50脱离时,第2插入部52t从槽204脱离。但是,第2插入部52t卡定于旋转体20的构造并不限于图2所示的例子。

更具体而言,如图4和图5所示,被插入部50在与轴向ad实质上平行的方向上贯穿第1固定体部12的第1延伸部122和第2固定体部14的第2延伸部142。被插入部50的第1开口51设置于第1壁510。被插入部50的第2开口52设置于第2壁520。第2开口52的面积与第1开口51的面积实质上相同。固定件50t的第1插入部51t在轴向ad上经由第1开口51而插入于被插入部50。

如图4所示,第2延伸部142具有在轴向ad上从第1开口51的外缘51a朝向第2开口52延伸的第3壁530。即,第3壁530与第1壁51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壁530和第1壁510由单一部件构成。但是,第3壁530和第1壁510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第3壁530以规定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的方式具有在轴向ad上延伸的筒形状。如图5所示,第3壁530到达第2开口52的外缘52a。第3壁530具有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与旋转轴ax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径向内侧部532。径向内侧部532由外周筒部140的一部分构成。这样,如果使用于规定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的第3壁530与外周筒部140的一部分共用,则能够简化固定体10的构造。但是,也可以分别构成径向内侧部532和外周筒部140。

如图7所示,第1延伸部122具有在轴向ad上从第2开口52的外缘52a朝向第1开口51延伸的第4壁540。即,第4壁540与第2壁52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4壁540和第2壁520由单一部件构成,但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构成。

如图8的剖视图所示,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第3壁530与第4壁540以使第4壁540的内表面540s与第3壁530的外表面530s抵接的方式嵌合。即,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第3壁530以直接接触的方式被第4壁540覆盖。由此,从第3壁530与第4壁540之间的间隙g至固定体10的空间s1的间隙路径在轴向ad上朝上设置。因此,在轴向ad上从第1开口51向下方侵入的异物难以通过朝上的间隙路径。但是,第3壁530和第4壁540也可以以使第3壁530的内表面与第4壁540的外表面抵接的方式嵌合。

另外,第3壁530与第4壁540之间的间隙g在轴向ad上与第2开口52的距离比与第1开口51的距离近。但是,也可以是,第3壁530与第4壁540之间的间隙g在轴向ad上与第1开口51的距离比与第2开口52的距离近。另外,也可以省略第4壁540。例如,在省略了第4壁540的情况下,第3壁530在轴向ad上延伸至与第2壁520连接为止。

通过上述构造,如图8所示,内侧空间s2与固定体10的内部的空间s1被隔离。因此,内侧空间s2与配置于空间s1的导体404被隔离。另外,内侧空间s2与收纳空间as被隔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轴向ad观察时,第4壁540具有使旋转轴ax的径向的内侧部分缺陷的筒形状。第4壁540至少具有与配置于空间s1的导体404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壁部542。因此,壁部542与第3壁530之间的间隙路径在轴向ad上变长。但是,第4壁540也可以呈未设置有缺陷部分的筒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插入部50在与轴向ad正交的方向上被收纳空间as和空间s1包围。但是,被插入部50也可以不被收纳空间as和空间s1包围。即,被插入部50也可以不被固定体10的空间包围。

接着,使用图9来说明被插入部50的变形例的被插入部50a。被插入部50a与被插入部50的不同点在于,在轴向ad上不贯穿第1延伸部122。省略重复结构的说明。

如图9所示,被插入部50a在轴向ad上从第1壁510向下方凹陷。具体而言,第5壁550以封闭轴向ad上的第3壁530的下方的开口的方式沿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延伸。被插入部50a的内侧空间s2a由第3壁530和第5壁550规定出。在本变形例中,被插入部50a的内侧空间s2a也与固定体10的内部的空间s1被隔离。另外,第5壁550也可以由第2壁520的一部分构成。即,未设置第2开口52的第2壁520的一部分也可以成为被插入部50a的底壁。

<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特征>

旋转连接器装置100具有:固定体10,其在内部具有空间s1和收纳空间as;以及旋转体20,其以能够相对于固定体10绕旋转轴ax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固定体10。固定体10具有用于插入固定件50t的被插入部50,该固定件50t使固定体10与旋转体20不相对旋转。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与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被隔离。

根据旋转连接器装置100,由于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与固定体10的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被隔离,因此抑制异物经由被插入部50而侵入到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其结果为,提高了旋转连接器装置100的耐环境性。另外,异物是指水等流体或者尘埃等粉体。但是,内侧空间s2也可以不与收纳空间as隔离。

另外,被插入部50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平行的轴向ad上贯穿固定体10。

因此,即使异物沿着轴向ad侵入到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由于侵入的异物沿着轴向ad向被插入部50外脱离,因此异物也难以积存在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中。

另外,固定体10具有:第1壁510,其与旋转轴ax实质上垂直;以及第2壁520,其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平行的轴向ad上与第1壁510隔开间隔地配置,空间s1设置于第1壁510与第2壁520之间,被插入部50具有设置于第1壁510的第1开口51,第1壁510在轴向ad上比第2壁520靠近旋转体20。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第1壁510在轴向ad上比第2壁520靠近旋转体20的第2环部200。

即使异物容易与靠近旋转体20的第1壁510接触并且在第1壁510上设置有第1开口51,但由于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与固定体10的空间s1被隔离,因此抑制异物经由第1开口51而侵入到固定体10的空间s1。

另外,被插入部50具有设置于第2壁520的第2开口52,第1开口51的面积与第2开口52的面积实质上相同。

因此,与第2开口52的面积小于第1开口51的面积的情况相比,侵入到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的异物容易经由第2开口52而向被插入部50外脱离。

固定体10具有:第3壁530,其在轴向ad上从第1开口51的外缘51a延伸;以及第4壁540,其在轴向ad上从第2开口52的外缘52a延伸,第3壁530和第4壁540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抵接。

因此,与第3壁530和第4壁540仅在轴向ad上结合的构造相比,从第3壁530与第4壁540之间的间隙g至固定体10的空间s1的间隙路径变长。因此,抑制异物经由第3壁530与第4壁540之间的间隙g而侵入到固定体10的空间s1。

另外,旋转连接器装置100还具有在空间s1中配置于固定体10的导体404,第4壁540具有与导体404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壁部542,第3壁530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被壁部542覆盖。

因此,即使异物从第3壁530与第4壁540之间的间隙g侵入,从间隙g至导体404的间隙路径也因壁部542而变长。因此,异物难以到达导体404。

另外,间隙g在轴向ad上与第2开口52的距离比与第1开口51的距离近。

因此,从第1开口51侵入的异物难以到达间隙g,因此难以经由间隙g而侵入到固定体10的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

另外,固定体10具有:第1壁510,其与旋转轴ax实质上垂直;以及第2壁520,其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平行的轴向ad上与第1壁510隔开间隔地配置,被插入部50具有设置于第1壁510的第1开口51,固定体10具有在轴向ad上从第1开口51的外缘51a延伸并且与第2壁520连接的第3壁530,第3壁530和第1壁510由单一部件构成。

由于第1壁510和第3壁530由单一部件构成,因此第1壁510与第3壁530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异物难以经由被插入部50而侵入到固定体10的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

另外,被插入部50和被插入部50a被空间s1和收纳空间as包围。

这样,即使被插入部50和被插入部50a被固定体10的空间包围,由于内侧空间s2以及内侧空间s2a与固定体10的空间被隔离,因此异物也难以经由被插入部50以及被插入部50a而侵入到固定体10的空间。

另外,固定体10具有:固定体主体(第1固定体部12和第2固定体部14),其组装于能够绕旋转轴ax旋转的旋转体20;以及延伸部(第1延伸部122和第2延伸部142),其在内部具有空间s1并且与固定体主体连接,延伸部具有用于插入固定件50t的被插入部50,该固定件50t使固定体主体与旋转体20不相对旋转,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与延伸部的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被隔离。

根据该结构,抑制异物经由被插入部50的内侧空间s2而侵入到空间s1以及收纳空间as。其结果为,提高了旋转连接器装置100的耐环境性。但是,内侧空间s2也可以不与收纳空间as隔离。

<其他实施例>

另外,被插入部50贯穿固定体10的方向(凹陷方向)并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被插入部50也可以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从侧壁512凹陷。另外,被插入部50也可以是在与旋转轴ax实质上正交的方向上贯穿外周筒部140或从外周筒部140凹陷的形状。

另外,第3壁530也可以设置于第1延伸部122,第4壁540也可以设置于第2延伸部142。

另外,在本申请中,“具有”及其派生词是说明构成要素的存在的非限制用语,不排除未记载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存在。这也适用于“具备”、“包含”以及它们的派生词。

在本申请中,“第1”、“第2”等序数仅是用于识别结构的用语,不具有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例如,虽说有“第1要素”,但并非暗示存在“第2要素”,并且,虽说有“第2要素”,但并非暗示存在“第1要素”。

并且,本公开的“平行”、“正交”以及“一致”的术语不应当被严格解释,而是分别包含“实质上平行”、“实质上正交”以及“实质上一致”的意思。并且,其他与配置相关的表述也不被严格地解释。

从上述公开内容可知,可以进行本发明的各种变更和修正。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通过与本申请的具体公开内容不同的方法来实施本发明。

标号说明

100:旋转连接器装置;10:固定体;20:旋转体;30:导电线缆;40:第1连接器;42:第2连接器;50:被插入部;510:第1壁;520:第2壁;530:第3壁;540:第4壁;50t:固定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