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5728发布日期:2020-12-04 13:5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线路,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磁芯),主要功能有包括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变压器在电器设备和无线电路中,常用作升降电压、匹配阻抗以及安全隔离等,其是发电厂和变电所的主要设备之一,正确安装变压器使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变压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室内与室外两大类,其中室外包括杆架式(架空安装)、台墩式和落地式,室内称为配电室,但在变压器室外安装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变压器进行室外时,其四周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力度较小,以致其在架空安装状态出现脱落和飞鸟碰撞等现象的几率增大,且其在落地安装状态下易出现人员误触伤害以及变压器自身故障等现象;

2、防护结构的整体性和单一性致使其自身构成的变压器安置空间的体积处于不可变的状态,进而对于不同体积的变压器的适应率低,同时架空安装的变压器四周防护结构易出现杂物钩挂的现象,以致存在影响变压器运作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底台、u型架板和外护机构,所述的底台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架板,u型架板的凸起端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底台的上端设置有外护机构。

所述的外护机构包括转轴、圆台、止停爪、卡销、连杆、竖板、抵动杆、纵杆、横杆和支撑柱,转轴的正前侧设置有一号销轴,一号销轴的上端与圆台的下端相连,一号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上下对称安装有止停爪,转轴位于止停爪之间,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环凹槽,环凹槽与止停爪的内侧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止停爪的后端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有卡销,圆台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卡销,二号销轴沿圆台周向均匀排布,且转轴与止停爪均位于二号销轴的内侧,二号销轴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连杆,连杆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销轴,三号销轴的上端与竖板的下端相连,竖板内侧端的上下对称安装有抵动杆,抵动杆的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纵杆外侧端相连,抵动杆的另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横杆的外侧端相连,抵动杆与纵杆、横杆之间的夹角均为45°,纵杆与横杆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且纵杆与横杆之间的夹角为90°,竖板下端纵杆的下端面中部与竖板下端横杆的下端面中部均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底台的上端相连,支撑柱位于圆台的外侧,通过人工方式使变压器与圆台上端之间稍接触,变压器位于横杆与纵杆构成空间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顺时针转动圆台,圆台带动连杆同步转动,竖板在受到连杆给予的向内侧的拉动力下沿与其本身垂直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竖板推动抵动杆同步运动,抵动杆向内侧同时挤压与其相连的横杆与纵杆,支撑柱随横杆与纵杆沿底台上端同步运动,此时横杆与纵杆构成的空间体积逐渐缩小直至横杆与纵杆之间配合夹紧变压器,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内侧收紧止停爪使之卡于环凹槽内,并通过卡销对止停爪之间进行紧固连接,此时圆台在止停爪和卡销的配合下得到固定,之后通过机械方式将u型架板连带底台与变压器一同吊装至安装位置处,最后通过人工方式对u型架板与安装位置点之间进行焊接或螺纹连接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底台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凸板,凸板与u型架板的内凹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凸板的上下两端面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内底壁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外侧端与基板的内侧端相连,基板的上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有卡轮齿,卡轮齿的外侧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止轮齿,止轮齿与卡轮齿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止轮齿的外侧端与u型架板的内凹端面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将基板连带卡轮齿按压于矩形凹槽内,并通过人工移动底台整体已对其进行位置调整,当底台移动至相应位置处后,并借助人工调整使得卡轮齿夹于齿轮之间,然后松动基板,基板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快速弹出矩形凹槽,基板带动卡轮齿同步运动,卡轮齿卡于止轮齿之间,此时底台与u型架板之间得到相对固定,基板、压缩弹簧、止轮齿和卡轮齿之间的配合可使底台的安装位置根据安装需求做出适应性改变以及实现底台的快速固定处理,进而提高装置整体的可调控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u型架板左右内凹端面对称安装有抱环,抱环为弹性材质,前后正相对的抱环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法相连,前后正相对的抱环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回型板,通过机械方式将u型架板连带底台与变压器一同吊装至安装位置处,同时使电杆位于抱环构成的圆环结构内,并将回型板卡套于抱环上并向内收紧抱环,直至抱环套紧电杆,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对u型架板与电杆安装位置点之间进行焊接或螺纹连接处理,抱环与回型板之间的配合可对u型板与电杆之间的连接起到辅固的作用,以提高装置整体处于架空状态下的牢固程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纵杆之间与横杆之间均安装有相同结构,其中纵杆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伸缩架,伸缩架的伸缩方向沿水平方向,伸缩架位于横杆的外侧,伸缩架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耳板,耳板上下排布,耳板的外侧端与纵杆的内侧端面相连,伸缩架与横杆、纵杆之间的配合可对变压器起到四周防护以及阻隔的作用,进而避免变压器出现掉落现象,同时又避免飞鸟或人群接触变压器而出现安全事故以及变压器本身出现故障的现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圆台的上方上下设置有l型杆,l型杆沿顺时针方向等距离排布,水平方向的相邻l型杆之间的夹角为90°,圆台上方前后两侧的l型杆的一端与横杆的最外侧端相连,圆台上方左右两侧的l型杆的一端与纵杆的最外端相连,且l型杆与横杆的相连与l型杆与纵杆的相连呈交错排布状态,l型杆短端的外侧端面安装有耳座,上下正相对的耳座之间安装有四号销轴,四号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遮板卷,遮板卷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夹板,夹板的外侧端与一号电动滑块相连,一号电动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l型杆长端相连,一号电动滑块与耳座之间相互垂直,当天气处于较为恶劣等情况下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带动夹板沿l型杆运动,遮板卷在夹板的带动下做同步放卷运动,直至遮板卷的放卷部位将变压器四周包住,此时变压器处于半封闭的空间内,遮板卷、一号电动滑块和夹板之间的配合运动可对变压器起到保护和阻隔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而降低变压器因与外部影响因素直接接触而出现运作故障或外观变形现象的几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l型杆长端的内侧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上下正相对的二号电动滑块的内侧端之间连接有立板,立板的内侧端面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勾刷,勾刷的内侧端面与伸缩架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通过二号电动滑块带动立板沿l型杆的长端同步运动,立板带动勾刷同步运动,勾刷可对伸缩架进行清理,以避免伸缩架表面出现的钩挂杂物致使变压器存在出现故障等问题的隐患,进而可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竖板上端横杆的中部与竖板上端纵杆的中部均安装有相同结构,其中竖板上端横杆横杆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外侧端面下端安装有圆柱,圆柱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风扇叶,风扇叶位于竖板下端横杆的上方,变压器处于架空或地置状态时,风扇叶在风力吹动下做自转运动,以致变压器四周的空气流动速度得到提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变压器整体的散热程度。

(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本发明采用多重防护结构相结合的设计理念进行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设置的外护机构可对变压器起到四周防护与阻隔的作用,同时外护机构构成的变压器放置空间的体积处于可调控的状态,以致可适应与一定范围内不同体积大小的变压器的夹固防护处理,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利用率;

2、本发明所述的伸缩架与横杆、纵杆之间的配合可对变压器起到四周防护以及阻隔的作用,进而避免变压器出现掉落现象,同时又避免飞鸟或人群接触变压器而出现安全事故以及变压器本身出现故障的现象;

3、本发明所述的遮板卷、一号电动滑块和夹板之间的配合运动可对变压器起到保护和阻隔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而降低变压器因与外部影响因素直接接触而出现运作故障或外观变形现象的几率;

4、本发明所述的立板、二号电动滑块与勾刷之间的配合可对伸缩架进行清理,以避免伸缩架表面出现的钩挂杂物致使变压器存在出现故障等问题的隐患,进而可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目的;

5、本发明所述的基板、压缩弹簧、止轮齿和卡轮齿之间的配合可使底台的安装位置根据安装需求做出适应性改变以及实现底台的快速固定处理,进而提高装置整体的可调控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三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1的x向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图1的y向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4的z向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4的m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先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配电网线路变压器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底台1、u型架板2和外护机构3,所述的底台1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u型架板2,u型架板2的凸起端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底台1的上端设置有外护机构3。

所述的底台1的前后两端对称安装有凸板10,凸板10与u型架板2的内凹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凸板10的上下两端面对称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内底壁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有压缩弹簧11,压缩弹簧11的外侧端与基板12的内侧端相连,基板12的上端面从左往右等距离安装有卡轮齿13,卡轮齿13的外侧从左往右等距离设置有止轮齿14,止轮齿14与卡轮齿13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止轮齿14的外侧端与u型架板2的内凹端面相连,通过人工方式将基板12连带卡轮齿13按压于矩形凹槽内,并通过人工移动底台1整体已对其进行位置调整,当底台1移动至相应位置处后,并借助人工调整使得卡轮齿13夹于齿轮之间,然后松动基板12,基板12在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快速弹出矩形凹槽,基板12带动卡轮齿13同步运动,卡轮齿13卡于止轮齿14之间,此时底台1与u型架板2之间得到相对固定,基板12、压缩弹簧11、止轮齿14和卡轮齿13之间的配合可使底台1的安装位置根据安装需求做出适应性改变以及实现底台1的快速固定处理,进而提高装置整体的可调控度。

所述的u型架板2左右内凹端面对称安装有抱环20,抱环20为弹性材质,前后正相对的抱环20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法相连,前后正相对的抱环20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回型板21,通过机械方式将u型架板2连带底台1与变压器一同吊装至安装位置处,同时使电杆位于抱环20构成的圆环结构内,并将回型板21卡套于抱环20上并向内收紧抱环20,直至抱环20套紧电杆,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对u型架板2与电杆安装位置点之间进行焊接或螺纹连接处理,抱环20与回型板21之间的配合可对u型板与电杆之间的连接起到辅固的作用,以提高装置整体处于架空状态下的牢固程度。

所述的外护机构3包括转轴30、圆台31、止停爪32、卡销33、连杆34、竖板35、抵动杆36、纵杆37、横杆38和支撑柱39,转轴30的正前侧设置有一号销轴,一号销轴的上端与圆台31的下端相连,一号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上下对称安装有止停爪32,转轴30位于止停爪32之间,转轴30的上端设置有环凹槽,环凹槽与止停爪32的内侧端面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止停爪32的后端开设有螺纹通孔,螺纹通孔之间通过螺纹配合方式连接有卡销33,圆台31的下端面安装有二号卡销33,二号销轴沿圆台31周向均匀排布,且转轴30与止停爪32均位于二号销轴的内侧,二号销轴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连杆34,连杆34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三号销轴,三号销轴的上端与竖板35的下端相连,竖板35内侧端的上下对称安装有抵动杆36,抵动杆36的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纵杆37外侧端相连,抵动杆36的另一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横杆38的外侧端相连,抵动杆36与纵杆37、横杆38之间的夹角均为45°,纵杆37与横杆38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且纵杆37与横杆38之间的夹角为90°,竖板35下端纵杆37的下端面中部与竖板35下端横杆38的下端面中部均安装有支撑柱39,支撑柱39的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底台1的上端相连,支撑柱39位于圆台31的外侧,通过人工方式使变压器与圆台31上端之间稍接触,变压器位于横杆38与纵杆37构成空间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顺时针转动圆台31,圆台31带动连杆34同步转动,竖板35在受到连杆34给予的向内侧的拉动力下沿与其本身垂直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竖板35推动抵动杆36同步运动,抵动杆36向内侧同时挤压与其相连的横杆38与纵杆37,支撑柱39随横杆38与纵杆37沿底台1上端同步运动,此时横杆38与纵杆37构成的空间体积逐渐缩小直至横杆38与纵杆37之间配合夹紧变压器,此时变压器四周得到防护处理,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内侧收紧止停爪32使之卡于环凹槽内,并通过卡销33对止停爪32之间进行紧固连接,此时圆台31在止停爪32和卡销33的配合下得到固定,之后通过机械方式将u型架板2连带底台1与变压器一同吊装至安装位置处,最后通过人工方式对u型架板2与安装位置点之间进行焊接或螺纹连接处理,圆台31、连杆34、竖板35和抵动杆36之间的配合可使横杆38与纵杆37构成空间的体积处于可调控的状态,以致可适应与一定范围内不同体积大小的变压器的夹固防护处理,进而提高设备整体的利用率。

所述的纵杆37之间与横杆38之间均安装有相同结构,其中纵杆37之间前后对称设置有伸缩架370,伸缩架370的伸缩方向沿水平方向,伸缩架370位于横杆38的外侧,伸缩架370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耳板371,耳板371上下排布,耳板371的外侧端与纵杆37的内侧端面相连,伸缩架370与横杆38、纵杆37之间的配合可对变压器起到四周防护以及阻隔的作用,进而避免变压器出现掉落现象,同时又避免飞鸟或人群接触变压器而出现安全事故以及变压器本身出现故障的现象。

所述的圆台31的上方上下设置有l型杆310,l型杆310沿顺时针方向等距离排布,水平方向的相邻l型杆310之间的夹角为90°,圆台31上方前后两侧的l型杆310的一端与横杆38的最外侧端相连,圆台31上方左右两侧的l型杆310的一端与纵杆37的最外端相连,且l型杆310与横杆38的相连与l型杆310与纵杆37的相连呈交错排布状态,l型杆310短端的外侧端面安装有耳座311,上下正相对的耳座311之间安装有四号销轴,四号销轴上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遮板卷312,遮板卷312的上下两端对称安装有夹板313,夹板313的外侧端与一号电动滑块314相连,一号电动滑块31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l型杆310长端相连,一号电动滑块314与耳座311之间相互垂直,当天气处于较为恶劣等情况下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314带动夹板313沿l型杆310运动,遮板卷312在夹板313的带动下做同步放卷运动,直至遮板卷312的放卷部位将变压器四周包住,此时变压器处于半封闭的空间内,遮板卷312、一号电动滑块314和夹板313之间的配合运动可对变压器起到保护和阻隔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而降低变压器因与外部影响因素直接接触而出现运作故障或外观变形现象的几率。

所述的l型杆310长端的内侧端面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二号电动滑块31a,上下正相对的二号电动滑块31a的内侧端之间连接有立板31b,立板31b的内侧端面从上往下等距离安装有勾刷31c,勾刷31c的内侧端面与伸缩架370之间通过滑动配合方式相连,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1a带动立板31b沿l型杆310的长端同步运动,立板31b带动勾刷31c同步运动,勾刷31c可对伸缩架370进行清理,以避免伸缩架370表面出现的钩挂杂物致使变压器存在出现故障等问题的隐患,进而可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目的。

所述的竖板35上端横杆38的中部与竖板35上端纵杆37的中部均安装有相同结构,其中竖板35上端横杆38横杆38的中部安装有连接板350,连接板350的外侧端面下端安装有圆柱351,圆柱351的外侧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风扇叶352,风扇叶352位于竖板35下端横杆38的上方,变压器处于架空或地置状态时,风扇叶352在风力吹动下做自转运动,以致变压器四周的空气流动速度得到提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变压器整体的散热程度。

工作时,通过人工方式将基板12连带卡轮齿13按压于矩形凹槽内,并通过人工移动底台1整体已对其进行位置调整,当底台1移动至相应位置处后,并借助人工调整使得卡轮齿13夹于齿轮之间,然后松动基板12,基板12在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快速弹出矩形凹槽,基板12带动卡轮齿13同步运动,卡轮齿13卡于止轮齿14之间,此时底台1与u型架板2之间得到相对固定,然后通过人工方式使变压器与圆台31上端之间稍接触,变压器位于横杆38与纵杆37构成空间内,然后通过人工方式顺时针转动圆台31,圆台31带动连杆34同步转动,竖板35在受到连杆34给予的向内侧的拉动力下沿与其本身垂直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竖板35推动抵动杆36同步运动,抵动杆36向内侧同时挤压与其相连的横杆38与纵杆37,支撑柱39随横杆38与纵杆37沿底台1上端同步运动,此时横杆38与纵杆37构成的空间体积逐渐缩小直至横杆38与纵杆37之间配合夹紧变压器,此时变压器四周得到防护处理,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向内侧收紧止停爪32使之卡于环凹槽内,并通过卡销33对止停爪32之间进行紧固连接,此时圆台31在止停爪32和卡销33的配合下得到固定,之后通过机械方式将u型架板2连带底台1与变压器一同吊装至安装位置处,同时使电杆位于抱环20构成的圆环结构内,并将回型板21卡套于抱环20上并向内收紧抱环20,直至抱环20套紧电杆,然后通过人工方式对u型架板2与电杆安装位置点之间进行焊接或螺纹连接处理,抱环20与回型板21之间的配合可对u型板与电杆之间的连接起到辅固的作用,最后通过人工方式对u型架板2与安装位置点之间进行焊接或螺纹连接处理,风扇叶352在风力吹动下做自转运动,以致变压器四周的空气流动速度得到提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变压器整体的散热程度,当天气处于较为恶劣等情况下时,通过一号电动滑块314带动夹板313沿l型杆310运动,遮板卷312在夹板313的带动下做同步放卷运动,直至遮板卷312的放卷部位将变压器四周包住,此时变压器处于半封闭的空间内,遮板卷312、一号电动滑块314和夹板313之间的配合运动可对变压器起到保护和阻隔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通过二号电动滑块31a带动立板31b沿l型杆310的长端同步运动,立板31b带动勾刷31c同步运动,勾刷31c可对伸缩架370进行清理,以避免伸缩架370表面出现的钩挂杂物致使变压器存在出现故障等问题的隐患,进而可实现对变压器的保护目的。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