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板及其隔离板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8557发布日期:2020-09-29 09:3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隔离板及其隔离板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离板及其隔离板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能源——电池模组,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车载动力电池要求电池模组容量大,这就带来了电池模组体积大且结构复杂等问题。怎样在在保证装配空间条件下降低模组高度,以提高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是当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与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经现有技术检索发现,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02544616b,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组、采样模块及外壳。电池组包括若干单体电池及动力连接片,动力连接片电连接相邻单体电池。外壳包裹在电池组及采样模块外部。采样模块包括柔性线路板和保护装置,柔性线路板上电连接有若干温度传感器和电压采样端子,温度传感器与动力连接片连接,电压采样端子与动力连接片电连接;保护装置包括外绝缘层和内绝缘层,外绝缘层覆盖在柔性线路板外表面上,内绝缘层包裹在动力连接片与单体电池之间。该发明虽解决了动力电池领域传统线束连接采样方式组装复杂、容易产生错误且常因线皮磨损而漏电等问题,但对提高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未能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与相关启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板及其隔离板总成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隔离板总成结构,包括隔离板总成和固定盖板;

所述隔离板总成包括隔离板、柔性线路板、中部导电片以及端部导电片;

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插接件和线路组件,所述插接件折弯后通过所述固定盖板固定于所述隔离板的端部下侧;

所述插接件的插接口方向朝上。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盖板与所述隔离板通过卡扣、热熔或胶粘的方式连接固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件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的非金属板上,所述非金属板为环氧玻璃纤维板。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非金属板通过定位销定位在所述隔离板的下翻边处,所述定位销为塑料定位销。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板的下翻边角度为80°-100°。

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插接件上盖,所述插接件上盖盖合于所述插接件上方,所述插接件上盖能够防水以及防止手触。

一种隔离板,采用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改传统插接件的安装位置与方向,降低了插接件在模组高度上占有的空间,提高了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壳体组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电路板的插接件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柔性线路板上方安装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非金属板材固定于隔离板下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一种隔离板总成结构,包括隔离板总成1和固定盖板3;

所述隔离板总成1包括隔离板11、柔性线路板12、中部导电片13以及端部导电片14,其中,中部导电片13与端部导电片14使用焊接工艺与电池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12包括插接件121和线路组件122,所述插接件121折弯后通过所述固定盖板3固定于所述位于所述隔离板11的端部下侧,固定后的插接件121的插接口方向朝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改传统插接件的安装位置与方向来实现在保证装配空间条件下模组高度的降低;为使该设计具有实际操作性,考虑到插接件121本身的高度限制,将插接件121位置转移至隔离板11的端板侧并做一定的折弯,可有效降低插接件在模组高度上占有的空间,提高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

所述固定盖板3与所述隔离板11可通过卡扣、热熔或胶粘的方式连接固定。

所述插接件121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2的非金属板上,所述非金属板一般采用环氧玻璃纤维板。其插接件121在所述柔性线路板12上的安装方向需根据最终位置进行调整,调整方向依据插接件121的尺寸与模组的实际安装位置。

其中,为实现柔性线路板插接件的固定,隔离板11结构向下延伸,并设计有固定插接件的结构,优选的,隔离板11的下翻边角度设置成80°-100°,在非金属板以及隔离板11的下翻边上开设有定位孔4,通过定位销5将柔性线路板12的非金属板固定于隔离板11上,定位销优选为塑料定位销。

进一步的,还包括插接件上盖2,所述插接件上盖2盖合于所述插接件121上方,所述插接件上盖2使整个模组达到ipx2防水等级,同时能够有效防止手触。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隔离板,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隔离板总成结构的具体结构与特点已在实施例1中进行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离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板总成(1)和固定盖板(3);

所述隔离板总成(1)包括隔离板(11)、柔性线路板(12)、中部导电片(13)以及端部导电片(14);

所述柔性线路板(12)包括插接件(121)和线路组件(122),所述插接件(121)折弯后通过所述固定盖板(3)固定于所述隔离板(11)的端部下侧;

所述插接件(121)的插接口方向朝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板(3)与所述隔离板(11)通过卡扣、热熔或胶粘的方式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121)固定于所述柔性线路板(12)的非金属板上,所述非金属板为环氧玻璃纤维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板通过定位销(5)定位在所述隔离板(11)的下翻边处,所述定位销为塑料定位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1)的下翻边角度为8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件上盖(2),所述插接件上盖(2)盖合于所述插接件(121)上方。

7.一种隔离板,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隔离板总成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模组技术领域内的一种隔离板总成结构,包括隔离板总成和固定盖板;所述隔离板总成包括隔离板、柔性线路板、中部导电片以及端部导电片;所述柔性线路板包括接插件和线路组件,所述接插件折弯后通过所述固定盖板固定于所述位于所述隔离板的端部下侧;所述插接件的插接口方向朝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隔离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更改传统接插件的安装位置与方向,降低了接插件在模组高度上占有的空间,提高了模组的体积能量密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旗;曹楷;许志学;胡云锋;侯敏;曹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浦能源有限公司;上海瑞浦青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