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0997发布日期:2020-10-30 21:3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液体加热器上使用的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温控器,仅具备一次断电功能,或者仅具备可恢复断电功能,对于同时需要一次断电、可恢复断电的装置,比如电热水壶等,需要分别安装两个温度熔断器(一次断电功能的熔断器、可恢复断电功能的熔断器),组装不易,而且对安装空间大小、位置均有一定要求,产品模具设计要求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安装容易、使用安全可靠的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复位过热保护装置、熔断装置、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相互独立设置在壳体内,第一导电线路上设有第一触控开关,第二导电线路上设有第二触控开关,第一触控开关和第二触控开关常闭,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和熔断装置设置在壳体内,复位过热保护装置一端在壳体顶面设有第一感温区,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另一端置于第一触控开关上,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动作,第一触控开关使第一导电线路断电,熔断装置一端在壳体顶面设有第二感温区,熔断装置另一端置于第二触控开关上,熔断装置动作,第二触控开关使第二导电线路断电。此款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整体通过壳体安装,体积小且安装容易,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和熔断装置分别控制不同导电线路,使用安全可靠,符合国家关于液体加热器的安全规定,此外在其他领域,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还能择一使用或同时使用,扩大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外端均延伸出壳体,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的内端相抵导电并构成所述第一触控开关。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构成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一触控开关,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导线与温控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内端置于第二接线端子的内端上方,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内端在静态时向上屹起,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抵导电,复位过热保护装置置于第二接线端子靠近内端处上。常态下,第二接线端子的弹力自动使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抵导电,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将第二接线端子内端下压,实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离断电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复位双金属片和第一推杆,复位双金属片设置在壳体顶面构成所述第一感温区,第一推杆竖直设置在壳体,第一推杆下端与第二接线端子顶面相抵,第一推杆上端穿过壳体顶面并位于复位双金属片活动端的活动范围内,复位双金属片形变推动第一推杆下移,第一推杆下压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离断电。复位双金属片感温形变后通过第一推杆推动第二接线端子内端下移,从而实现温控器到达预设温度值可复位断电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线路包括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的外端均延伸出壳体,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的内端相抵导电并构成所述第二触控开关。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构成第二导电线路和第二触控开关,结构简单、成本低,且便于导线与温控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的内端置于第四接线端子的内端上方,所述第三接线端子的内端在静态时向上屹起,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相离断电,熔断装置置于第三接线端子上,熔断装置下压第三接线端子,使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相抵导电。常态下,第三接线端子的弹力自动使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离断电,熔断装置将第三接线端子内端下压,实现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相抵导电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熔断装置包括熔断体和第二推杆,壳体顶面上凸有感温腔,第二推杆下端与第三接线端子顶面相抵,第二推杆上端限位固定熔断体,且使熔断体顶部与感温腔的顶壁相抵,熔断体形变,第三接线端子推动第二推杆上移,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相离断电。熔断体超过预设温度值后,熔断体体积缩小,第二推杆上端失去下压力,第三接线端子的弹力推动第二推杆上移,,从而实现温控器到达预设温度值不可复位断电的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底盒和上盖,上盖固定在底盒敞开口上,上盖设有支架,支架固定复位过热保护装置顶部形成所述第一感温区,上盖顶面还形成有所述第二感温区,第一感温区和第二感温区顶面齐平,底盒或上盖两侧设有支耳。第一感温区和第二感温区便于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和熔断装置同步检测温度,支耳便于壳体安装在相应的电器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内设有导向板,底盒和上盖夹紧所述导向板,底盒和导向板夹紧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导向板对应复位过热保护装置设有第一导向限位孔,复位过热保护装置穿过第一导向限位孔,导向板对应熔断装置设有第二导向限位孔,熔断装置穿过第二导向限位孔。导向板通过第一导向限位孔、第二导向限位孔限制对应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移动方向,并起到固定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功能,同时导向板也有固定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的功能。上盖具有隔热功能,避免热量传导进底盒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之间平行设置,第一导电线路两端延伸出壳体分别形成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第二导电线路两端延伸出壳体形成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第一接线端和第三接线端位于壳体一侧,第二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位于壳体另一侧,便于温控器与外界导线接线,而且导电线路设计合理,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之间间距适当缩小,明显使温控器整体体积缩小,以便在便携式电器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整体通过壳体安装,体积小且安装容易,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和熔断装置分别控制不同导电线路,使用安全可靠,符合国家关于液体加热器的安全规定,此外在其他领域,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还能择一使用或同时使用,扩大使用范围。

(2)其次,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构成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一触控开关,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构成第二导电线路和第二触控开关,结构简单、成本低,第一接线端和第三接线端位于壳体一侧,第二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位于壳体另一侧,便于温控器与外界导线接线。

(3)再有,第二接线端子的弹力自动使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抵导电,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将第二接线端子内端下压,实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离断电的功能,复位双金属片感温形变后通过第一推杆推动第二接线端子内端下移,从而实现温控器到达预设温度值可复位断电的功能。

(4)然后,第三接线端子的弹力自动使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相离断电,熔断装置将第三接线端子内端下压,实现第三接线端子和第四接线端子相抵导电的功能,熔断体超过预设温度值后,熔断体体积缩小,第二推杆上端失去下压力,第三接线端子的弹力推动第二推杆上移,,从而实现温控器到达预设温度值不可复位断电的功能。

(5)另,第一感温区和第二感温区便于复位过热保护装置和熔断装置同步检测温度,支耳便于壳体安装在相应的电器上,导向板通过第一导向限位孔、第二导向限位孔限制对应的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移动方向,并起到固定第一推杆、第二推杆的功能,同时导向板也有固定第一导电线路和第二导电线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与发热盘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中第二导电线路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中第一导电线路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熔断功能的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壳体1、复位过热保护装置2、熔断装置3、第一导电线路4和第二导电线路5。所述壳体1包括底盒11和上盖12,上盖12固定在底盒11敞开口上,上盖12设有支架13,支架13固定复位过热保护装置2顶部形成第一感温区14,上盖12顶面壳体1顶面上凸有感温腔16,感温腔16即第二感温区15,第一感温区14和第二感温区15顶面齐平,上盖12两侧设有支耳19。

所述底盒11两侧设有凸台,凸台设有导向板10,底盒11的凸台和上盖12夹紧所述导向板10,第一导电线路4和第二导电线路5设置在底盒11内并由底盒11和凸台夹紧,导向板10对应复位过热保护装置2设有第一导向限位孔17,复位过热保护装置2穿过第一导向限位孔17,导向板10对应熔断装置3设有第二导向限位孔18,熔断装置3穿过第二导向限位孔18。

所述第一导电线路4包括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第一接线端子41的外端延伸出壳体1形成第一接线端43,第二接线端子42的外端延伸出壳体1形成第二接线端44,第一接线端子41的内端置于第二接线端子42的内端上方,第二接线端子42的内端在静态时向上屹起,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相抵导电,即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的内端构成第一触控开关40。

所述复位过热保护装置2包括复位双金属片21和第一推杆22,复位双金属片21固定在支架13上,第一推杆22竖直设置在第一导向限位孔17内,第一推杆22下端与第二接线端子42顶面相抵,第一推杆22上端穿过上盖12并位于复位双金属片21活动端的活动范围内,复位双金属片21形变推动第一推杆22下移,第一推杆22下压第二接线端子42,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相离断电。

所述第二导电线路5包括第三接线端子51和第四接线端子52,第三接线端子51的外端延伸出壳体1形成第三接线端53,第四接线端子52的外端延伸出壳体1形成第四接线端54,第三接线端子51的内端置于第四接线端子52的内端上方,第三接线端子51的内端在静态时向上屹起,第三接线端子51和第四接线端子52相离断电,第三接线端子51和第四接线端子52的内端构成第二触控开关50。

所述熔断装置3包括熔断体31和第二推杆32,第二推杆32竖直设置在第二导向限位孔18内,第二推杆32下端与第三接线端子51顶面相抵,第二推杆32上端顶面设有凹槽33,熔断体31呈t型,熔断体31下部插入凹槽33内,熔断体31顶部与感温腔16的顶壁相抵,熔断体31形变,第三接线端子51推动第二推杆32上移,第三接线端子51和第四接线端子52相离断电。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43和第三接线端53位于壳体1一侧,第二接线端44和第四接线端54位于壳体1另一侧,第一导电线路4和第二导电线路5在壳体1内绝缘设置。第一推杆22和第二推杆32均为绝缘、隔热的瓷杆,熔断体31优选为感温颗粒,感温颗粒是受热温度达到设定值后变成粉未或液体或气体的硬质颗粒;硬质颗粒可以是固态颗粒石英砂,其受热达到一定程度,会变成粉未状;当然,硬质颗粒也可以是普通塑料粒,其受热达到一定程度后,部分会被熔化造成变形。复位双金属片21的预设变形温度低于熔断体31的预设变形温度。

工作原理:以便携式电热水瓶为例,其包括发热盘6,上盖12通过支耳19固定在发热盘6下方,且上盖12的第一感温区14和第二感温区15均与发热盘6底面相抵。第一导电线路4通过第一接线端43和第二接线端44串联在发热盘6的火线上,第二导电线路5通过第三接线端53和第四接线端54串联在发热盘6的零线上。

通常,发热盘6的温度先到达复位双金属片21的形变温度,复位双金属片21形变复位双金属片21形变推动第一推杆22下移,第一推杆22下压第二接线端子42,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相离断电,即通过断开第一导电线路4使发热盘6断电。当复位双金属片21温度恢复常温后自动复位,第二接线端子42的弹力推动第一推杆22复位,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相抵导电,发热盘6又能正常工作。

若复位过热保护装置2出现故障失效,发热盘6的温度持续升高达到熔断体31的预设温度值,熔断体31融化缩短或直接变为粉末,第二推杆32上端失去下压力,第三接线端子51的弹力推动第二推杆32上移,第三接线端子51和第四接线端子52相离断电,即通过断开第二导电线路5使发热盘6断电,第二导电线路5断电后不能自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