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2400发布日期:2020-07-24 16: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近十多年来,国际仪器仪表发展极为迅速,现代仪器仪表产品将向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仪器仪表中作为传输控制的关键元件控制电缆,也随着仪器仪表的发展,产品的各项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控制电缆一般就是pvc绝缘、pvc护套等结构简单产品,随着该领域仪器仪表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控制电缆的性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要求,也有仪器仪表控制电缆用氟塑料绝缘、聚酰亚胺绝缘等高性能材料,因该类原材料价格昂贵,这造成了产品的成本大大提升,并且生产时能耗大,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用以解决传统的电缆本体绝缘效果一般,且缺乏破损老化提醒结构;传统的电缆本体缺乏固定结构,缺乏防滑结构,且不便于安装和拆卸;传统的电缆本体缺乏规格标识结构,且缺乏长度提醒结构问题,达到增加绝缘纸层和聚酯薄膜层起到增强绝缘效果的作用,增加反光布层起到提醒的作用,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对破损老化处进行维护;增加交联聚乙烯固定套起到固定的作用,增加防滑纹一和防滑纹二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固定卡槽起到防脱线的作用,且增加啮齿固定带便于安装和拆卸;增加规格标识便于对电缆本体的规格进行提醒,便于后期使用,且增加长度标识和长度刻度线便于对电缆本体的长度进行提醒效果。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所述电缆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导体线芯,所述导体线芯的外侧设置有聚乙烯绝缘套,所述聚乙烯绝缘套的一侧设置有聚乙烯绝缘管,所述聚乙烯绝缘管的内部设置有芳纶纤维填充层,所述聚乙烯绝缘管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纸层,所述绝缘纸层的一侧设置有聚酯薄膜层,所述聚酯薄膜层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所述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反光布层,所述反光布层的一侧设置有乙丙橡胶防护外壳,所述乙丙橡胶防护外壳的表面设置有交联聚乙烯固定套,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一,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二,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环槽,所述固定环槽的内部设置有啮齿固定带,所述电缆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规格标识,所述规格标识的一侧设置有长度标识,所述长度标识的一侧设置有长度刻度线。

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绝缘套和导体线芯通过卡合连接,所述聚乙烯绝缘套和聚乙烯绝缘管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芳纶纤维填充层和聚乙烯绝缘套配合使用,所述芳纶纤维填充层和聚乙烯绝缘管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纸层和聚乙烯绝缘管通过卡合连接,所述聚酯薄膜层和绝缘纸层通过粘胶粘合连接,所述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和绝缘纸层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布层和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通过卡合连接,所述乙丙橡胶防护外壳和反光布层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和乙丙橡胶防护外壳通过卡合连接,所述防滑纹一和防滑纹二均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槽和固定环槽均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配合使用,所述啮齿固定带和固定环槽通过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规格标识和长度标识均与电缆本体通过喷涂机械喷涂连接,所述长度刻度线和电缆本体通过机械按压而成。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为解决传统的电缆本体绝缘效果一般,且缺乏破损老化提醒结构问题,本设计提出电缆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导体线芯,导体线芯的外侧设置有聚乙烯绝缘套,聚乙烯绝缘套的一侧设置有聚乙烯绝缘管,聚乙烯绝缘管的内部设置有芳纶纤维填充层,聚乙烯绝缘管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纸层,绝缘纸层的一侧设置有聚酯薄膜层,聚酯薄膜层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的外侧设置有反光布层,反光布层的一侧设置有乙丙橡胶防护外壳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本体绝缘效果一般,且缺乏破损老化提醒结构问题,有增加绝缘纸层和聚酯薄膜层起到增强绝缘效果的作用,增加反光布层起到提醒的作用,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对破损老化处进行维护有益效果。

2)、为解决传统的电缆本体缺乏固定结构,缺乏防滑结构,且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问题,本设计提出乙丙橡胶防护外壳的表面设置有交联聚乙烯固定套,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一,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二,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卡槽,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环槽,固定环槽的内部设置有啮齿固定带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本体缺乏固定结构,缺乏防滑结构,且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问题,有增加交联聚乙烯固定套起到固定的作用,增加防滑纹一和防滑纹二起到防滑的作用,增加固定卡槽起到防脱线的作用,且增加啮齿固定带便于安装和拆卸有益效果。

3)、为解决传统的电缆本体缺乏规格标识结构,且缺乏长度提醒结构问题,本设计提出电缆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规格标识,规格标识的一侧设置有长度标识,长度标识的一侧设置有长度刻度线设计,解决了传统的电缆本体缺乏规格标识结构,且缺乏长度提醒结构问题,有增加规格标识便于对电缆本体的规格进行提醒,便于后期使用,且增加长度标识和长度刻度线便于对电缆本体的长度进行提醒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交联聚乙烯固定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纹一和防滑纹二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长度刻度线结构示意图。

1-电缆本体;2-导体线芯;3-聚乙烯绝缘套;4-聚乙烯绝缘管;5-芳纶纤维填充层;6-绝缘纸层;7-聚酯薄膜层;8-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9-反光布层;10-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1-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2-防滑纹一;13-防滑纹二;14-固定卡槽;15-固定环槽;16-啮齿固定带;17-规格标识;18-长度标识;19-长度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中:

2-导体线芯、4-聚乙烯绝缘管、6-绝缘纸层、7-聚酯薄膜层、9-反光布层、11-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2-防滑纹一、13-防滑纹二、14-固定卡槽、17-规格标识、18-长度标识、19-长度刻度线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

1-电缆本体、3-聚乙烯绝缘套、5-芳纶纤维填充层、8-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10-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5-固定环槽、16-啮齿固定带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包括电缆本体1,所述电缆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体线芯2,所述导体线芯2的外侧设置有聚乙烯绝缘套3,所述聚乙烯绝缘套3的一侧设置有聚乙烯绝缘管4,所述聚乙烯绝缘管4的内部设置有芳纶纤维填充层5,所述聚乙烯绝缘管4的一侧设置有绝缘纸层6,所述绝缘纸层6的一侧设置有聚酯薄膜层7,所述聚酯薄膜层7的一侧设置有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8,所述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8的外侧设置有反光布层9,所述反光布层9的一侧设置有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通过导体线芯2起到传输的作用,通过聚乙烯绝缘套3起到初步绝缘的作用,通过聚乙烯绝缘管4对导体线芯2起到固定和绝缘的作用,通过芳纶纤维填充层5对聚乙烯绝缘管4起到填充的作用,保持芳纶纤维填充层5的稳定性,通过绝缘纸层6和聚酯薄膜层7起到增强绝缘的效果,通过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8避免电缆受外界信号干扰,通过反光布层9起到反光提醒的作用,通过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起到防护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所述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的表面设置有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一12,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二13,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卡槽14,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环槽15,所述固定环槽15的内部设置有啮齿固定带16,通过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便于电缆本体1进行固定,通过防滑纹一12和防滑纹二13起到固定的作用,通过固定卡槽14便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使用,通过固定环槽15和啮齿固定带16便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进行安装和拆卸,所述电缆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规格标识17,所述规格标识17的一侧设置有长度标识18,所述长度标识18的一侧设置有长度刻度线19,通过规格标识17便于查看电缆本体1的规格,便于后期取用,通过长度标识18便于对电缆本体1的长度进行查看,通过长度刻度线19起到提醒的作用。

其中,所述聚乙烯绝缘套3和导体线芯2通过卡合连接,所述聚乙烯绝缘套3和聚乙烯绝缘管4通过卡合连接,便于导体线芯2进行固定,所述芳纶纤维填充层5和聚乙烯绝缘套3配合使用,所述芳纶纤维填充层5和聚乙烯绝缘管4通过卡合连接,起到绝缘和加固的作用,所述绝缘纸层6和聚乙烯绝缘管4通过卡合连接,所述聚酯薄膜层7和绝缘纸层6通过粘胶粘合连接,所述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8和绝缘纸层6通过卡合连接,通过进一步绝缘和屏蔽的作用,所述反光布层9和金属网状编织屏蔽层8通过卡合连接,所述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和反光布层9通过卡合连接,起到提醒和防护的作用,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和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通过卡合连接,所述防滑纹一12和防滑纹二13均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配合使用,便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使用,所述固定卡槽14和固定环槽15均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配合使用,所述啮齿固定带16和固定环槽15通过卡合连接,便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进行固定,所述规格标识17和长度标识18均与电缆本体1通过喷涂机械喷涂连接,所述长度刻度线19和电缆本体1通过机械按压而成,便于对规格和长度进行提醒。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的表面设置有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内侧设置有防滑纹一12,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二13,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卡槽14,所述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环槽15,所述固定环槽15的内部设置有啮齿固定带16,通过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便于电缆本体1进行固定,通过防滑纹一12和防滑纹二13起到固定的作用,通过固定卡槽14便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的使用,通过固定环槽15和啮齿固定带16便于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进行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耐低温仪器仪表控制电缆,在使用的过程中,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卡合在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的一侧,防滑纹一13和乙丙橡胶防护外壳10进行接触,啮齿固定带16卡合在固定环槽15的内部,使得对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进行固定,当对电缆本体1进行安装时,将交联聚乙烯固定套11卡合在仪器仪表的内侧,防滑纹二13和仪器仪表进行接触,使得减小电缆本体1的拉力,防止松动,同时当需要固定时,将固定绳等卡合在固定卡槽14的内部,防止脱线,增强稳定性,同时规格标识17便于对电缆本体1的规格进行查看,便于以后使用,且长度刻度线19起到标记的作用,长度标识18便于对电缆本体1的长度进行查看,便于使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