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1821发布日期:2020-09-15 19: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电源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设备电源,都不具备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蓄电池在使用中,长期处于浮充电状态,导致蓄电池里的物质失去活性,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在应急场合蓄电池不能提供正常的工作电压已经后备时间,设备的可靠性大打折扣,而蓄电池的过早损坏,浪费资源,甚至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当然市面上也有一些为了延长电池寿命定时增加电池活性的方案,就是采取人工定期对设备投入外接电阻负载,这种做法确实能有效的实现效果,但是需要人为定时定期值守,若设备使用数量巨大则人力也需要非常大;另外需要在设备中增加一些外接的电阻负载,这样做首当其冲的就是增加投入成本,其次就是电阻负载在放电的时候会产生热量,若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开,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开发这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具备使用方便、方便预警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包括电板主体,所述电板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化管理机构、预警机构与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位于活化管理机构的一侧,所述预警机构位于活化管理机构的另一侧,所述电板主体的上端内表面设置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活化管理机构包括有活化管理器、电镀板、活化处理器、连接板与活化控制器,所述电镀板设置于活化管理器的上端,活化处理器设置在活化管理器的一侧,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活化管理器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预警机构包括有预警器、预警线圈与警报灯,所述预警线圈位于预警器的内部,所述警报灯位于预警线圈的前端。

优选的,所述活化管理器与电镀板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活化管理器的上端外表面与电镀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活化处理器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化管理器与连接板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预警器与预警线圈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预警器的一侧内表面与预警线圈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槽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板主体与蓄电池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电板主体的上端外表面与蓄电池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蓄电池的特性,可设定限制蓄电池充电的电流,防止大电流充电损坏电池或者影响电池寿命,在不额外增加“放电负载”(主网是现场人工定期操作)的情况下,对蓄电池的定期活化功能,并且根据需要和现场的用电情况自行设定放电周期及时间,经过活化的电池,寿命最高能延长3年(投资节省),系统会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进行计算,每10%一个节点;当寿命低于20%会进行报警,提醒用户,或者根据用户要自行设定以每10%增、减做为蓄电池的更换、提示预警数据,每次充、放电数据系统都会计算存储蓄电池后备能力相关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中活化管理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中预警机构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电板主体;2、活化管理机构;3、预警机构;4、蓄电池;5、安装孔;21、活化管理器;22、电镀板;23、活化处理器;24、连接板;25、活化控制器;31、预警器;32、预警线圈;33、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包括电板主体1,电板主体1的下端内表面设置有蓄电池4与安装孔5,蓄电池4位于安装孔5的一侧,电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活化管理机构2,活化管理机构2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预警机构3。

进一步的,活化管理机构2包括有活化管理器21、电镀板22、活化处理器23、连接板24与活化控制器25,电镀板22设置于活化管理器21的上端,活化处理器23设置在活化管理器21的一侧,连接板24设置在活化管理器21的前端,根据蓄电池4的特性,可设定限制蓄电池4充电的电流,防止大电流充电损坏电池或者影响电池寿命。

进一步的,预警机构3包括有预警器31、预警线圈32与警报灯33,预警线圈32位于预警器31的内部,警报灯33位于预警线圈32的前端,系统会对蓄电池4的使用寿命进行计算,每10%一个节点;当寿命低于20%会进行报警,提醒用户。

进一步的,活化管理器21与电镀板2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活化管理器21的上端外表面与电镀板2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活化处理器2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活化管理器21与连接板2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活化管理机构2能够对蓄电池4定期进行活化管理,而活化的时间以及间隔可以进行人为设置修改,这个活化管理实现完全无人值守,省去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进一步的,预警器31与预警线圈32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预警器31的一侧内表面与预警线圈3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连接槽固定连接,预警机构3能在现有负载的基础上,能算出蓄电池4或电池组的剩余容量,并能在计算出剩余容量对于一定的百分比进行报警,用以提醒用户该蓄电池4或者电池组的使用情况,从而避免一些由于电池问题而造成的事故。

进一步的,电板主体1与蓄电池4之间设置有安装槽,电板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与蓄电池4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方便安装。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预警功能的直流电源,按照相应的安装步骤正确安装以后,对蓄电池4定期进行活化管理,而活化的时间以及间隔可以进行人为设置修改,这个活化管理实现完全无人值守,省去一些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这个功能需要外接电阻负载,是采用目前已有的负载进行放电,而这个放电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的关闭模块输出,只是把充电的电压拉低到一定的安全值,这样会更加安全可靠,设备能在现有负载的基础上,通过寿命周期管理的计算,能算出蓄电池4或电池组的剩余容量,并能在计算出剩余容量对于一定的百分比进行报警,用以提醒用户该蓄电池4或者电池组的使用情况,从而避免一些由于电池问题而造成的事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