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92655发布日期:2021-01-01 13:3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目前已在汽车、航天、高铁、手持电子设备等多个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及应用。随着锂电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其高能量、高功率、较好的循环性能等优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动力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电池内部短路会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如果电池内部气体得不到及时排出,会产生爆炸等隐患。

为了降低或解决因内部气压增大而带来的安全隐患,电池盖板上一般会设有防爆片,常见的防爆片上都设有一个爆破槽,由于只有一个爆破槽,当爆破槽失效时,电池内部的气体无法及时泄露,电池会有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防爆阀、动力电池盖板及动力电池,实现保证电池内部气压急剧增大时气体可以得到及时泄露,同时保证防爆阀的爆破压力更稳定。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爆阀,用于动力电池盖板,包括:

阀圈,所述阀圈的外缘用于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连接,所述阀圈的内侧设有爆破片,所述爆破片的边缘与所述阀圈的内缘连接;

所述爆破片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爆破槽和第二爆破槽,所述第一爆破槽沿所述爆破片的边缘周向分布,所述第二爆破槽位于所述第一爆破槽的内侧且与所述第一爆破槽等间距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爆破槽和所述第二爆破槽均由刻痕形成,所述刻痕沿垂直于所述爆破片表面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或v型。

可选地,所述第二爆破槽的刻痕深度大于所述第一爆破槽的刻痕深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爆破槽和所述第二爆破槽均为连续闭合的环形刻痕;其中,

所述第一爆破槽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刻痕深度小于其他区域的刻痕深度;

所述第二爆破槽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刻痕深度小于其他区域的刻痕深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爆破槽和所述第二爆破槽中至少部分区域为非刻痕区域。

可选地,所述第一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和所述第二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分别位于所述爆破片表面相对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爆破槽和所述第二爆破槽之间的距离为0.2mm-5mm。

可选地,所述第一爆破槽和所述第二爆破槽在所述爆破片表面形成跑道型或同心圆环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上设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内设有第一方面所述的防爆阀。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爆破片的表面设置内外两个等间隔分布的第一爆破槽和第二爆破槽,能够在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时,爆破片中心位置开始隆起变形,当变形到一定程度,爆破片会沿着第一爆破槽或第二爆破槽爆开,使电池内部气压得以释放,如果一个爆破槽失效,可通过另一个爆破槽将防爆阀爆开,达到泄压的效果,两个爆破槽的设计保证了电池内部气压急剧增大时气体可以得到及时泄露,同时,设置两个爆破槽可保证防爆阀的爆破压力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爆阀,11-阀圈,12-爆破片,121-第一爆破槽,122-第二爆破槽,123-第一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124-第二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2-盖板本体,21-防爆孔,22-注液孔,23-第一极柱单元,24-第二极柱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防爆阀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爆阀1,用于动力电池盖板,包括:

阀圈11,阀圈11的外缘用于与动力电池盖板连接,阀圈11的内侧设有爆破片12,爆破片12的边缘与阀圈11的内缘连接;

爆破片12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第一爆破槽121沿爆破片12的边缘周向分布,第二爆破槽122位于第一爆破槽121的内侧且与第一爆破槽121等间距分布。

具体地,通过在爆破片12的表面设置内外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能够在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时,爆破片12中心位置开始隆起变形,当变形到一定程度,爆破片12会沿着第一爆破槽121或第二爆破槽122爆开,使电池内部气压得以释放,如果一个爆破槽失效,可通过另一个爆破槽将防爆阀1爆开,达到泄压的效果,两个爆破槽的设计保证了电池内部气压急剧增大时气体可以得到及时泄露,同时,设置两个爆破槽可保证防爆阀1的爆破压力更稳定。

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均由刻痕形成,优选地,刻痕沿垂直于爆破片12表面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或v型。

具体地,刻痕沿垂直于爆破片12表面方向的截面为梯形或v型,有利于在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时,爆破片12能够顺利的爆开,且便于加工。

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爆破槽122的刻痕深度大于第一爆破槽121的刻痕深度。

通过使第二爆破槽122的刻痕深度大于第一爆破槽121的刻痕深度,可以使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的爆破压力相同或使第二爆破槽122的爆破压力略小于第一爆破槽121的爆破压力。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调整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的刻痕深度,使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的爆破压力相同,以此,当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时,爆破片12中心位置开始隆起变形,当变形到一定程度,内、外侧的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同时爆破,达到泄压的效果,若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中的一个爆破槽失效,另一个爆破槽也会将防爆阀1爆开,两个爆破槽的设计,降低了电池爆炸的风险。

在另一中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调整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的刻痕深度,使第二爆破槽122的爆破压力小于第二爆破槽122的爆破压力,当电池内部压力急剧上升时,爆破片12中心位置开始隆起变形,当变形到一定程度,爆破片12会沿着内侧的第二爆破槽122爆开,使电池内部气压得以释放;如果内侧爆破槽失效,可通过外侧爆破槽将防爆阀1爆开,达到泄压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均为连续闭合的环形刻痕;其中,第一爆破槽121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刻痕深度小于其他区域的刻痕深度;第二爆破槽122中至少部分区域的刻痕深度小于其他区域的刻痕深度。

具体地,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均为连续闭合的环形刻痕,且连续的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中至少有一部分的刻痕深度小于其它位置的刻痕深度。以此能够在爆破的过程中优选使爆破片12从刻痕深度较深的区域顺利爆破。

参考图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中至少部分区域为非刻痕区域。同时,第一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123和第二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124分别位于爆破片12表面相对的两侧。

具体地,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均为不连续的爆破槽,且两个爆破槽分别至少有一部分不连续,且其它位置的爆破槽的刻痕深度相同。由于电池内部气压短时间内不可能均匀作用到爆破片12结构上,当某侧产生气体较多时,根据气体到达防爆片的距离不同,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各个位置承受的压力也不一样,当一侧的爆破槽承受的压力达到爆破压力,爆破槽就会在这一侧率先爆开,因此设置内外两个爆破槽的不连续部分(即第一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123和第二爆破槽的非刻痕区域124)分布处于爆破片12两侧相对位置,可保证防爆阀1的爆破压力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之间的距离为0.2mm-5mm。优选地,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之间的距离小于1mm。

具体地,通过调整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之间的距离,可以调整内侧的第二爆破槽122的爆破压力,从而配合两个爆破槽的刻痕深度能够起到调整两个爆破槽的爆破压力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在爆破片12表面形成跑道型。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也可以在爆破片12表面形成同心圆环形。

综上,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非连续的,且第一爆破槽121和第二爆破槽12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爆破片12表面随意调整,随着两个或一个爆破槽位置的调整,爆破槽刻痕深度也随之调整,能够保证防爆阀1可以在规定的气压下爆开且内侧爆破槽的爆破压力等于或者略小于外侧爆破槽的爆破压力。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包括盖板本体2,盖板本体2上设有防爆孔21,防爆孔21内设有实施例1中任意的防爆阀1。盖板本体2上还设有注液孔22,第一极柱单元23以及第二极柱单元24。

采用上述防爆阀1的动力电池盖板能够有效提高盖板的防爆性能。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包括实施例2的动力电池盖板2。还包括与动力电池盖板2配套的壳体,电池设于壳体内。

采用上述电池盖板2的电池能够有效提高电池整体的防爆性能。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