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4640发布日期:2021-03-05 20:2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


背景技术:

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电池是具有最高比能量的二次电池体系,目前在医疗仪器中锂离子电池组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组在使用时间过长后会出现发热问题,而现有的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本体、壳体、极性柱、底板、支管、导热块、导管、散热片和绝缘导热片,所述底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块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块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电池组本体与所述导热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热块的上方,所述极性柱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极性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散热片包覆在所述电池组本体的外部,所述绝缘导热片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导热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通孔。
6.其中,所述支管上具有多个透气孔。
7.其中,所述底板的上表壁具有多个第一散热孔。
8.其中,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还包括储液板,所述储液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顶壁,且所述储液板与所述电池组本体的顶部接触。
9.其中,所述壳体的顶部还具有第二散热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所述电池组本体发热时,所述散热片能够吸收所述电池组本体上的热量,之后所述绝缘导热片吸收所述散热片上的热量并传递至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壳体进行散热,同时所述导热块能够吸收所述电池组本体底部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块内部的冷却液对所述导热块进行降温,同时由于所述导管与所述底板连通,所述支管与所述底板连通,所述支管能够吸收所述导热块上的部分热量,部分热量传递至所述底板,通过与所述底板连通的所述导管将热量散发至外界,以此提升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侧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a线结构剖视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b-b线结构剖视图。
16.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电池组本体均衡充电的电路图。
17.1-电池组本体、2-壳体、21-通孔、22-第二散热孔、3-极性柱、4-底板、41-第一散热孔、5-支管、51-透气孔、6-导热块、7-导管、8-散热片、9-绝缘导热片、10-储液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0.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电池组本体1、壳体2、极性柱3、底板4、支管5、导热块6、导管7、散热片8和绝缘导热片9,所述底板4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2的底部,所述支管5的一端与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支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热块6固定连接,所述导热块6内部填充有冷却液,所述电池组本体1与所述导热块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导热块6的上方,所述极性柱3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组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极性柱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所述导管7的一端与所述底板4连通,所述导管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壳体2,所述散热片8包覆在所述电池组本体1的外部,所述绝缘导热片9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片8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导热片9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21.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管5和所述散热片8均采用铜材料制成,所述底板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导热块6和所述导管7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电池组本体1发热时,所述散热片8能够吸收所述电池组本体1上的热量,之后所述绝缘导热片9吸收所述散热片8上的热量并传递至所述壳体2,通过所述壳体2进行散热,同时所述导热块6能够吸收所述电池组本体1底部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块6内部的冷却液对所述导热块6进行降温,同时由于所述导管7与所述底板4连通,所述支管5与所述底板4连通,所述支管5能够吸收所述导热块6上的
部分热量,部分热量传递至所述底板4,通过与所述底板4连通的所述导管7将热量散发至外界,以此提升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22.其中所述电池组本体1由四节串联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串联而成,串联电池组中第一节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s5,正极连接开关s1和s6,第二节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开关s2和s7,第三节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开关s3和s8,第四节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连接开关s4。开关s1、s2、s3、s4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开关s9,开关s9的另一端连接隔离型开关电源ps的正极输出端out+。开关s5、s6、s7、s8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隔离型开关电源ps的负极输出端out-。隔离型开关电源ps的正极输入端in+连接第四节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输入端in-连接第一节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通过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利用能量转移的方式对任意一节单体电池进行电量补充,实现所述电池组本体1的均衡充电。
2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具有多个通孔21。
24.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通孔21的设置,能够将所述壳体2内部由所述电池组本体1产生的热量散发至所述壳体2的外部,提高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25.进一步地,所述支管5上具有多个透气孔51。
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所述支管5上设置多个所述透气孔51,在所述支管5吸收所述导热块6的热量后,能够利用所述透气孔51将所述支管5上的热量散发,以此降低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热量。
2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4的上表壁具有多个第一散热孔41。
2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2内部的热量可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41进入至所述底板4内,之后通过所述导管7将热量排出,以此提升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效果。
29.进一步地,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还包括储液板10,所述储液板10与所述壳体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壳体2的内顶壁,且所述储液板10与所述电池组本体1的顶部接触。
3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板10与所述电池组本体1的顶部接触,所述储液板10内填充有冷却液,通过在所述储液板10内填充有冷却液,能够降低所述电池组本体1自身的温度,提升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降温效果。
31.进一步地,所述壳体2的顶部还具有第二散热孔22。
3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散热孔22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所述储液板10吸收的热量散热出所述壳体2的外部,提升所述医疗仪器用锂离子电池组的散热降温效果。
3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