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8119发布日期:2021-04-13 23:07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连接器,具体为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源连接器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航天及军用设备,尤其适用于通讯基站的信号传输模块,随着通讯市场的飞速发展,对电源连接器的需求量日益增长。
3.现有电源连接器大多不具备隔热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从而导致连接的稳定性下降。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包括母头组件和与母头组件相连的公头组件,所述母头组件由第一壳体、隔热套、绝缘套、绝缘板、第一金属连接块和第一连接线组成,所述第一金属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
6.所述公头组件由第二壳体、第二连接线、限位座、第二金属连接块和隔热块组成,所述第二金属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
7.所述公头组件与母头组件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由两个限位挂钩、两个斜块、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板和两个弹簧组成。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套的左侧面与第一壳体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套的外表面与隔热套的内壁固定套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板固定安装在绝缘套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金属连接块均固定安装在绝缘板的右侧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左侧的内壁固定套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的右端依次贯穿隔热套和绝缘套并延伸至绝缘套的内部,所述第一连接线的两个导体均贯穿绝缘板且分别与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座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的左侧面,两个所述第二金属连接块均固定安装在限位座的左侧面,所述限位座的外表面与绝缘套的内壁配套插接,两个所述第二金属连接块分别与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接触。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热块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外表面与隔热块的内壁固定套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右端依次贯穿隔热块和第二壳体并延伸至第二壳体右侧的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线的两个导体均贯穿限位座且分别与两个第二金属连接块固定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挂钩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的左侧面且分别位于限位座的两侧,两个所述斜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内腔的底部,两个所述限位挂钩分别与两个斜块卡合。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杆分别与第一壳体的顶壁和底壁穿插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部且分别与两个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的外表面且均位于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第一壳体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通过设置隔热套和隔热块能够使该电源连接器具有隔热功能,从而能够减少外界温度对该电源连接器连接稳定性的影响,将限位座插入绝缘套内时,两个限位挂钩分别与两个斜块接触,两个限位挂钩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在两个斜块的限制下相互靠近,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接触时,两个限位挂钩分别与两个斜块的侧面接触,通过限位挂钩和斜块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使用过程中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脱离的情况,而按压两个支撑杆能够使两个支撑杆推动两个限位挂钩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相互靠近并与斜块分离,此时向外侧拉动第二壳体能够便于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从而便于对用电设备进行断电操作,进而提高该电源连接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隔热套和隔热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母头组件和公头组件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第一壳体;2、隔热套;3、绝缘套;4、绝缘板;5、第一金属连接块;6、第一连接线;7、第二壳体;8、第二连接线;9、限位座;10、第二金属连接块;11、限位挂钩;12、斜块;13、支撑杆;14、支撑板;15、弹簧;16、隔热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热功能多电源连接器,包括母头组件和与母头组件相连的公头组件,母头组件由第一壳体1、隔热套2、绝缘套3、绝缘板4、第一金属连接块5和第一连接线6组成,第一金属连接块5的数量为两个;
25.公头组件由第二壳体7、第二连接线8、限位座9、第二金属连接块10和隔热块16组成,第二金属连接块10的数量为两个;
26.公头组件与母头组件之间设置有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由两个限位挂钩11、两个斜块12、两个支撑杆13、两个支撑板14和两个弹簧15组成。
27.其中,隔热套2的左侧面与第一壳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连接,绝缘套3的外表面与隔
热套2的内壁固定套接,隔热套2和隔热块16均采用玻璃纤维制作而成,通过设置隔热套2和隔热块16能够使该电源连接器具有隔热功能,从而能够减少外界温度对该电源连接器连接稳定性的影响。
28.其中,绝缘板4固定安装在绝缘套3的内部,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5均固定安装在绝缘板4的右侧面,通过设置绝缘板4能够对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5进行支撑。
29.其中,第一连接线6的外表面与第一壳体1左侧的内壁固定套接,第一连接线6的右端依次贯穿隔热套2和绝缘套3并延伸至绝缘套3的内部,第一连接线6的两个导体均贯穿绝缘板4且分别与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5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绝缘套3能够对第一金属连接块5进行防护,从而提高母头组件的绝缘性。
30.其中,限位座9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7的左侧面,两个第二金属连接块10均固定安装在限位座9的左侧面,限位座9的外表面与绝缘套3的内壁配套插接,两个第二金属连接块10分别与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5接触,当限位座9插入绝缘套3内时,并且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5分别与两个第二金属连接块10接触,使得第一连接线6与第二连接线8导通,即用电设备与电源接通。
31.其中,隔热块16固定设置在第二壳体7的内部,第二连接线8的外表面与隔热块16的内壁固定套接,第二连接线8的右端依次贯穿隔热块16和第二壳体7并延伸至第二壳体7右侧的外部,第二连接线8的两个导体均贯穿限位座9且分别与两个第二金属连接块10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二壳体7能够对限位座9和隔热块16进行支撑。
32.其中,两个限位挂钩11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壳体7的左侧面且分别位于限位座9的两侧,两个斜块12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1内腔的顶部和内腔的底部,两个限位挂钩11分别与两个斜块12卡合,将限位座9插入绝缘套3内时,两个限位挂钩11分别与两个斜块12接触,两个限位挂钩11远离第二壳体7的一端在两个斜块12的限制下相互靠近,当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1接触时,两个限位挂钩11分别与两个斜块12的侧面接触,通过限位挂钩11和斜块12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减少使用过程中第二壳体7和第一壳体1脱离的情况。
33.其中,两个支撑杆13分别与第一壳体1的顶壁和底壁穿插连接,两个支撑杆1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部且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4固定连接,两个弹簧15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杆13的外表面且均位于第一壳体1的内部,弹簧15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4和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按压两个支撑杆13能够使两个支撑杆13推动两个限位挂钩11远离第二壳体7的一端相互靠近并与斜块12分离,此时向外侧拉动第二壳体7能够便于将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1分离,从而便于对用电设备进行断电操作,进而提高该电源连接器的实用性。
34.工作时,首先将第一连接线6远离第一壳体1的一端与电源相连,然后将第二连接线8远离第二壳体7的一端与用电设备相连,在未使用时第一连接线6与第二壳体7为图4所示的分离状态,在使用时,将两个限位挂钩11插入第一壳体1内,两个限位挂钩11分别与两个斜块12接触,两个限位挂钩11远离第二壳体7的一端在两个斜块12的限制下相互靠近,当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1接触时,两个限位挂钩11分别与两个斜块12的侧面接触,通过限位挂钩11和斜块12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与此同时限位座9插入绝缘套3内,并且两个第一金属连接块5分别与两个第二金属连接块10接触,使
得第一连接线6与第二连接线8导通,即用电设备与电源接通,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隔热套2和隔热块16能够使该电源连接器具有隔热功能,从而能够减少外界温度对该电源连接器连接稳定性的影响,当需要将第一连接线6与第二壳体7分离时,按压两个支撑杆13能够使两个支撑杆13推动两个限位挂钩11远离第二壳体7的一端相互靠近并与斜块12分离,此时向外侧拉动第二壳体7能够便于将第二壳体7与第一壳体1分离,从而便于对用电设备进行断电操作,进而提高该电源连接器的实用性。
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