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6561发布日期:2021-04-30 09:3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

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氮化镓二极管发蓝光。因化学性质又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在led行业中,晶粒是由分选机台机械手臂挑选摆放,最后产品入库之前需要人员在显微镜下对产品进行外观检验,个别歪斜的晶粒进行摆正(采用普通的医用镊子),分选机摆放过程中晶粒之间虽然有一定的晶粒间距,但是部分客户需求的间距非常窄,导致无法使用镊子进行晶粒摆放。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包括:上笔身、下笔身、按钮、端盖、气管、连接头、吸针;所述上笔身、下笔身均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所述下笔身位于上笔身的底部,且下笔身与上笔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按钮嵌入安装在上笔身的一侧;所述端盖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上笔身的顶端;所述气管位于端盖的顶端,且气管与端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头插接安装在下笔身的底部;所述吸针插接安装在连接头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所述下笔身的直径是上笔身直径的一半,且下笔身与上笔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过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所述吸针为丿形圆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所述按钮为两端呈半圆形的矩形块状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下笔身的直径是上笔身直径的一半,且下笔身与上笔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过渡的设置,方便持握、便于使用,且缩小体积、减小视线的阻挡,方便观察,便于产品的取放。

2、本实用新型吸针为丿形圆管的设置,方便使用、便于操作,且吸针通过真空吸附晶粒表面的方式,便于在间距窄的情况下操作,方便摆正。

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使用、便于操作,通过真空吸附晶粒表面的方式,便于在间距窄的情况下操作,方便摆正,便于产品的取放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笔身1、下笔身2、按钮3、端盖4、气管5、连接头6、吸针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包括:上笔身1、下笔身2、按钮3、端盖4、气管5、连接头6、吸针7;所述上笔身1、下笔身2均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所述下笔身2位于上笔身1的底部,且下笔身2与上笔身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按钮3嵌入安装在上笔身1的一侧;所述端盖4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上笔身1的顶端;所述气管5位于端盖4的顶端,且气管5与端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头6插接安装在下笔身2的底部;所述吸针7插接安装在连接头6上。

具体的,下笔身2的直径是上笔身1直径的一半,且下笔身2与上笔身1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过渡。

具体的,吸针7为丿形圆管。

具体的,按钮3为两端呈半圆形的矩形块状结构。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时,将真空吸管套入安装到气管5上,启动真空装置,按住按钮3,吸针7与气管5连通,将吸针7的端部靠近晶粒,吸针7通过真空吸附晶粒表面的方式将晶粒吸取,不需要镊子夹取,因此间距窄的情况下,同样能将产品摆正,方便操作;当将产品放置对应位置时,松开按钮即可。

综上所述:该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通过下笔身的直径是上笔身直径的一半,且下笔身与上笔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过渡的设置,方便持握、便于使用,且缩小体积、减小视线的阻挡,方便观察,便于产品的取放;通过吸针为丿形圆管的设置,方便使用、便于操作,且吸针通过真空吸附晶粒表面的方式,便于在间距窄的情况下操作,方便摆正;通过对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使用、便于操作,通过真空吸附晶粒表面的方式,便于在间距窄的情况下操作,方便摆正,便于产品的取放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包括:上笔身(1)、下笔身(2)、按钮(3)、端盖(4)、气管(5)、连接头(6)、吸针(7);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笔身(1)、下笔身(2)均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所述下笔身(2)位于上笔身(1)的底部,且下笔身(2)与上笔身(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按钮(3)嵌入安装在上笔身(1)的一侧;所述端盖(4)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上笔身(1)的顶端;所述气管(5)位于端盖(4)的顶端,且气管(5)与端盖(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头(6)插接安装在下笔身(2)的底部;所述吸针(7)插接安装在连接头(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笔身(2)的直径是上笔身(1)直径的一半,且下笔身(2)与上笔身(1)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针(7)为丿形圆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为两端呈半圆形的矩形块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包括:上笔身、下笔身、按钮、端盖、气管、连接头、吸针;所述上笔身、下笔身均为圆柱形杆状结构;所述下笔身位于上笔身的底部,且下笔身与上笔身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按钮嵌入安装在上笔身的一侧;所述端盖通过螺纹拧接方式安装在上笔身的顶端;所述气管位于端盖的顶端,且气管与端盖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头插接安装在下笔身的底部;所述吸针插接安装在连接头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先进的晶粒摆放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方便使用、便于操作,通过真空吸附晶粒表面的方式,便于在间距窄的情况下操作,方便摆正,便于产品的取放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研发人员:郭祖福;官婷;吴奇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能华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9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